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要怎样进行思考训练(2个小方法教你如何利用大脑的可塑性)(1)

听到效率这个词,大家会想到什么?工作效率、学习效率、生活效率对不对?

并且,大家是不是会想到要学会一些归档、整理、笔记的方法?

其实,一切提升效率的前提,是你了解人类的大脑,大脑里藏着所有人与事物的关系。

我们只有知道了大脑的秘密,一个人的大脑在面对工作、学习、生活中的事务时,是怎么运行的,

我们才能应对事情的压力、彻底战胜挫败感、懂得高效记忆等等。

首先,我们来讲一下,大脑是怎么形成的,很多人都知道,所谓智商是遗传的,也是基因决定的,

这是爹妈给的。所以,很多人常说:“哎,没办法天生不聪明,或者没天赋,不擅长数学“这种话。

但其实,大脑并不是完全由基因来决定的,基因这种先天的因素,只是为大脑提供了基本的发展基础,

就像是一个人的长相中等,有个不错的底子就可以了,

但很多后天的妆容、穿衣、身材都是可以后天修炼的。


大脑要怎样进行思考训练(2个小方法教你如何利用大脑的可塑性)(2)

在一个人的发展中,后天的因素,也决定了大脑的功能,其中家庭环境至关重要。

大脑就像一个黑箱,因为你肉眼看不到里边的结构,所以很多人不理解它。

其实,大脑中藏着很多神经元,这些神经元就像电路一样,紧紧连在一起,

然后给大脑运输营养、信息。如果你长期使用大脑,那神经通路就越用越通畅。

如果把大脑比做一座山,这个山里,哪条路走人的越多,那条路就越宽。

所以,你在生活中哪个行为做得越多、哪种情绪占主导,哪个想法用得最多,

那对应的神经通路就越强壮、这个大脑的规律对我们至关重要。

第一,这个规律,能够解答,为什么童年经历、原生家庭对我们而言影响这么大。

因为在一个人生命早期的前几年,尤其是孩子3岁前、6岁前,

家庭带孩子的情感温度决定了孩子长期占主导的情感,是觉得温暖、安全,还是悲伤、恐惧。

一个人长期在什么样的环境长大,成年后她自己就会长期处于什么样的心理状态中,

哪怕外在环境有了变化。


大脑要怎样进行思考训练(2个小方法教你如何利用大脑的可塑性)(3)

第二呢,这个规律也能指导我们现在的生活。

比如,大脑与压力的关系。在后天的生活中,无论北上广深的压力,

还是家庭教养的压力,我们每个人都承担着巨大的心理负担。

大家可能不知道,“压力会让人变笨。”原因是因为,压力会影响大脑。

当人处于压力状态的时候,是不是浑身紧绷、心跳加速、头脑空白?

这是因为,当我们面对压力时,身体会分泌一种叫皮质醇的激素,

这会让你全身进入到暂时的迎战状态中。就像动物遇到了一个巨大的敌人,

她的整个身体肯定会进入应激状态一样。

如果一个小孩长期处于压力状态中,或者一个人她在成长过程的每个阶段都处于高压状态中,

会怎么样?那她就始终处于应激状态,就像巨大的危险始终在眼前,身体一直在释放皮质醇,

你的大脑的神经元中充满了应激激素。长期处于这种高强度的压力中,对身体都是有损伤的。

研究证明,高应激状态的孩子,成年后更容易得免疫系统疾病,比如,更容易感冒,抵抗力更弱。

长此以往,不仅身体有损伤,大脑的机能也会被破坏。


大脑要怎样进行思考训练(2个小方法教你如何利用大脑的可塑性)(4)

首先,大脑的理性系统会被影响。

第二,大脑的感情系统会变破坏。

第三大脑的学习和记忆力系统也会遭受到压力激素的损伤。

经常能看见学校里,本来很多孩子小学、初中都听聪明的,但是成绩一直上不去,

老师批评、家长施压,慢慢地这孩子就会不愿意学,成绩更差,

甚至出现打架斗殴、叛逆逃学的状况,有没有?就是这个原理。

所以,你看,压力是不是会让人变笨?

听完,这个,你是不是觉得,完了完了,谁还能没有压力啊,逃不掉身心疾病,大脑变笨了怎么办。

这就要讲到第三个规律了,大脑是可塑的。

虽然我们总是遇到一些压力,比如,考试没考好、事业受到挫折,和伴侣吵架,

虽然在当时对你来说是一种压力,但是在事后,如果你生活中重要的成年人,比如长辈、伴侣等等,

可以给你足够的安慰、支持,你的皮质醇就会逐渐平复下来,

你的身体和大脑就会慢慢地关闭应激状态。你明白,虽然刚才你确实是有压力的,但现在你是安全的。

如果这样的事情在你的成长中反复出现,你的大脑就知道了,压力是暂时的、会来了又走,

你会在身边重要大人的安抚下重新获得平静。

这就像什么呢,这就好比大家都健身吧,或者买菜拎重物,如果你长期拎着重的东西,

你就会浑身酸痛,但是如果你没事揉一揉,舒缓一下身体的肌肉,身体就不那么酸痛了。

大脑上神经的可塑性就是这个意思。


大脑要怎样进行思考训练(2个小方法教你如何利用大脑的可塑性)(5)

从心理上讲,这也是人的创伤复原力、抗挫力强的体现。

而且,不是有句话说,杀不死我的,必让我更强大吗。

不仅如此,我们人还能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我们可以通过改变生活中的一些行为和思维方式、

学习新的知识、体验新的人生经历、或者减少一些人生经历和外界影响,

来增加或削弱大脑中的某些神经通路、调整大脑的结构。

虽然大脑确实有关键期,小的时候塑造是最好的,年纪越来越大,大脑的改变越来越难,

可以调整的地方也可能会越来越少,但也并不是全无希望,越早开始,越能够达到理想效果。

越来越多的科学实验证明了,大脑在人的一生中都在发生着改变。

所以,下面教大家如何利用大脑的可塑性,去提高生活的效率。


大脑要怎样进行思考训练(2个小方法教你如何利用大脑的可塑性)(6)

今天,我们就先讲通用的两个小方法:

第一呢,是掌握压力管理的基础方法。

虽然我们不管处于什么年龄段都会遇到过很多压力。但也有研究证明,

不是所有压力对于我们的大脑都是有害的。一些适度的、暂时的压力,

比如说,学习一门新的课程,还会对你的大脑有益,因为它在帮助你发展、强壮新的神经通路。

心理学上有一个动机唤醒理论,讲的就是一个人如何能够根据任务难度去调整自己感觉到焦虑、

压力的程度,就会好很多。

比如,当你感觉到任务特别简单的时候,你的压力水平也可以是非常低的,

因为你的能力已经远远超出任务难度了,完全不需要太认真,也不需要调用自己浑身的资源。

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你的压力水平和唤醒水平也应该逐步增加。

这个时候,你的工作、学习效率也是越来越高的。

但是,当你的任务难度达到一定程度之后,你要把自己感受到的压力调整为中等水平,

反而是更有利于任务完成的。如果压力变大,你的工作效率反而会降低。

所以,一句话说呢,这个规律告诉我们,任务太简单、太难,都不适合让自己感受到巨大的压力,

否则不是大材小用,就是压力过大反而影响心情。


大脑要怎样进行思考训练(2个小方法教你如何利用大脑的可塑性)(7)

第二个方法呢,是利用自己的大脑,让外在的刺激物,和大脑产生一个强联系。

比如,我在家里工作的时候,我就经常玩手机,但是如果我去了图书馆这个环境下,

我就能够专心的去做事情,在家里写文章很难写下来,在图书馆中的氛围就很容易让我静下心来完成。

每次当我完成了一天的任务时,还会吃点零食看个电影来奖励自己。

久而久之呢,大脑就会养成一个习惯,就是到了图书馆这种氛围,心就很静。看电影和吃零食,

就会和完成任务的收获感连在一起。

所以啊,“写作”和“图书馆、零食和电影”之间就这样被联系起来了。

而且中间联系起来的情感是愉悦的。

辅导孩子写作业也是这个原理,曾经一位北大的教授在课上分享过,

说自己之所以能读书一路读完博士,再当教授,是因为小的时候,

母亲会用那种关爱、关怀、温暖的态度陪伴自己写作业,

所以他自己一读书,就会联想到那种被支持的、温暖的环境,自然会热爱读书。

而很多父母,明明口上说,你要好好学习啊,你今天自己在家做功课,我出去打个牌。

小孩会怎么想,他会觉得哦,我自己在家是痛苦、孤独的,打牌是好玩的,

所以就能把学习和孤独联系在了一起。

再比如,有的父母,直接对孩子说,学习是难,是无趣,但怎么没办法只能学。

这其实是在潜意识里告诉孩子,你爹你妈我也做不到,但是你就要做到。


大脑要怎样进行思考训练(2个小方法教你如何利用大脑的可塑性)(8)

一个小孩,他不但觉得无助,艰难,还觉得大人都做不到,我更难了,于是会产生习得性无助。

其实,学习本身是乐趣的,父母自己做不到,就传递这种无奈感给了孩子。

而不是帮助孩子去看到和寻找乐趣,并且和有意义的刺激物联系在一起。

这就是太懂大脑的规律。

任何大脑神经通路链接和生长,都有利于生活学习工作中习惯的养成。

这也解释了对我们来说,为什么旧的习惯很难改变,而新的习惯也很难建立。

所以,只有我们不断刺激大脑,不断用积极情绪、思维刺激神经回路,

不断减少压力和损伤,我们才能一步步增加大脑功能,越变越聪明。

欢迎下方评论区一起交流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