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解芦氏道》第5期文字版】

上期的最后提到《道德经》里的“名”,也就是念头,是老子的“道”上跑的东西,它是有起点,有终点的。

道德经背后被忽略的圣人是谁(道德经中的无和)(1)

可能一些朋友已经猜到了,这个起点就是无,终点就是有,而念头从无到有走过的路,这就是“道”

道上还有一些特殊的站点,我们很快会说到。

道、名、无、有,我们就靠这个总纲去认知世界、认知自己。

今天讲的是“无和有”这两个概念,这可能是《道德经》里最难的部分,尤其这个“无”,是《道德经》的最高境界,如果你证悟不到这个“无”,你就跟“道”无缘了。

但这个“无”,又根本没法定义,没法说它是什么。一说了,就不是了。

“无”,这不是可以用思维去了解的,它是一种证悟的境界。你证悟到了,用出来了(无为),就是“圣人”了。

咱们公认的几位圣人:老子说“无”,佛说“空”,庄子在《逍遥游》里说“无何有之乡”,《齐物论》里说“未始有物”,慧能说“本来无一物”

道德经背后被忽略的圣人是谁(道德经中的无和)(2)

他们描述的都是同一个境界,“无”的境界,问题是:您信吗?

有人问了:“无”代表这世界上没有物吗?

我们前面一再说过,《道德经》本质上是“认识论”,但它不研究“物”,只研究“心 物”,也就是“名”

老子不是科学家,也没有先进的观测工具,所以不像一些朋友想象的,老子洞悉了宇宙奥秘。

老子只是洞悉了他心中的宇宙,如果说老子也有观测工具,那就是他的心,而研究的最终目的是“去名相、存道心”,所以《道德经》可称之为超越的“认识论”。

庄子、佛、禅宗包括心学也是一样,所以他们才有相通之处。

道德经背后被忽略的圣人是谁(道德经中的无和)(3)

尽管如此,但我们总得先知道“无”的大致方向,才好下功夫,这就是本文要解决的问题。

让我们还是从一朵花开始吧。

我以前问过芦老师一个问题:证悟到“无”的圣人,和凡夫眼中的世界有何不同?

换句话说:圣人能“看”到我们看不到的东西吗?

假设面对同一朵花,两人分别把它画下来,那么他们画的花,是一样的吗?

大家也想一想,是一样还是不一样呢?

芦老师先说,你这个比方打得不太好,但他还是回答说:如果是工笔画,自然相同;但如果是写意画,那就大不一样了。

那怎么理解“工笔”和“写意”呢?

我们来看这两幅图:

道德经背后被忽略的圣人是谁(道德经中的无和)(4)

这就是“工笔画”,一模一样,对不对?

但所谓的“写意画”就不同了:

圣人眼中的一朵花,就是一朵花。

而凡夫眼中的花,附加了种种的念头(名)在上面,比如:

——“这是什么花”

——“这花颜色很鲜艳”

——“这花好香啊”

——“这花可真漂亮”

——“这花有什么药用价值”

——“这花我好想摘下来”

——“这花我要送给女朋友,她肯定喜欢”

等等等等。

道德经背后被忽略的圣人是谁(道德经中的无和)(5)

所有念头都发生在刹那之间,我们可能都没有意识到。

简简单单一朵花,已经被我们的妄心改造得面目全非了。

这个“妄”,就是《道德经》第16章“知常,明也;不知常,妄;妄作,凶”的那个妄,也是《金刚经》里“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的那个妄。

还记得有关禅宗起源的那个“拈花微笑”的典故吗?

当时佛陀拈了一朵花,展示给弟子们看,一言不发,弟子摩诃迦叶破颜微笑,因为他悟到了,圣人是怎么看这朵花的。

道德经背后被忽略的圣人是谁(道德经中的无和)(6)

圣人是没有妄心的,当然他们也有过,但已经去妄存真,返归“道心”了。

我们再看《传习录》里这样一句话: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所以王阳明说“心外无物”,他的意思并不是说,这个物不看它就不存在。

而是说,这个世界什么样,取决于我们怎么看。

同样一朵花,用妄心看,和用道心看,完全不同。

圣人看到的花,就是那个样子,没有任何附加的念头,甚至名称也没有,这才是事物的本来面目。

道德经背后被忽略的圣人是谁(道德经中的无和)(7)

而凡夫就好比是戴着很多层有色眼镜在看这朵花,只有把有色眼镜摘掉,我们才能看到花的实相。

那一共有多少层有色眼镜呢?

芦老师说有七层,至于哪七层,我们后几期再说。

但这个比喻也不太好,因为有色眼镜你摘下来很容易,但去妄心、存道心却难上加难,是极深的修行功夫。

《道德经》第48章讲: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以为。”

道德经背后被忽略的圣人是谁(道德经中的无和)(8)

所谓“损之又损”,就是类似这样,把这些有色眼镜分步骤、有次第地摘下来,到了摘无可摘、损无可损的程度,就是“无”的境界了。从“无”开始的为,才是“无为”。

这里还有另外一个秘密,就是这个“无”的至高境界,每一个人都达到过。

是的,每一个人!

佛陀在菩提树下悟道后,说了句话:

“奇哉奇哉,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华严经》

您怎么理解这句话?

其实,我们人生第一念之前,都是处于“无”的境界,这就是人人本自具足的“佛性”或“道性”。

得道者可以随时返回那个境界,这也是《道德经》第二十章,老子说自己“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的原因。

道德经背后被忽略的圣人是谁(道德经中的无和)(9)

那假设我们证悟到了“无”,就停留在“无”的境界,不离开了,行不行?

答案是不行,按佛家说法,这就是堕入“顽空”了,人毕竟不是枯木顽石,不可能永远一念不生。

所以还要从无到有,也就是接触外物,起心动念,这就是第一章讲的“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以及第四十章讲的“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注意,这里的“有”也是一个形而上的概念,不是我们理解的有形之物。从无到有,就好比说从始发站到终点站,但是具体哪个终点站,不一定!知道哪个站了,比如北京站、天津站,那就是“名”了,大概的意思就这样,了解一下就可以了。

我们只要知道,得道者每次生起念头,都可以随时清空,回到“无”的状态。

道德经背后被忽略的圣人是谁(道德经中的无和)(10)

而凡夫不一样,只有人生第一念是从无到有,也就是说,这个道,我们只用了一次,就全给忘了。凡夫和道,只有一面之缘。

从人生第二念开始,我们都是从有到有。

试问,我们什么时候清空过我们的念头?

凡夫的念头都是连续不断,至死方休。

你可以把自己想象成一台电脑,从来没有回到出厂状态,也从来没有格式化硬盘,甚至从来不杀毒,也不彻底删除无用文件,您想想,最后这台电脑会是什么状态?

我们的人生状态,与这台电脑类似,总是从有到有,被分别、妄想、执着纠缠,生命变得沉重不堪。

道德经背后被忽略的圣人是谁(道德经中的无和)(11)

所以《道德经》告诉我们的是,现在是从有到有,那么“反者道之动”,回过头去,往前拓展一步,从“有”回到“无”,我们就找回本自具足的那个“道”了,这就是“狂心顿歇”,就是“得道”。

好了,今天我们讲了讲什么是无,什么是有,再强调一遍,这是“唯证方知”的事情,这里只是大概指了指方向而已。

《道德经》里由“无”、“有”派生的概念很多,如:无为-为、损-益、静-动、妙-徼等等,我们陆续会谈到。

道德经背后被忽略的圣人是谁(道德经中的无和)(12)

至此,理解“道”的三道难关,我们都大致了解了,下期我们谈谈什么是“道”。也许,它并不像我们想的那样神秘。

蝉大侠全面解读“芦氏道”,咱们下期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