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巴赞点燃了新浪潮的第一丝火种,而特吕弗又将之变成熊熊火炬的话——

那始终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高擎着这盏火炬并希冀用其来唤起更大范围内的社会、政治革命的先锋战士,非戈达尔莫属。

2022年,戈达尔在家中离世,享年91岁。

“人类电影史上最伟大的导演、思想家、革命者。”

这是昆汀的眼中的戈达尔。

法国新浪潮一代旗手,扬帆远去。

电影是一门技术还是艺术(一门渴望伟大的艺术)(1)

让·吕克·戈达尔

在许多影评人眼中,戈达尔就是电影的代名词,创造了属于新一代的电影视听语言:完全跳跃不连续的剪辑,突破第四面墙的表演方式......

电影史上,他留下了振聋发聩的质问。

电影是一门技术还是艺术(一门渴望伟大的艺术)(2)

戈达尔处女作长片《筋疲力尽》

戈达尔对于电影艺术的追求几乎浓缩在这两句台词中——

“你的野心是什么?”

“成为不朽,然后离开”

电影的黄金时代正在消退,“电影之神”离开了,但是光影世界的艺术之美不死,依旧在跌宕延续。

电影,从来就是渴望伟大的艺术。

在电影中实现对时空的支配——《一个国家的诞生》中的剪辑和镜头

电影是一门技术还是艺术(一门渴望伟大的艺术)(3)

电影,不管是movie还是cinema,从词根上来看,都是运动的意思。

我们可以想象,最早看到电影的人,第一次看到银幕上的活动影像,留在他们脑海中最最深刻的印象就是——画面竟然可以运动起来。

而运动是一个相对于空间而存在的命题,在影片中,格里菲斯不再用一个连续镜头拍一场戏,几乎每一场戏都被细分为更小的单位:镜头。并充分运用了景别多变的摄影技巧,独到地运用大远景、全景、中近景、特写镜头的组合进行叙事,达到了独特的艺术效果。

电影是一门技术还是艺术(一门渴望伟大的艺术)(4)

导演格里菲斯

在时间层面的布局展开,格里菲斯更为成熟地运用了多项“特殊技巧”。

闪回正是格里菲斯发明的电影手法,在他的很多影片中都使用了这种方法,他用这种方法来丰富叙事、加强悬念。

平行剪辑技巧也是格里菲斯首创的一种剪辑技巧,使得在同一时间、不同空间内的情节交替出现,营造悬念和紧张气氛,几条情节线同时展开,不同的场景来回往复,既可以表现同一时间发生的不同情节,也可以缩短画面,加快速度,等到结尾处,几条线索再合到一起,揭晓最后的结果,这种手法日后被称为“格里菲斯最后一分钟营救”。

生命二重奏——《维罗尼卡的双重生活》读解

电影是一门技术还是艺术(一门渴望伟大的艺术)(5)

在同一时间、不同空间中,生活着两位容貌相同名字相同但互不相识的姑娘,是否存在这种可能呢?影片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两个不同的维罗尼卡就这样在冥冥中相遇、感知。这个故事讲得很动人,很细腻,有种纤弱的让人怜爱的美丽,也是由于,它是一部以女人的观点、以她的感性、她的世界观为经纬的女性电影。

这不是一部可以通过通常的理性解读的电影,它属于超现实的范畴并且充满了各种灵性和预感。表现出了基耶斯洛夫斯基对整个世界变革的强大领悟力,尤其是东欧巨变所产生的影响,对世界一体化,对民族归宿,对现实中人际关系的探讨弥漫在了这部电影中。

电影是一门技术还是艺术(一门渴望伟大的艺术)(6)

《维罗尼卡的双重生活》

通过女性的感知牵引力,引导出一个处在一体化图卷下的世界联系图谱。影片的主题是多层面的,但是叙述却是具体而分明的,给人以直接的感受。两个女人牵制着影片的时空连线,到最后,这一连线断裂了,但却向着更为深远的方向发展开来——我们这个世界人的生存及生存的未来。

我们也像是在其中被剧情所引发的时空线所牵制着,从中理解自身命运的发展。但观看这部电影,我们只能屈从于这种情感。因为这情感也来自我们的内心,激发这情感,感知这情感,这就是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目的。

维罗尼卡不断找寻的,是另一个我的存在,自己内心依托的存在。那也是任何一个作为独立的个人在不断找寻的、或者不知不觉在找寻的。但因为女性更相信直觉、更加敏锐,或者说、更加容易描述,基耶斯洛夫斯基才用“她”作为主角、站在“她”的角度来讲了故事。

推荐阅读

影视作品解读(第三版)

电影是一门技术还是艺术(一门渴望伟大的艺术)(7)

选取20余部世界影视史、中国影视目前有代表性和里程碑意义的影视作品进行解读和分析,向读者展现了早期电影、经典好莱坞电影、潮与现代主义电影、后现代电影以及新电视剧、经典纪录片、情景喜剧等各种影视流派的视听语言和影像意义,有利于读者掌握多维的视听思维方式。

本次修订除了将视点延伸到近年的重要作品外,还配备了相关的影像资料与课件,方便读者的学习和使用。可以作为高校专业教材,也可以作为影视传媒艺术爱好者的入门读物。


编 辑|林江龙一 吴雨婷

一 审|周 娜

二 审|宣宝剑

三 审|张毓强

电影是一门技术还是艺术(一门渴望伟大的艺术)(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