对李诞这个名字许多人都不陌生,通过综艺节目《吐槽大会》和《脱口秀大会》,李诞给人一种不正经小混混的感觉。

李诞的眼睛总是眯着一条缝,尴尬的时候就自己大笑着掩饰过去,想不到办法时就拖延时间,直到找到反击的突破口。

李诞高中就读学校(李诞年轻时说大学无用)(1)

后来,李诞又参加了综艺《向往的生活》,但在节目中他不是蹲着就是躺着,懒散的行为又在观众面前给自己扣了分。

如今李诞成为了辩论节目《奇葩说》的导师,他不仅跟罗振宇、薛兆丰、蔡康永平起平坐,还是选手们投票选出的“最受选手喜爱”的导师。

现在的李诞是一名诗人、谐星、作家、脱口秀演员,但是让无数人对他路转粉的原因还是社交平台上他写的那句“人间不值得”

李诞高中就读学校(李诞年轻时说大学无用)(2)

人们渐渐发现,通过屏幕中的李诞,仿佛见到了穿着明星表皮的自己,如此亲切、熟络、接地气。

在李诞的身上平和与愤怒是共存的,强势的能量来袭的时候,他的愤怒会占据主导,就像他曾说的,自己讨厌壮丽、崇高的东西,看着就想把它们拉下来。

而一旦看到弱小的事物,李诞的平和就跑了出来,当他看到粉丝在门外犹豫不决,想进来却又不敢打扰时,他是无法忍受的,李诞认为自己有这个义务让他们快乐。

李诞这棵种子,如果不是从土里奋力钻出来,而是一开始就被温柔地放在精致的花瓶里,那么就不会有今天被人啧啧称赞的李诞了。

李诞高中就读学校(李诞年轻时说大学无用)(3)

年少时的李诞像个定时炸弹,觉得全世界都是傻子

李诞于1989年出生在内蒙古锡林郭勒,小时候的他住在草原深处,后来跟着父母去了矿场。由于矿场条件艰苦,水质也不好,造就了李诞这一口黄牙。

初中时期的李诞开始往“文艺青年”发展,读书写诗样样精通,考试总是第一名,在老师眼里,李诞是将来要考北大、清华的尖子生。

到了高中,叛逆的火苗开始撺掇,“上学有啥意思,太土了”,这样的想法开始占据他的大脑,读书也开始被他抛之脑后。

第一年高考,李诞落榜了。

到了第二年,李诞考去了广州华南农业大学社会学专业,从此也满足了自己离开家向往自由的想法。

李诞高中就读学校(李诞年轻时说大学无用)(4)

大学时期的李诞开始迷惘,他每天不想去上课,写几个段子就躺在宿舍床上,找不到人生的方向。那时的他整个人都很易怒,觉得全世界都是傻子,每天解忧的唯一方式只有喝酒。

到了大二,李诞写的段子开始在网上被转载,他写的小故事被发上了豆瓣甚至收到了出版商的邀请,他意识到自己出名了。

那时开始有人找他做广告,只要发微博推广就能赚1500块钱。

可是李诞是谁?李诞是个愤世嫉俗的文艺青年啊!他对于这条路不屑一顾。

李诞高中就读学校(李诞年轻时说大学无用)(5)

到了大学毕业的时候,李诞找到了自己想做的事儿,他想做新闻工作者,于是他去了某报社实习。

可一件事戳中了他,使他转了行:

临近春节,当李诞没日没夜排队买火车票时,却听到跑春运的记者说利用职位打招呼就能轻松买到,他突然觉得自己追寻的乌托邦在那个瞬间不复存在。

“这太没意思了。”

李诞开始感受到世界运行的法则是如此赤裸,很多自己的追求根本没必要、不值得。

于是他不再执着,跑去了北京。

他花了五年的时间从《今晚80后脱口秀》主持人王自健的幕后写手,一跃成为中国电视脱口秀行业的领军人物,再变身为估值十几亿的“笑果文化”创始人之一,还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滞销书”。

李诞高中就读学校(李诞年轻时说大学无用)(6)

很多人认为这是李诞的逆袭,但与其说是逆袭,不如说这是一个有才华的年轻人顿悟后的必然结果。

美术馆着火了,你是救名画还是救猫?

通过《奇葩说第六季》的一道辩题:“美术馆着火了,你是救名画还是救猫?”,李诞将自己的才华展现的淋漓尽致,他用自己幽默的叙述方式和直击灵魂的价值观,震撼了每一个人。

在李诞发言之前,正方的辩手是“亚洲辩神”黄执中。他认为世界上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他们之所以选择救猫,是因为他们听不到、也听不懂“远处的哭声”。

黄执中认为选择救猫的人境界还不够高,就好比小学语文课学的课文《背影》,大家因为年轻都无法理解文章中所表达的伤感。黄执中的论述似乎无可辩驳,他将辩题最核心的部分讲得无比透彻,但是李诞的出场逆转了这一切。

首先李诞驳斥了正方的观点,他认为艺术的价值应该用精神衡量,一幅名画如果被烧毁了,它的艺术价值甚至更高。

李诞打趣地说:“比《蒙娜丽莎》更美的,就是正在燃烧的《蒙娜丽莎》,比神秘的微笑更神秘的就是烧没了的微笑。”

李诞高中就读学校(李诞年轻时说大学无用)(7)

接下来是他自己的观点,他认为“牺牲近处的去换取远处”的人才是让这个世界“陷入大火”的罪魁祸首

其实李诞说出了许多人都无法直面的问题:你是否为了一些所谓的宏伟事业、远大目标,而不计后果地牺牲别人?牺牲别的小猫?

李诞的核心思想就是:人们从来不会想到牺牲自己,往往选择牺牲他人来获得成就感、道德感,为什么别人要为你的理想而牺牲呢?

他用段子手的幽默呼吁人们,不要总是臆想着远方的哭声,重要的是先解决眼前的哭声。

通过这场辩论,李诞也打破了人们对他“段子手”的偏见,证明了自己是一个具有思辨精神的“段子手”。

李诞高中就读学校(李诞年轻时说大学无用)(8)

虽然李诞总是说自己怎么都行,但其实对于人生,他的要求并不低。

他希望自己能做一个真正的笔者,且只做笔者,但是他明白,这条路,得有钱才能走下去。

理想对于李诞来说太过昂贵,成名后的李诞前后写了四本书,看似懒散的他实际上一直勤勤恳恳。第一季《吐槽大会》大部分嘉宾的稿子和抒情的段子几乎都是李诞写的,有时候临时改变嘉宾,李诞改稿子一写就是一个通宵。

在李诞“无所谓”的外表下,藏着一个很认真的他。

他会随身带着一个小本子,把重要的话或者是写作灵感记录下来,他常在深夜和网友直播连麦,就是为了锻炼自己的反应能力,让自己能在综艺节目中有好的临场发挥。

虽然李诞喜欢喝酒,但是在工作未完成时,他滴酒不沾,任凭别人怎么诱惑他都不越雷池半步。

蔡康永曾调侃李诞:“你初出茅庐的第一个节目,就打败了马东在电视圈修炼了几十年做的节目。”

而李诞还是用戏谑的口吻笑道:“你说巧不巧?”

这样一个看似不正经的人,漫不经心而又小心翼翼地为了自己的梦想奋斗着。

人生最大的遗憾是没有考上名校

30岁的李诞说过,人生在世必须知道两件事:

第一,这世上绝对存在不需要读书也很聪明,不需要努力也过得好,甚至不需要钱就能快乐的人。

第二,那个人绝对不是你。

有不少孩子非常天真地认为,卖煎饼果子都可以月入三万,网红直播更是收入不菲,何苦起早贪黑?

李诞认为,自己人生最遗憾的事儿就是没有考上名校,名校绝不是一张文凭,而是完全不同的人生轨迹,有了更多的选择机会。

李诞高中就读学校(李诞年轻时说大学无用)(9)

要知道,好的学校不仅聚集了优质的教育资源,更聚集了优秀的人。所以,孩子们选择的不单单是名校,更是一个好的圈子,决定未来发展和走向的圈子。

要知道,上了名校不见得能成功,但是一定离成功更近了一步。

著名作家韩寒虽然从小在写作方面表现出惊人的天赋,文章在各大刊物发表,但是高中时期七门科目不合格退学的他也曾发文表示:退学是件非常失败的事情,这不值得学习。

要知道在普通的大学里,图书馆常常空空如也,只有考试临近,才会出现爆满的盛况。

但在清华、北大、剑桥、哈佛这类世界级一流名校中,自习室即使是凌晨两三点,仍有人挑灯夜读。

而家长们能为孩子人生之路创造的第一个重要机会,就是让孩子上名校,无论孩子在任何方面表现突出,都不要轻易放弃好好读书的机会。

毕竟只有在名校良好的学习氛围里,孩子才会无法甘心做一个不思进取的普通人。

参考链接:

https://www.sohu.com/a/219879857_373684

http://www.sohu.com/a/235909399_2819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