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丰计划#

白粉虱,又名小白蛾,是一种刺吸式害虫,可以危害多种大棚蔬菜植物,以及果树、药材、烟草等。它的寄主范围十分广泛,在园林上差不多可以危害上百种园林绿化植物,主要危害黄杨、月季、泡桐、扶桑、栀子花等。

由于它繁殖速度较快,一年可以发生多代,世代重叠,所以防治难度很大。今天小编就给大家简单分享一下白粉虱在园林植物上如何防治,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一、白粉虱对园林植物有哪些危害?

白粉虱危害和防治方法(在园林养护工作中为什么那么难防治)(1)

图为白粉虱在栀子花叶片背面进行危害

白粉虱一般是以成虫和若虫群集在植物的叶背面刺吸汁液的,被它为害的叶片会出现褪绿、黄化、萎蔫的症状。由于白粉虱在危害过程中,会在不同植物间刺吸危害,因此有时还会传播植物病毒,使被害植物发生卷曲、畸形的现象。

另外白粉虱还会分泌蜜露,诱发煤污病的发生,使植物叶片布满黑色的油污,严重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植物生长衰弱,严重的甚至会整株干枯死亡,严重影响园林植物的生长和观赏价值。

二、为什么说白粉虱是园林养护过程中的一大难题?

1、寄主植物太多,无规律可循。

白粉病能危害的植物比较多,基本上一年四季只要温度环境适宜,任何植物都有可能会成为它的繁殖与危害场所,让防治人员无规律可循。

2、繁殖速度太快,用药速度很不上繁殖速度。

白粉虱危害和防治方法(在园林养护工作中为什么那么难防治)(2)

图为去年小编在某小区黄杨叶片上发现的大量白粉虱幼虫

白粉虱只要温度适宜,就可以终年繁殖,世代重叠,而且寿命很长。在温室的蔬菜栽植过程中,一个月基本上就可以繁殖一代;而对于露地栽植的园林绿化植物,在温度18-21℃时繁殖最快,一般在5月中旬和9月上中旬容易形成高峰。

另外白粉虱每次的产卵量也非常大,每只雌虫差不多就可以产卵100多粒。按这种繁殖倍数往下算,它的虫口密度增加的有些吓人,用药的速度往往跟不上白粉虱的繁殖速度。

3、白粉虱自身因素制约、致使用药效果不好。

白粉虱危害和防治方法(在园林养护工作中为什么那么难防治)(3)

图为白粉虱成虫,翅膀上覆盖有一层白蜡粉

白粉虱的成虫是长有小翅膀的,具有短距离的飞翔能力,当你用药时它极有可能飞到相邻植物上躲避。而且它的翅膀表面还覆盖有一层白蜡粉,十分不利于药液的粘结,即使药液喷到它身上,效果也不是十分理想。

4、同一时期,虫态复杂、单一药物效果不理想。

这主要因为白粉虱繁殖速度太快,世代重叠,基本上成虫、幼虫、卵都是同时存在的。而一般的药物要么只能杀死白粉虱的成虫,很难杀死白粉虱的卵和幼虫;要么只能杀死幼虫和卵,对成虫没有什么效果,这就导致用药效果一直不是十分理想。

白粉虱危害和防治方法(在园林养护工作中为什么那么难防治)(4)

图为叶片上同时分布的白粉虱成虫与虫卵

5、用药次数太多,容易产生抗性。

由于白粉虱繁殖速度较快,虫口密度惊人,这就使得我们的用药次数增多。而随着我们用药的频繁,白粉虱自身的抗药性也会之增加,致使其更加难于防治。

三、如何科学防治白粉虱对园林植物的而危害?

1、把握防治关键时期,再用药。

对于露地栽植的园林绿化植物主要是把握好两个防治时期:一个是在4月中旬—5月下旬;一个是7月中下旬—9月下旬

2、正确挑选药剂,成虫若虫一起防治。

有些药剂是只杀成虫,不杀若虫和卵的;而有些药剂只杀若虫和虫卵,不杀成虫。所以我们在选择药剂时要注意选择复配型药剂。

也可以将吡虫啉、啶虫脒、烯啶虫胺、吡蚜酮、噻虫嗪等这些防治成虫的药剂与螺虫乙酯、噻嗪酮、或吡丙谜等复配使用,从而达到成虫若虫同时防治的效果。

3、用药时的注意事项

白粉虱危害和防治方法(在园林养护工作中为什么那么难防治)(5)

图为白粉虱对园林绿化植物的危害

(1)配合增效剂,增加药效。

对于杀虫剂而言,它的增效剂主要是有机硅、还有矿物油等。对于白粉虱危害较为严重的时期,喷药时一定要配合这些增效剂来使用,从而增加药物的渗透性,以及粘附性。

(2)喷药均匀细致,不遗漏。

由于白粉虱具有短距离的飞翔能力,所以喷药时不仅要喷施被危害的植物,相邻植物也要喷施,而且一定要均匀细致,喷得全面,不留空白。

白粉虱危害和防治方法(在园林养护工作中为什么那么难防治)(6)

图为对园林绿化植物进行喷药

(3)多种药物交替使用,避免植物产生抗性。

在用药过程中,要注意多种药物的交替使用,避免因为长期使用单一药物,致使白粉虱产生抗性。

4、温室育苗,可利用黄板诱杀。

白粉虱对黄色有强烈的趋向性,对于在温室育苗的苗圃,可以在白粉虱发生初期,在温室内设置黄色的粘虫板来诱杀成虫。不过,这一方法并不适合于露地栽植的园林植物。

好了,关于白粉虱对园林植物危害的防治方法,今天就给大家分享到这里了。

我是头条号园林郎中,大家可以关注我,每天为大家更新园林养护技术知识,以及关于植物的小秘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