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史学家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曾因病未能随汉武帝行封禅,司马谈极为遗憾,临终前拉着司马迁的手流眼泪悲叹,“今天子接千岁之统,封泰山,而余不得从行,是命也夫!命边夫”(出自《太史公自序》)。

为何司马谈会对此事如此念念不忘呢?

实在是因为封禅是封建时代极为隆重、罕见的盛典。在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只有六位皇帝能够在泰山封禅。

封禅泰山的意义(什么是封禅泰山)(1)

什么是泰山封禅(shan)

首先,封和禅(shan第四声)是两个词,封指的是祭拜天,告诉天自己的功劳;禅指的是祭拜地,告诉大地自己的功劳。封禅合起来的意思就是告祭天地。刘备的儿子一个叫刘封,一个叫刘禅,这个也能从侧面了解貌似老实的刘备心里的野心。

封禅泰山的意义(什么是封禅泰山)(2)

那为什么偏偏要跑到泰山去呢?要知道古代都城如长安、咸阳离着泰山可不近。主要还是因为泰山是五岳之首,泰山是人们心中的“中国第一山”,既然是这么隆重的盛典,泰山就成了古代封禅的唯一指定地点,以致于张守节在《 正义 》中直接定义封禅就是指在泰山上的活动。

封禅的起源

说起封禅,第一个吃这个“鸡腿”的还是秦始皇。秦始皇统一中国,这是前所未有的功业。但秦始皇是依靠武力统一的六国,六国王室后人肯定还有些人是不满的;被征服国家的老百姓,肯定不服;不少知识分子,也对其君王地位深表怀疑。秦始皇要堵住众人的口,光靠严刑峻法和武力肯定是不行的。秦始皇不停给老百姓灌输“君权神授”的思想,目的就是要让国人相信,他的皇帝位置是上天“授予”的。

封禅泰山的意义(什么是封禅泰山)(3)

为了给这一理论造势,秦始皇干了不少事。如他在自己的玉玺上面刻上“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带了齐、鲁的儒生博士70人到泰山举行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泰山封禅活动。这次封禅活动除了炫耀秦国强大的武力,更多的是表明自己统治的合法性,借此增加统治的合理性。

从那以后,封禅成为了封建王朝最隆重的祭祀天地的活动。

都有哪些皇帝泰山封禅

古代历史中只有六位皇帝先后封禅,他们分别是秦始皇、汉武帝、汉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

秦始皇统一六国封禅泰山是可以理解的;汉武帝驱除匈奴,也是大功一件,去泰山显摆显摆也是够格的。汉光武帝刘秀作为“位面之子”中兴汉室,建立东汉,功绩足够封禅。唐高宗平定朝鲜半岛,一举解决了隋唐两代都未能解决的外患;唐玄宗开元年间达唐朝鼎盛,这二人封禅也是可行的。

封禅泰山的意义(什么是封禅泰山)(4)

宋真宗前去封禅是什么鬼?

宋真宗有什么值得夸耀的文治武功吗?并没有。

宋真宗封禅泰山是在澶渊之盟后进行的。历史对于澶渊之盟的评价多有争议,一般认为宋朝在占据优势的情况下签下澶渊之盟是不明智的,也是可耻的(有争议,小编不评价)。

宋真宗居然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在澶渊之盟后兴冲冲地去封禅,说白了就是想掩盖签下议和条款后的屈辱,妄图以封禅泰山来“镇服四海,夸示外国”。

宋真宗封禅后再无帝王去泰山封禅,连很不要脸的乾隆都没去封禅,估计是觉得宋真宗实在是拉低了封禅的level。

封禅泰山的意义(什么是封禅泰山)(5)

​------------------------------------------------

图片源于网络。欢迎您点赞关注小编,一手更新不错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