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在《水浒传》的世界中生存下来绝非易事,这世界里恶人横行,朝廷中蔡京、童贯、高俅这些奸臣当道,而民间又有遍地恶霸,至于投身绿林,那也是多数人最后的选择,毕竟绿林间的日子又何尝不是在刀剑舔血?

所以能在《水浒传》中生存下来的通常情况下只有两种人,一种就是像武松、鲁智深这样的猛人,有一身本领,走到哪里都不怕,而另一种就是有头脑的聪明人,比如梁山上的吴用和宋江,别管他们想出来的计谋有多么恶毒,不可否认他们的确是手段过人,可他们就是书中最聪明的好汉吗?倒也未必。

梁山五虎将的下场(梁山上此人太会见风使舵)(1)

(武松剧照)

梁山上有位好汉就懂得见风使舵,曾一度投敌,后来又回到了梁山,最终还得了善终。

一、有二心的好汉

既然都在聚义厅聚义了,梁山的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理所应当是一条心的铁兄弟才是,似乎多数人都是这么认为的,可细品一番就会发现这么一帮人怎么可能一条心?

比如最直观的表现就是菊花大会上,宋江是想要接受诏安的,然而武松、鲁智深等人则跳出来反对,为啥?他们原本不过是小吏而已,又没什么野心,根本就不屑与那些官场的蛀虫周旋,而原本就是官家出身的关胜、呼延灼等人自然还是想要回归朝廷怀抱的。

等于说梁山群雄根本就没有一个共同的愿景,即便后来武松和鲁智深接受了招安,也不可能是心甘情愿的,不过武松和鲁智深还是值得信任的人,即便想法不一致,他们不会出卖兄弟。

而书中的某些好汉就不一定了,比如王英,他和燕顺是好兄弟,结果到头来差点因为一个清风寨知寨夫人而火并起来,这样的人为了一己私利啥事干不出?这还只是表象,王英的坏显露出来了,另一位好汉则藏得比较深。

二、投敌之举

在书中征方腊一回中就出现了一位投敌的好汉,那人就是“小旋风”柴进,当然,柴进的投敌之举从明面上来看不过只是他的计谋而已,但他提出要去当“卧底”的时候,梁山经历了什么?结合当时的情况来看,他的这一举动就值得推敲了。

梁山五虎将的下场(梁山上此人太会见风使舵)(2)

(张顺剧照)

柴进是在一百一十六回主动提出要去当卧底的,而在此之前不久,梁山正牺牲了不少兄弟,尤其是那“浪里白条”张顺,直接被射成了筛子,场面别提多吓人,柴进哪里经历过这样的事?

梁山的前几次征伐中,无论是辽国、王庆、田虎都给他们造成了不小的麻烦,但从来没有折损一位头领,而征方腊却死了这么多人,柴进一个皇族后裔,哪里舍得死?他在此时提出“卧底”之举是否别有用心?着实值得思考。

三、重归梁山

柴进投奔方腊之后立马得到了方腊的重用。

原著道:“方腊看见柴进一表非俗,有龙子龙孙气象,先有八分喜色。”经过与柴进的一番交流之后,他决定重用此人,并且让柴进娶了自己的女儿,方腊对柴进真是没得说。

然而没过多久,梁山虽是死伤惨重,方腊一方却是节节败退,等于说方腊的败局已定,这时候柴进又跳反了。

梁山五虎将的下场(梁山上此人太会见风使舵)(3)

(方腊剧照)

原著道:“柯驸马却在门旗下截住,把手一招,宋将关胜、花荣、朱仝、李应四将赶过来。柯驸马便挺起手中铁枪奔来,直取方杰。方杰见头势不好,急下马逃命时,措手不及,早被柴进一枪戳着。背后云奉尉燕青赶上一刀,杀了方杰。南军众将惊得呆了,各自逃生,柯驸马大叫:‘我非柯引,吾乃柴进,宋先锋部下正将小旋风的便是。随行云奉尉,即是浪子燕青。今者已知得洞中内外备细,若有人活捉得方腊的,高官任做,细马拣骑。三军投降者,俱免血刃,抗拒者全家斩首!’”

柴进这么做就有点儿两面三刀了,方腊不曾辜负他,甚至将女儿许配给他,即便他与梁山再有交情,也不该如此反复,他最好的处理方式就是带着金芝公主私奔,两边都不帮,而他为了活命还是重归梁山,仿佛自己从来没有二心一般。

梁山五虎将的下场(梁山上此人太会见风使舵)(4)

(柴进剧照)

不过到了最后他又不愿与宋江一同回朝接受封赏,为啥?书中说的很明白,就是怕皇帝质疑他“方腊驸马”的身份,他心中无鬼,何惧他人猜忌?说白了,他心虚。

可以说柴进能得善终是不大合理的,作为前朝皇室后裔,加入过反贼团体就已是死罪,后来又当方腊驸马,更是两面三刀,他这种人看着都让人心生惧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