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都知道人类要繁衍就得结婚,自古以来呢,人们都把结婚入洞房,Make people称之为“周公之礼”。那这个周公呢,不是别人,乃是当年武王伐纣建立周朝的一位开国元勋,和姜子牙齐名的被称作“元圣”的儒学先驱武王姬发的弟弟姬旦,不是吃那个鸡蛋,采邑在周,故称周公。

夫妻和合的好处(为何夫妻同房会被称之为)(1)

周公

老人家呢,最大的历史功绩就是制礼做乐,建立典章制度,就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社会等级制度,以礼治国。连儒家至圣先师孔子都特别尊崇周公,认为周公治理下的国家乃是千秋万代的榜样,是尽善尽美的。

夫妻和合的好处(为何夫妻同房会被称之为)(2)

周公辅佐成王

大同社会把周公当作膜拜的圣人,孔子当年周游列国,就是想说服各路诸侯行仁政,恢复周公。是的,西周制度认为那是大同社会,那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啊,以至于孔子每天晚上,都会梦到周公,很可惜,当年诸侯争霸,没人听孔子那一套,孔子四处碰壁,回到故地鲁国,这时年龄很大了,感觉政治抱负彻底失败,一事无成,叹息道,甚亦吾衰也,久一无不复见梦公,这我衰老的这么厉害,我好久没有梦见周公啦,从此人们把做梦叫做“梦周公”,或者是去见周公。

夫妻和合的好处(为何夫妻同房会被称之为)(3)

周公解梦

当然回到本期的节目主题,那洞房花烛夜,夫妻进入梦乡,也算是去见周公旦,为何将这个入洞房春宵一刻的难以启齿之事呢,也跟周公扯上关系呢,这就得讲另外一个故事了。

因为周公之前奴隶社会很原始,没有什么道德观念,规矩可言,男女之间的关系很混乱,野外的临时起意等等吧,乌烟瘴气,这样周公实在无法接受,他觉得一个社会要发展,要文明,要进步,必须要有秩序,包括男女间组成的家庭,否则根本能的野兽有什么区别呢?

夫妻和合的好处(为何夫妻同房会被称之为)(4)

光绪大婚

故而呢,周公决定在未成婚之前,男女啊,授受不亲,不可同房而睡,同床而眠。另外,若是男女两情相悦,每所之言,门当户对,父母都同意,就必须要有一个结婚的通用流程贯穿其间,既要有仪式感,又要有文化气息,还得要法律认可,方可同塌而眠,繁衍生息。

为此,老人家是绞尽脑汁为天下有情人制定了很细致且繁琐的结婚七步曲,简单说呢,就是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敦伦七个环节。纳采,说白了就是男方与女方结亲,男方遣媒妁往女方家提亲送礼求婚,得到应允之后,再请媒妁正式向女方家,就是说去女方家不能空手,最早呢,送一对大雁,因为大雁很忠贞嘛?

夫妻和合的好处(为何夫妻同房会被称之为)(5)

民国婚书

后奢靡之风刮起,又颂扬,又送香草绿,取其吉祥,而这个“问名”就是女方家如果收了礼物,男方在托媒人询问女方的名字和生辰八字要占卜一下,看看合不合,至于“纳吉”,就是南方问明和八字之后,将卜婚的这个吉兆通知女方并送礼,表示要订婚的仪式,接下来“纳征”,也叫“纳币”,钱币的币,就是相当于现代人这个下彩礼吧,将聘礼送到女方家,算是婚事正式敲定了,而这个“请期”就是占卜的吉日,请媒人付女方家告成婚日期,亲迎就是迎亲嘛,很好理解,当天呢,男方家吹吹打打,呜哩哇啦,新郎官儿别着大红花,骑着高头大马,随着大花轿去女方家迎娶新娘,那接到男方家来,这鞭炮噼里啪啦,大红喜字,门上挂,张灯又结彩,一对新人被簇拥着到堂前行三拜之礼,一拜天地,二拜高堂。

夫妻和合的好处(为何夫妻同房会被称之为)(6)

古代下聘

夫妻对拜礼成在大家伙儿的祝福之下,进行下一个环节,这便是敦伦,敦就是敦厚的,勉励的意思,伦呢,就是伦常,合起来就是敦睦。“夫妇之伦”的意思就泛指夫妻之间的闺中之事。而在结婚七部曲的最后一步,敦伦就是指圆房。

那周公呢,刚刚把这些规则制定出来的时候,觉得好是好,可是大家呢,都野惯了,你这规矩太多,不好推行,尤其是最后一步,你怎么用语言跟大家伙儿来表述这其中的东西呢?

夫妻和合的好处(为何夫妻同房会被称之为)(7)

洞房花烛

为此,周贡煞费苦心,要不这样,我和我媳妇儿亲自给大家做个示范,推行天下。但问题是这个触及了个人的极度隐私,有些羞耻,周公老婆打死不同意,那周公一时间还真犯了难,这怎么办呢?

好在这个办法总比困难多。有一天呢,他见到他的小儿子正在玩儿这个葫芦,装的一下就有了不错的主意,就兴冲冲地,他将这个葫芦中间一劈为二,演示给大家,说,夫妻呢,就像一个葫芦,完完整整只有切开之后才有男女之分,而男女成婚就如同将分开的葫芦又合在一起,需要男俯女仰,以阴阳和合,合天覆地载之礼。

夫妻和合的好处(为何夫妻同房会被称之为)(8)

葫芦

由此呢,古时候人们还会在洞房中,用绳子拴两个壶瓢儿,表示夫妇要合二为一,又一仰一合地摆在新房内,外加这个葫芦的葫芦籽儿很多嘛,既象征男俯女仰,又象征子孙繁衍,这葫芦呢,就等于福禄,更祝福亲人是福禄双全,别小看周公这一套,这可是一次由眼蛮到文明的巨大进步,后来慢慢演变,大家呢,就把夫妻之事称之为“周公之礼”啦。

喜马拉雅《大力史》文字版,为防剽窃搬到今日头条,欢迎留言点赞!

转音频、洗稿,剽窃者请自重,发现后起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