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 饲 料 配 方

猪饲料生产配方技术(猪饲料配方设计实用技术)(1)

为了更好地说明,举一反三,通俗易懂,下面就猪的饲料配方设计为例来讲述相关原理和方法。

首先必须清楚的一个原则就是饲料品种要多样化,不能单一化:

饲料是猪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猪能把饲料中的营养物质,如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灰分,无氮浸出物、维生素和部分粗纤维等,经过物理消化和化学消化、生物消化,变为猪体能吸收利用的营养物质,以供猪基础代谢和生长发育之用,变为猪肉。任何单一的饲料中所含的营养成份是不同的,也是不全面的,品质及含量有较大的差异,不管单喂哪一种饲料(哪怕是天天吃鸡蛋)都不能满足猪的生长,若用单一饲料喂猪或有什么喂什么,必然导致猪的营养不足,结果是增重慢、成本高、报酬低。只有全面了解掌握猪对营养的需要,饲料营养成份及含量,各营养物质的生理功用,利用饲料营养品成份的“互补”作用,进行多种饲料配合,同时添加维生素、矿物质(钙磷钠钾等常量元素)、微量元素、氨基酸等,使之营养全面,喂猪效果才好,才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在这里,首先需要大家死背的东西就是各种常用饲料原料的营养价值表,涉及到发酵的,还要背出各种糟渣原料的营养价值含量。然后是背出各种动物的常识性的饲养标准(主要背每公斤饲料中要求的营养含量就行),并形成对一个原料非常直观的感觉,如说到青绿饲料,肯定就是一种维生素非常好的载体,含有非常丰富的维生素,黄玉米粉含有较多的胡萝卜素(维生素A原),进口鱼粉的钙磷高,赖氨酸也高,酵母菌肯定就是公认的含B族维生素最好原料,能防治皮肤龟裂,生长羽毛等,麦麸米糠(脱脂)含较多膳食纤维,促进肠道蠕动,但缺少钙(喂多了容易缺钙),有轻泻性等……另外,哪些原料含有什么毒性物质,也要非常清楚,需要采取什么措施能缓解这种毒性等都要比较清楚。

一、 猪的饲料种类及其特点

养猪的饲料很多,总的来说,可分为五类。

1、青饲料:

包括叶菜类,如瓢菜、薯藤叶、甘蔗绿梢、苦妈菜、白菜等;水生饲料,如水葫芦、水花生等,绿肥作物及牧草等,这类饲料的特点:是幼嫩多汁,适口性好,易于消化吸收,蛋白质丰富,维生素含量较多,并含有一定的矿物质和生长未知因子。这类饲料,断奶后小猪日喂1~2斤,30~50公斤中猪2~4斤,50公斤以上大猪4~6斤。在目前全价饲料喂养技术非常成熟和普及的现在,这些青绿饲料可以作为补充料来用,也就是在餐后餐余,适当供给猪吃,以防止万一全价饲料中的维生素不足、蛋白质和钙不足等(豆科牧草含钙比较多一些)。

青绿饲料与谷物饲料具有很强的互补特点,在以谷物饲料为全价饲料主体的现代,它非常适合于做为补充料来用。

①、青绿饲料鲜嫩多汁(含水量一般在60%以上的),颜色青绿、易咀嚼、易消化、适口性极好,能刺激动物的食欲、膳食纤维适当、能促进肠道蠕动,促进消化;恰恰相反的是,谷物为主的日粮饲料较干不易咀嚼,膳食纤维少。

②、青绿饲料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干物质中粗蛋白含量在10—20%,比一般的谷物饲料高,氨基酸含量优于其他饲料,尤其是赖氨酸、色氨酸、精氨酸、蛋氨酸含量多于其他谷物饲料,我们知道,恰恰在玉米等为主的能量饲料的谷物中,赖氨酸和蛋氨酸是缺乏的,需要在预混料中,或配合饲料中补充0.1—0.2%的赖氨酸,和0.05--0.15%的蛋氨酸。

③、青绿饲料中的维生素含量是植物饲料中最为丰富的,尤其是胡萝卜素、B族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K等含量较高,胡萝卜素(也叫维生素A原,在动物体内可以转变成为维生素A)一般牧草中含量为50—80毫克/千克,胡萝卜中则含有胡萝卜素达到100-250毫克/千克;恰恰相反的是,我们知道除玉米含有胡萝卜素外,其他谷物饲料不含胡萝卜素。所以说,青绿饲料天然就是一种维生素的预混料,有经验的养殖户,都会用青绿饲料喂养怀孕和哺乳期的母猪,以补充维生素。

④、青绿饲料中一般含有丰富的钙、磷、钾,尤其是豆科牧草中,这类的矿物质含量最多,而一般的谷物饲料中都缺乏钙(如麦麸米糠中,钙含量只有0.04%左右,磷含量相对又太多,玉米稻谷中钙含量都极少),同时,铁、铜、锌、锰含量都比较丰富。

⑤、青绿饲料中的微量元素与维生素之间不会发生拮抗效应和反应,彼此可以维持较好的保存性,而预湿料产品中的微量元素矿物质和维生素之间会因为拮抗效应而降低喂养的效果,损失营养。

⑥ 作为补充料来喂,也克服了鲜喂青绿饲料的不足之处,如:如喂养过多容易产生腹泻和消化不良,形成草腹,以及胀气等

2、多汁饲料:

包括根茎类饲料,如新鲜红薯、萝卜、芋头等;瓜类饲料,如南瓜、节瓜等;多汁饲料水份多,粗纤维少,无氮浸出物含量高,葫萝卜素多,蛋白质和矿物质含量较低。瓜类饲料可作母猪催奶饲料,根茎类料含淀粉多可作催肥猪饲料。

3、粗饲料:

是指稿秆、秕壳:豆壳等副产品。这些饲料体积大、纤维多(18%以上)、难消化,又缺乏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所以用这类饲料如果不作处理的话,喂猪喂量不宜超过3~5%。

如果采用粗饲料降解剂进行处理,则可以增加用量到15%左右,而不至于影响到生长速度等。

4、精饲料:

按目前生产配合饲料的原料,可分为能量饲料和蛋白质饲料。

①能量饲料:常用的有玉米、稻谷、高粱、大麦等谷类和木薯粉、红薯粉等类以及糠麸类饲料,谷类饲料含淀粉特别高、一般占75~85%,但蛋白质较少,约8~10%左右,矿物质中磷多钙少,缺乏氯和钠,(这也是为什么全价配合饲料中需要另外加入钙剂,和食盐的原因,因为能量饲料在配方中往往占到50%左右),是各年龄猪的主要饲料,日粮用量为40%~60%。糠麸饲料含无氮浸出物53~64%,粗蛋白质12%左右,也是磷多于钙,含有植酸盐(也叫菲丁),所以有轻泻作用。可作各年龄猪配合饲料,用量10~30%。薯粉类含淀粉80%以上,缺乏蛋白质和矿物质,可作催肥饲料,日粮用量一般为10~30%。

能量饲料多以其中的淀粉类作为能量主要供应物质,所以,含淀粉含量的高低,也基本上决定了这种原料的能量含量的高低,不过,由于淀粉分子的结构上的差异,以及含有非淀粉多糖的数量上的差别,也造成不同的能量饲料原料的利用率有所不同,如淀粉分子中枝链淀粉更多的更容易糊化并不返生,如糯米等含枝链淀粉几乎是95%以上,玉米枝链淀粉只有75%,还有25%的直链淀粉,另外,小麦中虽然也含有直链淀粉25%,但它又含有更多的非淀粉多糖如β-葡聚糖、和阿拉伯木聚糖(或称为戊聚糖),其中小麦中含有的戊聚糖达到5~8%,大麦中则含有β-葡聚糖达5%以上,它们是使小麦、燕麦、大麦、黑麦等粉遇水变得粘稠的主要原因,也造成在动物肠道中形成粘性食糜,严重影响消化吸收率的主要原因。

所以,虽然从数据上看可能小麦与大米的能量相差不多(小麦蛋白质还更高达到12%),但从消化率上看,却不是这样,小麦因为非淀粉多糖的抗营养因素,消化率和能量利用率要低得多,这就需要采取预处理方法(如降解发酵处理,或加入非淀粉多糖酶),或者限量使用(小麦粉在饲料中用量10%以内,可作为颗粒饲料的粘结剂用)。

下面介绍有关能量的一些概念:

总能GE:是指饲料中碳水化合物、粗脂肪和粗蛋白中所含热能的总和,或指饲料中有机物质完全氧化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水和其他氧化物时释放的全部能量。

经研究测定,淀粉含的能量是每公斤17.57兆焦,脂肪是每公斤39.33兆焦,蛋白质为每公斤23.85兆焦。如野干草的总能是每公斤15.73兆焦,麦麸为每公斤16.28兆焦,米糠为16.53兆焦,玉米每公斤为16.6兆焦,大豆每公斤为17.11兆焦等。 饲料中的总能并不能被畜、禽全部消化吸收。例如,淀粉是由葡萄糖组成的,纤维素亦是由葡萄糖组成的,因此,它们的能量都差不多是每公斤17.57兆焦,是在测热器上测出的。但是,由于它们的结构不同(淀粉是由许许多多的葡萄糖分子以α—1,4—糖苷键连接起来的,分枝淀粉处则以α—1,6—糖苷键进行分枝,总之,淀粉只是由α-D葡萄糖分子组成的,而纤维素是由β-D葡萄糖分子以β—1,4—糖苷键连接起来的),反刍动物可以消化利用部分纤维素,非反刍动物就不能很好地利用。再如玉米和玉米秸的总能相近,但玉米能被猪消化利用的能量要比玉米秸多7倍。因此,总能只能说明饲料本身所具有的能量,并不能反映畜、禽可从饲料中获得的能量。

消化能DE是饲料中可消化物质中含有的能量:为动物采食饲料的总能GE减去未被消化以粪便形式排出的饲料能量(FE),剩余的能量称为该饲料的消化能。由于动物粪便中混有微生物及其产物、肠道分泌物及脱落细胞,在消化能计算时,将它们都作为未被消化的饲料能量减去,这种方法测得的消化能又称为表观消化能(ADE)。饲养标准和饲料营养价值表中所列消化能一般多为表观消化能。即:DE= GE – FE

各种畜、禽及其各种不同生长阶段,消化能力是不同的,所以同一饲料会有不同的消化能。目前消化能主要用作猪的能量供给指标。

可消化总养分(%)=可消化蛋白质(%) 可消化粗纤维(%) 可消化无氮浸出物(%) 可消化脂肪(%)×2.25。

可消化总养分与消化能间存在某种等量关系,1千克可消化总养分=18.4兆焦(4.39兆卡)消化能,也就是消化能=18.4兆焦(4.39兆卡)×可消化总养分(%)。

代谢能ME是维持基础代谢需要的能量,是比消化能更科学一些的指标,它能较准确地反映饲料中能量可被畜、禽有效利用的程度。代谢能指饲料消化能减去尿能(Energy in Urine,缩写UE)及消化道可燃气体的能量(Energy in Gaseous Products of Digestion,缩写AE)后剩余的能量。 ME = DE -( UE Eg )= GE – FE – UE - AE

或者说食入饲料的总能(GE)减去粪能(FE)、尿能(UE)及消化道气体的能量(AE)后的剩余能量,亦即食入饲料中能为动物体吸收和利用达到营养物质的能量,又称表观代谢能(AME)。

尿中能是指饲料被消化吸收后蛋白质的代谢产物如尿素、肌酸等成分中含有的能量。胃肠道气体中能是指由淀粉在体内发酵产生的甲烷等气体中含有的能量。尿中能和胃肠道气体中能不再能被机体利用,前者在尿中排出,后者以屁的形式排出。 代谢能实际代表了生理有用能,目前被广泛用作牛、猪、禽的能量指标,尤以用于家禽居多。

饲料净能NE是指饲料中用于动物维持生命和生产产品的能量,即指饲料的代谢能扣除饲料在体内的热增耗(HI)剩余的那部分能量,也称表观净能(ANE)。

净能:是更科学的能量指标。饲料在消化吸收的过程中,有一部分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掉了(消化过程本身就是一种耗能过程),这一部分损耗没有考虑,这种热能损耗叫食后增热。在代谢能中扣除食后增热,就是饲料的净能。 饲料净能=饲料代谢能-食后增热

净能又分维持净能、产奶净能、产肉净能、生长净能等,用于不同的场合,目前主要用作牛、羊的能量供给指标。

总结:能量饲料因为结构上的差别,和含有非淀粉多糖的差别,造成消化吸收率上有显著的差别,当然,这种差别可以通过添加酶和物理的方法(如熟制,膨化)来得到改善和消除差别。

②蛋白质饲料:

指蛋白质含量特别高的饲料,在干物质中粗蛋白质20%以上,常用的有:植物性蛋白质饲料,如豆类的黄豆、蚕豆;猫豆等,油饼类的有大豆饼、花生饼、菜子饼、棉籽饼、芝麻类饼等这类饲料含蛋白质多在25~38%,豆饼浸提残油后的粕叫豆粕,同样地有菜粕,棉粕等,蛋白质相对比饼类更高,豆粕蛋白质达到45%,菜粕达到36%,棉粕达到40%。氨基酸丰富,是养猪主要的蛋白质来源,日粮用量15~25%,生豆类含抗胰蛋白酶,所以需煮熟或炒熟喂,也可以采用发酵的方法去除抗营养因子(发酵黄豆)。动物性蛋白饲料,如鱼粉、血粉、蚕蛹粉、骨肉粉等,含蛋白质50~80%,是氨基酸较完全的饲料,用量为5~7%左右。

蛋白质饲料原料也不能光从粗蛋白质含量上来看它的营养价值,还有一个重要参数就是可消化蛋白含量,如血粉的粗蛋白质含量高达80%,但可消化蛋白质却只有不到20%,这是因为血蛋白结构非常紧密,不易消化,另外一个结构上的差别是一些角质蛋白如羽毛粉、蹄角粉、皮革蛋白粉(胶原蛋白粉)等,它们的氨基酸组成上含有非常多的含硫氨基酸如胱氨酸,并通过胱氨酸上的巯基,互相形成难以分解的双硫键,从而造成这些角质蛋白非常难以消化,基本上没有什么营养价值,即使是通过高温高压蒸煮和膨化处理,消化吸收率改善也不大,所以,尽量少用这些原料。

蛋白质原料别外一个重要的区别就是氨基酸组成上的区别,这一点与能量饲料是不同的,能量饲料的能量主要体现在饲料中含有的碳水化合物也就是淀粉含量上,而淀粉只是由许许多多的葡萄糖分子以α—1,4—糖苷键连接起来的,分枝淀粉处则以α—1,6—糖苷键进行分枝,总之,淀粉只是由α-D葡萄糖分子组成的。

而蛋白质饲料的特点却是,蛋白质是由18种氨基酸通过二肽键连接起来的,其中有8种氨基酸是必需氨基酸,(也就是必需从外界摄入,不能自己在体内合成的),另外10种氨基酸是非必需氨基酸,互相之间可以转换或可以在体内自己合成。那么这8种必需氨基酸必须从饲料摄入,不然会影响到蛋白质的消化吸收率,这8种必需氨基酸分别是:赖氨酸、蛋氨酸、色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苯丙氨酸。便其中除了赖氨酸、蛋氨酸、色氨酸外,其他的必需氨基酸,则饲料中基本上都可以得到满足,不必担心它们的不足,而赖氨酸、蛋氨酸、色氨酸则可能在饲料中不能完全供给,所以,这三种氨基酸又叫限制性氨基酸,比如豆类中的蛋氨酸,谷类中的赖氨酸,都是各自的限制性氨基酸。由于我们使用的饲料原料大多是谷物和豆类(豆饼),所以,通常需要补充的氨基酸就是赖氨酸和蛋氨酸,对于不同的动物,限制性氨基酸也有所不同,猪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是赖氨酸,第二限制性氨基酸是苏氨酸,第三是蛋氨酸,第四是色氨酸,家禽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是蛋氨酸,第二限制性氨基酸是赖氨酸。

添加限制性氨基酸为什么重要,这里打个比方,也就是营养学上的木桶原理,木桶是由旁边一条一条的木条加上底箍成的,边上的木条就好比是限制性氨基酸,如果饲料中有一种限制性氨基酸如赖氨酸供应不足(如只达到饲养标准的一半),就好象是有一条木条太短了,只有其他木条的一半高,则这个木桶所能装满的水,也就只有半桶水,也就相当于您设计的饲料配方的蛋白质消化率只有50%左右,其他的50%都浪费掉了。所以,要特别注意您设计配方时所用的饲料蛋白原料中的赖氨酸、蛋氨酸等的含量,(注:蛋氨酸与半胱氨酸可以互换,所以,如果蛋氨酸加上半胱氨酸能达到饲养标准,也是可以的)

对于生长猪来说,必需氨基酸有10种,还包括:精氨酸、组氨酸,不过一般都可以满足这两种氨基酸需求。

注意记住几个常用饲料原料的赖氨酸和蛋氨酸,如豆粕的赖氨酸是2.5%左右,蛋氨酸是1.2%,鱼粉则分别是4%和1.6%。玉米粉只有0.23%赖氨酸,豆渣中含有赖氨酸1.6%(折干物质中)。生长猪对赖氨酸的需要量是:0.65~0.78%。

蛋白质营养中需要总结的是:由于不同的蛋白质原料的结构不同(如血粉蛋白紧密、角质蛋白含有难分解的双硫键),同时,由于不同的蛋白质原料的氨基酸组成不一样,造成不同的蛋白质原料的品质不一样,消化率不一样。结构上的差别可以用物理方法如膨化、蒸煮、降解发酵来处理,得到部分改善,氨基酸组成上的缺陷(主要是必需氨基酸的缺少)可以用添加赖氨酸、蛋氨酸、色氨酸、苏氨酸等来弥补。

5、矿物质饲料

包括磷酸氢钙、骨粉、贝壳粉、石粉、食盐等,主要含有钙、磷、钠、氯等,矿物质用量为0.5~2%,矿物质饲料还包括微量元素,如铁、铜、钴、锌、锰、碘、硒等。这类元素用量少,仅有万分之一,在日粮中也常感不足。

此外还有糟渣饲料,如酒糟、粉渣、豆渣、酱渣等,它含水份多,碳水化合物偏少,作为养猪饲料,喂量不宜过多。母猪喂酒糟应注意胚胎慢性中毒,喂粉渣时要防止蛋白质缺乏症。喂酱渣时要谨防食盐中毒。这些在活力99系列产品发酵各种糟渣资料中都已经涉及到了。

二、 饲料中的营养成分的作用

饲料中的营养成分,大体上可分为以下六方面。这些营养成分大都是猪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只在喂给猪的饲料中满足了猪生长发育的需要,猪就能正常生长发育。

1、水份:

猪体内水分约占55~65%。水分在猪体内的功能非常重要,如养分的消化吸收和运输,废物的排除,体温的保持都离不开水分。猪可以几天不吃饲料不致死,而几天不给一滴水就会死亡。一般猪体失水20%,就有生命危险。

水分虽然不含营养素,但它是猪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质。饮水不足也会影响食欲和生长;一般体重100公斤的猪,每天需要的水份是17~21公斤(包括饲料中含有的水份)。

2、蛋白质:

是构成生物细胞的主要成分,是猪生长、发育、繁殖、泌乳不可缺少的成分,也是在生命活动中对各种组织增长、修补、更新不可缺少的物质。而不能用其他营养物质来代替,一定要从料得到。蛋白质由氨基酸构成。氨基酸可分为必须氨基酸和非必须氨基酸。其中生长猪的必需氨基酸有十种即赖氨酸、蛋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精氨酸、组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和缬氨酸。这些氨基酸在猪的身体不能合成,必须从饲料中获得,缺乏任何一种,都会影响猪的生长,食欲不振皮毛追糙等症状。非必须氨基酸能在猪体内合成,不需从饲料中供给。

猪体内蛋白质约占猪体重的14~15%,但每公斤瘦肉中则含蛋白质22%,一般小猪生长瘦肉多,大猪沉积脂肪多,故每公斤小猪料应含粗蛋白质17~19%,大猪13~15%,同时为了平衡氨基酸,则必须注意蛋白质饲料原料的搭配使用,和添加必需氨基酸等措施。

如上所述,在蛋白质营养中,实际上氨基酸的平衡是更为重要的参数,今后,以氨基酸需求量为标准来设计饲料配方是大势所趋.

3、碳水化合物(包括淀粉、糖、粗纤维)

碳水化合物可分粗纤维和无氮浸出物两大类,粗纤维是植物的细胞壁部分,无氮浸出物主要包括淀粉和糖类。碳水化合物在精料中占70~80%,青料(干物质)中常占50%以上。各种碳水化合物进入猪体后,被氧化燃烧变成热能,用进行呼吸、运输、循环、消化、吸收、分泌,细胞更新和保持体温等生命活动。多余的热量便在猪体内转化成为脂肪储积起来,作为能量储备注。

粗纤维是饲料中的一种难以消化的物质在精粗料中约含5%,糠麸饲料中约含10%,秕壳饲料中约含30~40%,猪对纤维可以消化5~25%,而对木质素根本不能消化。含粗纤维多的饲料,不仅粗纤维本身消化不了,还影响对其它物质的消化吸收。如饲料内粗纤维量在10~20%时,有机物的消化率为72%,粗纤维增加到40~50%时,有机物消化率降到45%,但饲料也需要一定的粗纤维。作为填充物,精饲料太精时,也需要一定的膳食纤维来促进消化道蠕动和促进消化,防止便秘,及结合一些毒素物质。

4、脂肪:

起供热作用,发热最高,还可以作脂溶性维生素的溶剂,还可以供给仔猪生长发育所需的必须脂肪酸。猪缺乏时,生长停滞、皮肤发炎,猪对脂肪需要量,小猪0.1%。脂肪在禾本科籽实中约含1~5%、所以在饲养生产中一般不会缺乏。相反,在日粮中含脂肪过多,反而会引起下痢,消化不良等病症。肥育猪在60~100公斤后喂饲过多油饼类,则极易产生软脂,降低肉脂品质。

5、矿物质及微量元素:

矿物质是构成猪体骨胳、肌肉,血液的必要成分,在生理上调节体液的酸碱平衡,保持体细胞与血液间渗透压的平衡,起着重要作用。缺乏时,猪的食欲减退,皮毛粗糙,生长停滞,出现啃土、啃石子舔墙等异食癖。

(1)钙和磷 是构成骨胳、牙齿的重要成分。钙和磷比例为1.5:1至1:1。任何一种过量,均会影响另一种的吸收,过量的钙,有可能结合成不溶解的磷酸三钙,使猪不能吸收。每公斤日粮钙用量为0.5~0.8%,磷为0.4~0.6%。钙和磷的主要来源是磷酸氢钙、骨粉、石粉、贝壳粉等。

磷酸氢钙的钙磷比例是1.333︰1,是比较合理的钙磷补充制剂,但考虑到饲料中一般情况下含有较多的磷,尽管它们主要以植酸磷的存在,但在添加了植酸酶和发酵的情况下,这些磷会被释放出来,被动物所吸收消化,所以,在使用活力99生酵剂等产品的前提下,建议再补充点纯钙制剂如石粉(注意不是沸石粉、硅藻土、或膨润土之类的石粉,这类石粉主要成分是硅酸盐,是多孔性物质,主要是作为载体使用的,和作为稀有元素补充剂作用的),钙制剂的石粉是指碳酸钙粉,也可以使用贝壳粉等,补充量为0.3~0.8%。

不建议使用过磷酸钙,过磷酸钙也就是磷酸二氢钙,钙磷比例是:1︰1.5,反过来了,是不好的钙磷比,用多了影响钙的消化吸收,同时也会影响锰等微量元素的吸收。

一般饲料中可以补充磷酸氢钙1%(相当于添加了钙0.27%和磷0.17%),加上饲料原料中一般含有钙0.15%和磷0.3%,所以,添加磷酸氢钙后,配合料中就一般含有钙0.42%,含有磷0.47%,则钙略有不足,所以,建议另外再补充碳酸钙(或贝壳粉)0.5~0.8%%左右。最后饲料中钙含量将达到0.6~0.7%的水平。

如果发酵饲料中使用了磷酸氢钙的,则在设计配方时,需要把这部分钙磷计算进去。例如,发酵时用了发酵料1%的磷酸氢钙,而配合饲料中又使用了30%的发酵料,则配合饲料中的磷酸氢钙的用量要减少0.3%,只用0.7%就可以。

如果发酵饲料中是用的过磷酸氢钙(一种磷肥,则不建议使用了),则配合饲料设计时,要多加点纯钙剂(碳酸钙等),如添加1.2%的碳酸钙。以平衡钙磷比。

(2)钠和氯是食盐的主要成分,可提高食欲、助消化、防消化器官疾病,调节体内酸碱平衡等。食盐不足,减少唾液分泌,减少食欲,降低饲料利用率。猪对食盐需要量约占日粮总量的0.3~0.5%,过量时加上饮水不足发生中毒。

下面是微量元素:

(3)铁 是血液中血红素的原料。猪缺铁引起贫血症,若注射铁制剂(例:富来血、血多素、性血素等)可满足哺乳仔猪对铁的需量。铁的需要量为每公斤日粮60~100毫克,中毒量为3000毫克。

(4)铜 是许多酶系统的重要成分之一,也能造血和防止贫血。铜的用量为每公斤饲料含铜4~6毫克,使用高铜量即每公斤饲料喂给125~150毫克,可促进猪生长和提高饲料利用率,若超过250毫克则可发生中毒。

(5)钴 是维生素B12的重要成分,对促进糖类分解,蛋白质代谢有一定影响,并能促进生长,促进血红素形成。缺乏时就会产生贫血,补加钴是有益的。反刍动物瘤胃可合成B12,猪、鸡大肠微生物也可合成一些,所以一般家畜不缺B12。猪每公斤日粮中可补加钴0.15~1毫克,中毒量为400毫克。

(6)锌 是构成碳酸酐水解酶的元素,它起着催化体内碳酸钙合成和分解,对骨胳、蛋壳形成有重要作用。缺乏时发生不全角化症皮肤病,主要在耳、背起痂、类似癞皮。锌用量为每公斤日粮50~100毫克,中毒量2000毫克。

(7)锰 主要促进动物体内钙、磷代谢,骨胳形成以及生殖、胚胎发育正常进行。每公斤日粮用量4~10毫克,中毒量为4000毫克。

(8)碘 主要存在甲状腺中,碘重要功能构成甲状腺。甲状腺是调节机体新陈代谢的重要物质。它参与所有物质的代谢过程。对生长、繁殖均有重要影响。怀孕母猪缺硒生下仔猪多半无毛或死胎,每公斤日粮碘需要量0.14毫克,中毒量800毫克,一般饲料和水中可满足需要量。缺碘地区每百公斤料可补喂0.1克碘化钾。

(9)硒 可促进维生素E不吸收和利用。缺硒时,皮下水肿,肌肉变性,心肌萎缩、肝细胞坏死,体腔内出现浅黄色液体,脂肪中沉积棕黄色素等。生长肥育猪每公斤日粮需要量0.15毫克中毒量5~8毫克、亚硒酸钠对预防和治疗仔猪下痢有较好效果。

以上的铁铜锌锰钴碘硒等,是微量元素,一个简单的经验就是,从市场上购买相应的猪用微量元素预混料,以说明书上说的添加量使用于配合饲料设计中,就可以了。

设计预混料的配方时,可以这样考虑,即不考虑常规饲料原料中的微量元素含量,只以动物的饲料标准为准,设计应该添加的微量元素就可以。

6、维生素

维生素是维持生命的要素,用量虽微,但作用很大,缺乏时会使生产带来严重损失,如喂饲过量对猪影响不大。维生素可分两大类,一类是脂溶性的如维生素A、D、E、K;一类是水溶性的,如维生素B1、B2、B3、烟酸、B6、B12、胆碱、生物素以及维生素C等,天然饲料中维生素变化很大。维生素少数可在猪体内合成(如A、D),大多数需要从饲料中供应。在农村每天都有或多或少青料补饲,一般不会缺乏。只有在大农场关养在水泥地面而又不喂青料的猪只,才需补充维生素,以防缺乏症。一般每吨混合料添加多种维生素100~150克。

大规模养殖场,在使用大量谷物饲料和油饼蛋白质饲料为主设计配方时,需要添加维生素预混料,一个简单的经验就是,从市场上购买相应的猪用复合维生素预混料,以说明书上说的添加量使用于配合饲料设计中,就可以了。

三、 猪常用饲料营养成分表

略,需要自己多掌握背记等。

四、猪的饲养标准

饲养标准,就是一头猪一天所需的营养物质或每天所需的饲料量。按照饲料标准组成日粮喂猪,使得猪既不缺乏必要的各种营养物质,也不会由于过剩而造成浪费,使养猪生产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饲料标准中有两种表格,一种是猪每天所需要的营养量,一种是每公斤饲料中应含有的各种营养物质的含量。设计全价饲料时,多以后一种表格为参照。

另外,也可以这样说,既使设计的饲料中的营养物质的含量达不到饲养标准中规定的指标,如果猪通过增加采食量,也能达到猪每天所需要的营养摄入量。并不影响生长速度,这一点,在我们的发酵糟渣中经常要遇到,因为加入了发酵料的饲料往往能量不足,但猪会增加采食量,有时并不影响生长速度。

在遇到用户说,配制的饲料能量太低,无法满足猪的营养要求时,可以采纳这一观点。

1、肉猪的饲养标准:以二元杂交猪为对象,饲养标准如下表:

注:下表指的是二元杂交猪为对象,所以,料肉比较三元猪高一些,而饲料营养含量相对三元杂交猪只的标准要低很多。

猪饲料生产配方技术(猪饲料配方设计实用技术)(2)

猪饲料生产配方技术(猪饲料配方设计实用技术)(3)

猪饲料生产配方技术(猪饲料配方设计实用技术)(4)

猪饲料生产配方技术(猪饲料配方设计实用技术)(5)

猪饲料生产配方技术(猪饲料配方设计实用技术)(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