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常州日报-常州网

□记者 吴燕翎 通讯员 李萍

“奂生啊?我们被隔离啦!”

“咦,被隔离了你囊为一点不急么?”

“急?急有什么用?我们社区干部说啦,这次疫情啊,咱们常州采用的是‘零传播’策略——该封就封,绝不手软!”

11月7日下午2点,又一场秋雨来了。屋外,已明显感到了寒意。屋内,《奂生防疫厅》第二季的第4集正在紧张拍摄中。当天拍摄的场景是,奂生夫妇与被隔离在御城的奂生妻姐姐通话,讲述封控期间的点点滴滴。

自常州启动一级响应以来,各条战线都投入到疫情防控的第一线。常州文艺战线也积极响应,利用“奂生”IP,为防疫贡献文艺力量。

《奂生防疫厅》第二季由市委宣传部出品,常报视觉中心摄制,演出均由《陈奂生的吃饭问题》主要演员担纲。在这个短视频系列中,“奂生”面对的不再是吃饭问题,也不是疫情防控科普的种种日常,而是小区被封了别慌、大米蔬菜管够、志愿者一天3次上门送物资等疫情防控期间的常州速度、常州力量和常州温度。

社区防疫正能量(为防疫贡献文艺力量奂生防疫厅第二季)(1)

迅速:从专班组建到第一个剧本出炉,仅2小时

“我们是11月5日中午建了群,搭好了班子,下午2点,蒋老师第一集的剧本就出来了。”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切实展现常州防疫实际情况,突出常州防疫措施、防疫速度,市委宣传部决定重启2020年反响热烈的系列抗疫短视频《奂生防疫厅》,拍摄第二季。“时间紧、任务重,我们要从老百姓的视角,真实反映疫情之下的常州是如何应对的。”编剧蒋敏说。

蒋敏的朋友中,有居住在封控小区的,有被集中隔离的,也有忙碌在抗疫一线的。她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取材于生活,目前已经完成的4个剧集,都是根据常州疫情中的热点事件创作的,社工们给居民送物资、亲人们隔空喊话互相加油打气、快递小哥滞留社区化身志愿者……“不仅要有细节、有张力,能及时传递,更要有故事性、有可看性。有时候一个剧本要改好几次,每一个字都要抠字眼”。

目前,已经创作了《凌晨,警报响起》《覅慌,生活有序》等4集剧本,每集约3分钟,未来几天还将根据防疫形势创作新的本子。

真实:人物、事件真实还原,大家都是本色出演

“小闵,要离常的人数统计出来了没?”“统计出来了,有52人,都已经做好核酸检测了,在等结果。”“那风险地区返常的人数呢?”“有43人,也已经开始居家监测了。”这段对话,是已经播出的第一集中,作为社工的奂生“媳妇”和其他社工的一段对话。

这个场景,于11月5日晚拍摄,当晚,主创团队辗转高速道口、社区、家3个地方,全部拍摄结束已是深夜11点。“比如社区,我要问他们平时怎么做的,会说些什么,有时候拍摄过程中要临时调整,边改边拍,大家都是本色出演。”蒋敏说。

考虑到疫情期间,为了尽量减少人员聚集而带来的感染风险,在剧本创作阶段,蒋敏就对场景和人员进行了控制。“在场景上,我尽量挑选一些户外或室内家庭场景,不选择人员聚集的场景。这样在后期拍摄时就可减少人员聚集了,不给防疫添乱。”此外,一名工作人员索性把自己家作为内景拍摄场地,一家三代齐上阵当群演。

生动:“奂生”IP诠释疫情大考下的常州精神

去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后,市委宣传部想到用“奂生”这个人物的影响力和传播力,重新打造“奂生” IP,推出了系列抗疫短视频《奂生防疫厅》,宣传和普及各种防疫知识,达到全民防疫的目标,为防疫贡献力量。

“奂生”IP已深入人心。

奂生的扮演者、常州市滑稽剧团团长张怡说,今年相比去年,奂生夫妇所呈现的风格有所不同,更接地气,故事与老百姓的生活更为紧密。

国家一级舞台监督、《奂生防疫厅》第二季导演许建荣说,第二季的短剧,呈现了疫情之下常州普通百姓的生活,以细微的切口,反映了常州市委、市政府以及各个基层单位反应到位、措施果断、及时处置,共同面对疫情大考的的精神面貌。“众志成城不是口号,这些天的拍摄,我们真切看到了大家全身心的投入,看到了许许多多奋战在抗疫一线的‘战士’,他们放弃家庭、放弃休息、24小时值守,真的特别让人感动”。

社区防疫正能量(为防疫贡献文艺力量奂生防疫厅第二季)(2)

滑稽戏《陈奂生的吃饭问题》(来源:常州保利大剧院)

常州原创大型滑稽戏《陈奂生的吃饭问题》自2018年推出以来,好评不断,每到一处反响都极其热烈,收获第十五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第十六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等诸多荣誉。

本文来自【常州日报-常州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