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垃圾分类观念(垃圾分类成为自觉)(1)

编者按:为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近期徐汇区的党员群众在学习《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过程中,充分利用“学习强国”上海学习平台等资源,把第三卷的学习与“四史”学习教育紧密结合,与学习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紧密结合,认真收看“新思汇”等系列宣讲视频。下面摘录的是部分党员群众观看新思汇第十一讲“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宣讲视频的心得体会。

新思汇·汇感悟系列二十

“新思汇”第十一讲

“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

理论宣讲视频

引发了凌云街道党员群众的积极围观

他们感受颇深,一起来听听看~

垃圾分类 凌云人演绎着无限可能

树立垃圾分类观念(垃圾分类成为自觉)(2)

观看新思汇《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其中“绿主妇”故事里的酵素、环保围裙让我们看到垃圾分类的一种可能,这些垃圾其实也可以很美很有用。互动环节里,定时定点投放垃圾时的热闹情景,是又一种属于城市里烟火气息的可能。自实施垃圾分类以来,每一个小区都演绎着自己小区特色的垃圾分类故事,有带着垃圾去兜风的这样有趣场景,也有小区达人站在垃圾桶旁边服务这些动人故事,每一个凌云人用自己的行动演绎着垃圾分类的无限可能,你期待吗?

——杨云

环保意识入人心 生活品质有保障

树立垃圾分类观念(垃圾分类成为自觉)(3)

作为一名社区工作者,亲自参与、亲眼目睹了这一年多来小区居民是如何从嫌麻烦不愿意分,到不会分学习怎么分,再到把垃圾分类变成生活习惯去适应。为了加强对居民垃圾分类的教育,除了不断宣传外,社区也综合运用法治和科学技术等手段,比如和城管一起上门教育,安装摄像头,组织志愿者在垃圾桶边上监督等。但我认为,这些手段都是辅助的,真正的重要的还是要靠我们自觉提高环保意识,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急迫感,认真看待垃圾分类。把垃圾分类做好了,我们的环境也变好了,我们的生活质量也有了保障。

——王青青

我在垃圾分类第一线

树立垃圾分类观念(垃圾分类成为自觉)(4)

在《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新思汇理论宣讲视频中,杜扬沁博士以凌云街道绿主妇故事为切入点,讲述了垃圾分类的好处和如何更好实现垃圾分类的思考。作为一名社区工作者,我有幸参与其中,从小区里撤离第一个垃圾桶后的晨昏值守引导,到现在居民们习惯成自然的自觉分类。这个过程中,有委屈有疲累更有看到成果的成就感。满满的回忆,成为我社工生涯中的一笔宝贵财富。

——章雪华

垃圾分类好处多 人人参与是关键

树立垃圾分类观念(垃圾分类成为自觉)(5)

过去有些人认为,垃圾分类得益的是下一代,好坏即时感受不到,分与不分没啥区别。如今经过垃圾库房,看不到散落一地的垃圾包了,闻不到夹杂在空气里的馊气味儿了,干净整洁的垃圾库房已然成为了小区的一处微景观。辛勤奉献的志愿者与积极参与分类的居民凝聚成了一股正能量,为社区的和谐添彩。环境优美、健康愉悦——这就是垃圾分类带来的最实在的好处!垃圾分类工作不是一蹴而就,居民的分类意识和行为习惯需要逐步养成,持续推进任重而道远。现阶段,鼓励做好“干湿两分类”是基础,动员人人参与是关键。

——赵怡萍

奖惩结合推进垃圾分类深入开展

树立垃圾分类观念(垃圾分类成为自觉)(6)

垃圾分类是一个让我们每个公民都能主动参与,以一个行动者而不是旁观者的角色参与的一个事业。小区垃圾分类工作开展一年多来,从撤掉临时垃圾桶到一小区一方案之定时定点投放,无不渗透着居民对垃圾分类工作的理解、支持和参与。现在我们大力倡导的垃圾分类,是垃圾产生以后的分类减量处理。垃圾从源头减量的问题也需要重视,要杜绝商品过度包装,减少难以降解的塑料袋的使用。一方面我们要加强绿色生活理念的宣传,同时也要提高综合执法力度,对极个别无视垃圾分类,甚至乱丢垃圾包的居民执行罚款,从而将垃圾分类工作向深入推进。

——方蒙非

上海的门面 一点都不能少

树立垃圾分类观念(垃圾分类成为自觉)(7)

通过新思汇视频的观看学习,使我印象深刻的是,里面提到《解放日报》刊文摘录“一座城市的品质,往往决定于细节。浓墨重彩的摩天大楼是上海的门面,清新低调的垃圾也是。”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不只是看你有多少摩天大楼,更重要的是文化的积淀,文明的形成,意识习惯的养成。如果抽烟的我们关心烟头最后去了哪里,如果正在吃大闸蟹的我们关心吃剩下的蟹壳该扔到哪里,如果我们在享受一顿大餐后的同时能习惯性对干湿垃圾进行分类,那么我们这些小小的细节所展现出来的公共意识、责任与担当,就是这个城市的品质,就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

——龚才生

只要认真去做 奇迹就会出现

树立垃圾分类观念(垃圾分类成为自觉)(8)

谁也没有想到,垃圾分类竟然成为我们新时代的一种新时尚。回想当初开展垃圾分类活动时,有人说,这项工作比较难办,即使在形式上展开了,也不会持久下去。有些人有畏难情绪,甚至持怀疑态度。然而,政府、街道对垃圾分类十分重视,各社区积极推行这项工作。经过广泛宣传、组织发动,在大家的努力下,把不可能变为可能,可喜的是,这项工作仅仅用了一年多时间,就实现了美好的愿望,这难道不是一个奇迹吗?

垃圾分类是文明建设的一项伟大工程,是全民行动,不少儿童、学生跟着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参与到这个行列之中,让我们看到了未来的希望,垃圾分类后继有人。我认为:“世上无难事,只要我们认真地去做,就一定能做好。”

——黄清宝

来源:凌云街道

编辑:赵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