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硕感觉跟学硕差距大(不然报个学硕算了)(1)

封面图

据研招网最新消息称:“22考研调剂服务系统将于5月5日关闭。”

也就是说,考研调剂即将进入尾声。但是!没到最后一刻,别放弃!很多人坚持到最后捡漏上岸的!

不过,无论你是否成功上岸,为梦想努力了一年的你都值得被肯定!

专硕感觉跟学硕差距大(不然报个学硕算了)(2)

1

同步完22的消息,

我们再来到23同学的主场:

⬇︎⬇︎⬇︎⬇︎

近两年由于大环境影响,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专业学位以提高实践创新能力为目标,因此也对人才需要更加专业化、更加精细化的培养。

最新方案表示,

专硕的招生规模将扩大到:

硕士招生总人数的2/3左右。

⬇︎⬇︎⬇︎

专硕感觉跟学硕差距大(不然报个学硕算了)(3)

2

这也就意味着,在专业学位类别增加的同时,扩招名额也会向专硕方向倾斜。往后,对于专硕和学硕之间的差距会逐步缩减,对于专硕“要求不高、专业性不强”的第一印象也会逐渐发生扭转。

在专硕大幅扩招的同时,部分招生单位也对研究生的培养年限,进行了一定的调整。

如果大家稍微没留意到招生简章中,“学制”这个细节的话,2年后迎接你的真不一定是毕业证书,而是再加半年到一年的“知识的海洋”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

近2年专硕学制变革的学校都有哪些吧!

⬇︎⬇︎⬇︎⬇︎

专硕感觉跟学硕差距大(不然报个学硕算了)(4)

(图源:软科)

专硕似乎不再是我们印象中2年就能毕业的一种“快速”提升学历的方式了。我也常在私信中看到同学们这样的疑问:

“专硕也要我读3年,不然我报个学硕算了?”

“一样的学习年限,专硕学费还更贵?”

“多出来的这0.5~1年,到底多在哪了?”

那到底是什么导致专硕学制延长的呢?

我们来一起看看!

⬇︎⬇︎⬇︎⬇︎

二、为什么要延长?

1 ► 避免专硕学硕同质化

专硕多采用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强调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同等重要;

若学制按2年算的话,刨除至少0.5~1年的专业实践之后,学生仅剩1~1.5年的时间来进行课程学习和课题研究…由此可见,2年制的培养模式确实“太赶了”。

而东南大学在培养目标、学分、论文、实践等方面都做了差异化的方案:

专硕感觉跟学硕差距大(不然报个学硕算了)(5)

(图源:软科)

2 缓解学生压力,提高培养质量

大部分2年制的专硕研究生,一般会在第一个学期密集地上理论课,紧接着,第二个学期就得准备开题。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出有含金量的科研成果,显然“心有余而力不足”。

另外,大家对专硕的普遍认知是:招生人数多、容易考、学制短、实践强。所以专硕的报考人数常年是居高不下的。

因此,延长专硕的培养年限,一方面能更契合专硕的培养理念和要求;另一方面,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专硕的“报考热”现象。

三、多读一年,值不值得?

想毕业即就业的同学,选择专硕会更加合适。虽然有声音认为“专硕不如学硕”,但在就业市场上,专硕的认可度是逐步提高的。在江苏省18年的研究生教育质量报告中,专硕的平均月薪比学硕高出约5%。

学制多了一年并不是在浪费时间,多出一年的时间是能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况且3年的研究生课程是被绝大多数单位认可的。

其实学制的更改对结果影响不是很大,但对于纠结是否要读博的同学,可能会有一定影响,因为专硕不能在研二时申请转博,只能在研三毕业时申请考核制读博。

目前来看,

无论是学硕还是专硕,

其认可度已经越来越趋近了。

⬇︎⬇︎⬇︎⬇︎

四、专硕vs学硕,如何选择?

#专硕vs学硕选择维度:

01是否有做科研的打算?

有的同学立志于做学术研究,喜欢读书的氛围和感觉,那么这类同学可以选择学硕,且最好是有博士点的招生单位

还有的同学想快速步入社会,或是像非全的同学,在读研的同时已有多年的工作经验,读研是为了在工作上更上一层楼;

这部分同学就可以选择专硕,因为目前大部分专硕更倾向于社会实践。

02是否在意学制时长和学费问题?

专硕学费高、奖学金少、有些还不提供住宿,算下来攻读一个专硕学位的成本不容忽视。

此外,关于学费,学硕的学费标准一般是8k/年,而专硕一般而言,要比学硕的学费高一些,一般1-3w不等,具体要看专业。

那么,一旦学制再延长0.5-1年,你能不能接受,就要根据你的实际情况来理性地给出判断。

03有的专业专硕比学硕好

虽说专硕的考取难度略低于学硕,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学硕的专业都好于专硕;相反,有很多专业,专硕是要强于学硕的,比如,会计专硕等。

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内容,

无论学制是2年还是3年,

希望大家都能平和好心态,

做好选择&积极备考最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