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1·安徽中考真题)在某星球表面,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的比值约为3.8N/kg,大气压约为760Pa。假设能在该星球表面用水做托里拆利实验,如图所示,水的密度为1.0×103kg/m3,则经实验测出的h约为______m。

压力与压强知识梳理(解读安徽中考10年真题专题11)(1)

压力与压强知识梳理(解读安徽中考10年真题专题11)(2)

压力与压强知识梳理(解读安徽中考10年真题专题11)(3)

2.(2020·安徽中考真题)如图所示,把纸条放在嘴边,用力沿纸条上方向前吹气,会发现纸条向上飘动。这是因为________,从而推动纸条向上运动。

压力与压强知识梳理(解读安徽中考10年真题专题11)(4)

【答案】纸条上方气体流速大,气体压强小

【详解】由图可以看出,吹气时纸条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变小,下方的空气流速不变,压强不变,纸条下方受到的向上的压强大于纸条上方向下的压强,故纸条在压强差的作用下飘起来。

3.(2012·安徽中考真题)地球的表面积约5.1×1014m2,地球表面的大气压约 1.0×105 Pa,则大气对地球表面的压力约为__ N.

压力与压强知识梳理(解读安徽中考10年真题专题11)(5)

4.(2017·安徽中考真题)如图所示,将一把薄木尺的1/3长度用多层报纸紧密地覆盖在水平桌面上,已知报纸的上表面积为0.25m2,则大气对报纸上表面的压力为_____N;在木尺右端快速施加竖直向下的力F,要将报纸掀开,则力F至少为_____N(假设报纸对木尺的压力全部作用在木尺的最左端,大气压取1.0×105pa,报纸和薄木尺的重力忽略不计).

压力与压强知识梳理(解读安徽中考10年真题专题11)(6)

5.(2014·安徽中考真题)一均匀的长方体浸没在液体中,如图所示。已知它的底面积为S,上表面所处深度为h1,下表面所处深度为h2,则长方体下表面所受到液体的压力表达式为_____,浮力表达式为_____。(液体密度ρ液和g为已知量)

压力与压强知识梳理(解读安徽中考10年真题专题11)(7)

压力与压强知识梳理(解读安徽中考10年真题专题11)(8)

6.(2015·安徽中考真题)如图所示,重为1.5N的圆柱体竖直漂浮在水面上,其底面积S=30cm2,则水对圆柱体下表面的压强P=______Pa,圆柱体下表面所处的深度h=______cm.(水的密度为1.0×103kg/m3)

压力与压强知识梳理(解读安徽中考10年真题专题11)(9)

7.(2014·安徽中考真题)切割大理石、钢板的“水刀”可以对切割表面产生高达108Pa的压强,那么“水刀”作用在10-2m2的面积上时,产生的压力为__________N.

压力与压强知识梳理(解读安徽中考10年真题专题11)(10)

8.(2013·安徽中考真题)在研究液面下深度为h处的液体压强时,可以设想这里有一个水平放置的“平面”,这个平面以上的液柱对平面的压力等于液柱所受的重力。如图所示,设“平面”的面积为S,液体的密度为ρ,用压强公式就能求出该处的压强。若减小所选“平面”的面积S,该处的液体压强将如何变化(  )

压力与压强知识梳理(解读安徽中考10年真题专题11)(11)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压力与压强知识梳理(解读安徽中考10年真题专题11)(12)

9.(2016·安徽中考真题)(2016·安徽卷)理论上分析: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就是液体对物体表面压力的合力.如图所示,一个底面积为S,高为h的长方体浸没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

压力与压强知识梳理(解读安徽中考10年真题专题11)(13)

(1)分析该物体侧面所受液体压力的合力F合1;

(2)求出该物体底面所受液体压力的合力F合2;

(3)结合以上结果,说明该理论分析与阿基米德原理的表述是一致的.

压力与压强知识梳理(解读安徽中考10年真题专题11)(14)

10.(2019·安徽中考真题)将底面积S=3×10-3m2高h=0.1m的铝制圆柱体,轻轻地放入水槽中,使它静止于水槽底部,如图所示(圆柱体的底部与水槽的底部不密合),此时槽中水深h1=0.05m(已知ρ铝=2.7×103kg/m3,ρ水=1.0×103kg/m3.g取10N/kg).求

压力与压强知识梳理(解读安徽中考10年真题专题11)(15)

(1)水对圆柱体底部的压强P1

(2)圆柱体受到的浮力F浮;

(3)圆柱体对水槽底部的压强P2.

压力与压强知识梳理(解读安徽中考10年真题专题11)(16)

压力与压强知识梳理(解读安徽中考10年真题专题11)(17)

关注学习,关注物理,关注#物理怪怪怪#,更多精彩内容呈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