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好快,糊里糊涂之间,夫妻们吵吵闹闹过了三十年,彼此间没有了当年的青涩,不会再为芝麻绿豆的小事,甚至一句话而大动干戈,都说是为了家庭努力改变了自己,其实是慢慢的习惯了对方就像我从前看过的一段话:“可是渐渐地他满足与她就是这个样子,他也照样爱她尽管他现在明白过来,有许多地方同她意见相反尽管他有点失望,尽管他片刻之前心里不痛快,尽管他今后还会在她身上发现更多的缺点,她对他也是一样,但是他们两个就像凯尔奈克寺庙墙壁上法老和王后的雕像一样紧紧靠在一起 ”,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相处一年多了都有亲情?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相处一年多了都有亲情(年深日久是亲情)

相处一年多了都有亲情

时间过得好快,糊里糊涂之间,夫妻们吵吵闹闹过了三十年,彼此间没有了当年的青涩,不会再为芝麻绿豆的小事,甚至一句话而大动干戈,都说是为了家庭努力改变了自己,其实是慢慢的习惯了对方。就像我从前看过的一段话:“可是渐渐地他满足与她就是这个样子,他也照样爱她。尽管他现在明白过来,有许多地方同她意见相反。尽管他有点失望,尽管他片刻之前心里不痛快,尽管他今后还会在她身上发现更多的缺点,她对他也是一样,但是他们两个就像凯尔奈克寺庙墙壁上法老和王后的雕像一样紧紧靠在一起。 ”

也常常想到老祖宗关于婚姻的门当户对的说法,其实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不是说金钱地位的门当户对,而是文化素养,生活习惯的协调,人在幼年时养成的生活习惯恐怕终其一生都无法改变。生活中,多少夫妻因生活小节而劳燕分飞,不是曾有一女博士离婚的原因是丈夫无法改变从中间挤牙膏的习惯吗,不是耸人听闻,生活中有怪癖的人很多。

我自己也有很多毛病,比如无法容忍梳洗后洗脸池边的落发,家人乱丢在卧室,客厅的衣服,每每见到了,心中总有一种难以压制的怒火,情绪好时还能控制着收拾了,碰到哪天心情欠佳,那便是夫妻吵架的导火索了。夫婿总说我庄稼主瞎讲究,其实不是。和他的事事漫不经心一样,彼此年深日久已是一种习惯。

当年,自己是以怎样一种心态走进婚姻的城堡的呢?一丝欣喜,一丝羞涩,一丝憧憬,一丝茫然,一丝无助,一丝无奈,一丝忧伤,一丝丝的不知所措,总之百味杂陈吧。记得老辈人爱说,闺女出嫁就像跳井一样。以后怎样谁也不知道,只能认命。好也是命,不好也是命。当年,没有婚纱,没有乐队,甚至连祝福都没有。只有一袭红衣,只有乱乱的人声。三天回门后,我为自己写下这样的句子:据说/那天的空气/也是喜洋洋的/我没有尝。从此,万丈红尘里多了一对寻常夫妻为活命而奔波忙碌。婚后一月便去学绣花,原本我是不擅长女红的。未嫁时,整日与诗书为伴,浪漫清闲的日子不知柴米贵。即为人妻,自当克尽人妻职责,婆家当时条件并不好,夫自幼体弱多病,养家糊口原是我份内之责。然后就开始了柴米油盐的生活。

遥想当年,夫初来相亲,没有多少的感觉,见他长得白白净净,眉清目秀的,倒也不甚反感,却也不是梦想中的样子。那时候正狂热的迷恋诗歌,心底里是盼望能找一个情趣相投的人,可也很清楚希望很渺茫。与夫相见虽无恶感,因他一副稚气未脱的样子,且说话的节奏极慢,心底便有些不舒服。第二天,媒人来讨回话,父亲说,差不多就算了,你自己性子有些偏激,又任性,那孩子脾气好,你进门能当家,起码不会挨打。心中涌起一丝悲哀,多可怜,不挨打竟是我择偶的条件。母亲走得早,家中没有成年女性,父亲和姥爷大概不知道怎么安排我们的婚姻,想来怕我这有些叛逆的女儿嫁不出去吧。  

就这样,父亲一句不会挨打的缘由,家里为我订了终身。与夫第二次相见,是一年后哥哥婚礼的前一日,他来按乡俗随礼,没想到,站在我面前的竟是完全陌生的人,幸好有我的结拜姐妹在,他们原是熟悉的,否则该有多尴尬。屈指算来,到我们结婚为止,总共也没见过几次面,就像我自己说的,糊里糊涂为人妻,懵懵懂懂为人母,而今想来,恍如大梦一场。

  多年来,我对自己能适时地调整自己心态的性情不知应该庆幸还是应该悲哀,就像有些动物天生具备保护色,能随时令而调整自己。记得当年与诗友们闲谈时,说到自己的远大目标,听他们侃侃而谈,我小声说自己的最大目标是做贤妻良母,被讥笑鼠目寸光。倒是我们的辅导老师说人各有志,可做贤妻良母是要付出巨大的代价的。当时,我并不懂,我只是很渴望一个健全完美的家。

  当日,父亲曾断言我不会挨打,倒是说对了。夫是那种嘴硬心软的人,夫虽好性,可是那种固执如驴的人,一旦认了死扣,就变得不可理喻起来。玩心极重,属于那种永远长不大的孩子,说话办事总是任意为之,却不会收拾残局。你必须像对待孩子一样,既要宠,又要哄,还要偶尔严厉一番,有时候,真的感觉好累。不过夫的善良仁孝是有目共睹的,只是孩儿心性,要你时时刻刻来提醒,包容,那一方蓝天要你帮他来撑。

  都说勺子没有不碰锅沿的,多少夫妻都是争争吵吵过一生,我与夫也不例外。我们一样的有争吵,有冷战,有恶语相向,只是没有拳脚相加,很多时候,总是以我的妥协而结束。我从不是无理取闹的人,更多的是有理也要让三分。自己常寻思,人生苦短,经年累月的只有夫妻二人在家,整天的硝烟弥漫,人生何趣。节假日孩子们在家时,如果看到父母不和,又该是怎么的战战兢兢。

夫一向说话不经大脑,爱逞口舌之利,并非刻意的恶语伤人,不过是一种伪装的刚强。这样寻思着也就原谅了他。而在生活方面,夫对家人体贴入微的照顾是我无法做到的,这大约和各自的生活经历有关系吧。夫自幼体弱,家人对他诸般照顾,迁就。而我从小的感觉是靠谁也不如靠自己,病了自己看医生,饿了自己煮饭吃。所以在我们家,真的有些阴阳颠倒。近年来,也许年岁渐长,大家都不再盛气凌人,彼此也懂得谦让,争吵也日渐减少。常听亲朋好友讲,夫在背后对我是极为称赞的,也知道我对他的诸般包容,忍让,只是当我的面羞于承认罢了。

  多年来,夫妻们于风雨飘摇中维持这个家委实不易,可说是苦辣酸甜咸,人生百味都尝遍。对自己倾注了全部心血的家,没有谁不是用全部的身心来痴爱着。想当年年少气盛,争吵是家常便饭,每当恨恨的要永远离开时,总是拼命地为两个孩子做许多的棉衣,总怕以后孩子要挨冻。没有母亲的日子是凄惶的。或是拼命的织毛衣,怕别人将我美丽的女儿打扮丑了。有时候又拼命的收拾屋子,而今想来,自己与潜意识中是多么的留恋这个家,所以永远做不到义无反顾的转身。难怪有人说女人是矛盾的综合体!

  一个女人,也许并不是那么深的爱她的丈夫,可做任何事,却会设身处地地为他着想,而且做得非常自然,也许这也是一种爱,一种转化为亲情的爱。谁又能说得清呢!对于爱家的女人来说,那也许不是她情之所归,却是她魂之所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