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北京大学唯一终身教授的季羡林先生,在学术方面的成就着实让人望尘莫及。语言学家、史学家等太多的身份造就了他传奇的一生。早年留学海外,精通12门语言的季羡林,对于“养生”却有独到的见解。季羡林:体弱多病却能活到98岁,“三不两好”的养生术令人称奇。

季羡林一生多灾多病却活到98岁(体弱多病却能活到98岁)(1)

“三不”与“两好”

众所周知季羡林算是比较长寿的老人,但实际上在季老步入晚年后,身体状况并不乐观。季老频繁生病,像哮喘、冠心病等老年病他都得过,但即便如此他仍然能够活到98岁高龄,这跟季老的“三不”与“两好”的养生术有很大关系。

不锻炼:

季老的“不锻炼”,不是完全不锻炼或是排斥锻炼,而是没有必要刻意锻炼,勉强性的锻炼。他提倡适度锻炼,很多时候过度锻炼反而会过犹不及。

另外锻炼不光指锻炼身体,更要重视大脑的锻炼。季老的房子里最多的就是书,即使到晚年之后仍旧笔耕不辍,创作出很多佳作。在他看来一生勤于思考,对大脑便是一种有益的锻炼。坚持锻炼大脑,人的思维方式也会有所锻炼,随之变化的便是心态,好的心态对健康绝对有帮助。

季羡林一生多灾多病却活到98岁(体弱多病却能活到98岁)(2)

不挑食:

很多老年人胃肠功能紊乱,导致对很多事物没有胃口,因此对饮食会比较挑剔。但时间久了便会营养不良,反而对身体无益,甚至会造成身体其他方面出现问题。

季老曾患过胃溃疡,但他从不挑食,保持营养均衡,从不过分调理或是食用补品,对他来说简单而全面的食物更有利于营养的吸收,这种饮食习惯更加延年益寿。

季羡林一生多灾多病却活到98岁(体弱多病却能活到98岁)(3)

不嘀咕:

“不嘀咕”其实就是不纠结的意思。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很多不开心的事情没必要一直纠结,想得开、放得下,才是人生之大智慧。

所谓“气大伤身”,少生气,尽量不生气对身体绝对有益。要随遇而安、顺其自然,不要时刻给自己找不自在。上班想下班的难、下班又想上班的苦,一天到晚都在伤神,时间久了便成了伤身。

有很多人看似与世无争、随和、好相处,然而转过身去却是诸多埋怨,牢骚不断。这种表面的谦和仍对身体无益。能够做到真正的放下,凡事向前看,必会豁然开朗,心理健康了身体才能健康。

季羡林一生多灾多病却活到98岁(体弱多病却能活到98岁)(4)

季羡林除了“三不”养生术,另外还有“两好”。

“一好”是看书。

季老这一辈子最重视的就是书,在他的家中,家具几乎都是破旧不堪,而书籍却堆满了整个书房。他一辈子离不开书,书也离不开他,不仅读了一辈子的书,还写了一辈子的书。书伴随了他的一生,成为他的娱乐、消遣、必需品。所有的不愉快只要走进书房,一切都会变得微不足道,很快便会忘掉所有烦恼。

“二好”是养猫。

季老步入暮年之后,与儿子常年无来往,在老伴和女儿相继去世之后,他确实感到苦闷难耐,然而此时的他养了一只猫,就这样猫和书一直陪伴他左右,使他苦中作乐,排解忧愁。

季羡林一生多灾多病却活到98岁(体弱多病却能活到98岁)(5)

在我们得知季羡林老先生的养生之道后,觉得做起来简单又困难。他的喜好在常人看来几乎都能做到,但他的心态很少有人能够真正的拥有。长寿没有什么养生之道,心态才是真谛。

凡事看得通透,舍得舍得,有舍有得,不与他人计较,不与自己计较。不论所处何种境地,努力将自己的情感有所寄托,所谓“养生无术是有术”当是这个道理吧。

季羡林一生多灾多病却活到98岁(体弱多病却能活到98岁)(6)

欢迎关注“史妹儿”,本文图片来自网络,文字原创,禁止未经许可的转载,欢迎转发到时尚圈、名流圈、朋友圈、马桶圈、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