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喜欢《披荆斩棘的哥哥》大湾五人组的观众,在第五次公演之前都有个统一观感:狗芒不做人,居然拆散大湾队,太意难平了!
然而,看完五公的表演,相信大多数观众都会改变想法,五人组没能一起走到最后的确遗憾,但从舞台效果来看,五公拆开大湾队,是相当正确的做法。
合体的他们给出一个特色鲜明的团队,但拆散后的大湾队哥哥,又个个都展现了自己的ACE实力,开始由团体出彩到个人高光时刻的转变。
专业舞蹈组合出身的谢天华,成了《男孩别哭》的“创意总监”。
他为这支作品设计的舞蹈动作感染力强且赏心悦目,还有着不少观众钟爱的高级感,可以算是五公编舞最出彩的作品。
正是这个作品,唤醒了不少观众对谢天华的才华记忆,他不仅是TVB剧里让观众念念不忘的Laughing哥,还是《舞动奇迹》第一季的总冠军。
当年已经40岁的谢天华身体状态仍旧处于巅峰期,身材管理相当出色,拉丁舞跳的热情性感,他与唐笑的组合,比Laughing哥更早便引发过观众追捧。
专业歌手梁汉文、林晓峰,打开了他们的大VOCAL排面。
梁汉文、林晓峰是大湾队国民度相对欠缺的两位,很多内地观众都不熟悉他们,两人的代表作也往往是大众听过,却不知道是他们唱的。
按两人的实力,他们都算是《披哥》隐藏的大VOCAL,但前期两人的舞台存在感其实没有那么的鲜明,他们更倾向于为整体的优秀服务。
五公将两人拆分出来后,让他们与全新队友合作《她来听我的演唱会》舞台,反而把老歌手的情绪感染力、声音故事感都展现的淋漓尽致,相当出圈。
只可惜梁汉文的基础人气略低了一点,使他不得不止步于实力逐渐有全开之态的五公,但带着舞台荣耀与观众再见,对他的事业发展助力一点也不会少。
陈小春、张智霖两位“人气王”,继续坐稳“定海神针”宝座。
因为国民度太高,陈小春、张智霖在前四次公演中一直是大湾队的票仓保障,但大湾队比较注重整体团队效果,两人在原有团队里尝试新风格的机会反而不多。
队长陈小春还有一个《算你狠》SOLO舞台,张智霖却一直在打辅助,喜欢的观众很支持,同样也有路人质疑他们躲在“安全区”吃老本。
待两人到了张晋队,不愿走出“安全区”的格局反而被打破了,陈小春被年轻的队友们直接“卷”了起来,唱跳ACE成了新队伍的骨干力量。
张智霖的专业歌手身份,也在《给电影人的情书》中得到证明,他把歌词浓郁的情感都唱了出来,可以算这个作品的“定海神针”式人物。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被拆分后的大湾队哥哥,惊喜反而更多了。
如今想想,节目组“强拆”对他们来说也是打破瓶颈的机会,“一团火”与“满天星”各具优势,但对哥哥们的个人魅力展现来说,星比火更为直接。
以梁汉文、林晓峰为例,早在大湾队没拆分时,其实队长陈小春给过他们发挥空间,梁汉文、林晓峰都有过自己的主VOCAL舞台。
梁汉文与GAI在四公合作了纯声乐的《无名之辈》,林晓峰在二公的《你要如何我们就如何》,也算是的两大主KEY之一,都受到了观众认可。
可惜《无名之辈》因为整体编曲较平没能让梁汉文发挥最佳魅力,《你要如何我们就如何》因为是团队作品更倾向于整体张力,个人出圈魅力便稍微小了点。
这便导致大湾队整体人气非常高,但若让观众投票,永远都会向陈小春、张智霖这两位国民度极高的哥哥倾斜,其余几位哥哥或多或少会被忽略。
这并不是因为人气高的成员拿走了大湾队的“红利”,而是风格使然。
一方面,大湾队对团队作品理解是为观众服务不在乎有没有发挥自己的长项,他们很重视效果均衡,创意上并不擅长利用个人特长玩舞台记忆点。
以街道办事处和张晋队为例,前者至少有两个作品曾利用赵文卓的古曲特长营造舞台记忆点,后者在五公更祭出了李响空中舞的大杀招。
但舞蹈实力非常强的陈小春、谢天华,在大湾队时便没有考虑过自己主导编舞,也没有设计一个特长part为舞台加分,存在一点团队合作的思维困局。
连张智霖在《往事只能回味》里发挥自己的男神魅力,还是意外促成的,五位哥哥没有谁吃了最大红利之说,他们合在一起,都有在收敛自己的个性。
另一方面,大湾队的团体风格实在太突出,只要五人还在一起,都难免会自带团队属性,无论他们尝试什么风格,观众下意识都会觉得他们还在“安全区”。
这种情况下,无论人气高的陈小春、张智霖还是谢天华、林晓峰、梁汉文,其实会下意识向团队风格统一,缺少一个关键性的个人魅力突破口。
但,大湾队最初的“合体”,同样是天时地利人和的产物。
虽然五公将大湾队拆分让他们的魅力进一步升华,给观众带来了新的惊艳,也不得不承认,他们分得时机刚刚好,却不代表最初的“合体”阻碍了个人发展。
相反,大湾队概念,让五位哥哥迎来了翻倍的人气与资源收获。
大湾队刚“成团”便爆红,不是某一位哥哥的实力达成,而是五人汇聚在一起的情怀捆绑力量,他们把观众的情怀回忆给撩拔了出来,拥有鲜明特点。
或者说,他们合在一起,有了一个带着地区与情怀色彩的大湾队“人设”。
在综艺舞台,尤其是人员众多的综艺舞台,“人设”非常重要,是观众能从大批艺人里第一时间关注到某个嘉宾的关键影响因素。
正如言承旭、张云龙出场时的“偶像与迷弟”,嘉宾并不一定是故意为之,但碰撞出这个“人设”,就能给他们增加记忆点。
同样是演员出身的刘瑞瑞,就明显吃了“人设”不鲜明的亏,即使他淘汰时很多观众觉得可惜,到了五公阶段,基本也被大部分观众遗忘了。
大湾队五人如果最初没有合体,他们便不会有一个由团队激发出的“大湾仔”人设,观众仍旧会欣赏他们,但对他们的关注,肯定达不到如此高的程度。
陈小春、张智霖讨论度未必会比他们的前辈黄贯中高如此之多,国民度较低的林晓峰、梁汉文,如果没有大湾队概念与团队力保,淘汰风险也会加大。
大湾队五人能全数获得观众大力支持,甚至四人走进决赛,与他们最初选择合体打造大湾队息息相关,而且,他们又合在了最佳时机。
这个时机是大湾区概念刚好踩中了环境趋势,从而获得了节目组重视以及外界资源的力挺,无论五名成员是否能最终成团,他们都已经“嬴”了。
六公主的湾区升明月请来大湾队表演,芒果借机推出《大湾仔的夜》衍生综艺,五位哥哥组成的大湾队,可能比披哥最终的17人男团还要有资源优势。
拆分意难平只是一时的,惊喜却是长远的,某种程度上来说,大湾队是《披哥》的隐藏锦鲤团队,合与分,都碰上了最好的安排、最佳的时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