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叫旁门左道(到底长什么样子)(1)

旁道,英文名叫做accessory pathway,有多种类型,最常见的为房室旁路,也是我们接下来讨论的重点。房室旁道可表现为前传,叫做显性旁道,也可表现为逆传,叫做隐匿性旁道,或者两者兼而有之。旁道可介导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包括顺向型和逆向型,也可造成房速、房颤伴预激前传,而这些心律失常治疗的关键,在于对旁道进行消融。

很多术者已经收割了不少旁道,但具体到旁道长成什么样子,并不是人人知道。今天我们来问一个最基本的问题——旁道到底是怎么长的?直的,还是斜的?

作者:何金山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为啥叫旁门左道(到底长什么样子)(2)

首先从一张病理解剖图片说起,这是一张心脏的病理切片,上面包括了左心房、二尖瓣环和左心室(图1)。除了染成暗红色的肌肉和浅蓝色的瓣环,我们注意到,心房有一部分肌肉,跨越二尖瓣环,连接到了左心室(红色箭头指示)。心房和心室本应该是由二尖瓣环绝缘的,这个不该出现的肌束是什么呢?没错,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旁道。

为啥叫旁门左道(到底长什么样子)(3)

图1 心脏病理切片,上面除了心房肌、心室肌和二尖瓣环,还可见到箭头所示的肌束(旁道)

细看切片上的肌束,我们注意到几个特点:第一,它是心房的直接延续;第二,它在心房端更加粗大;第三,它不是在一个切面上显示了全部的走形,而是在每个切面上都有一段模糊的痕迹。从这些表现中,得出的第一个结论就是,旁道并不是沿着最短的路线直接连接了心房和心室,而是斜插的(图2)。

为啥叫旁门左道(到底长什么样子)(4)

图2 房室旁道,并不是沿着最短的路线直接连接了心房和心室(黄色虚线),而是斜插的,走了比较长的一段距离(黑色实线)

知道了旁道是直插还是斜插又有什么意义呢?之前不知道的时候,我还不是同样消融掉了那么的旁道?

理论和实践是对很巧妙的组合,有理论没实践等于空想,有实践没理论等于盲干,有理论又有实践,才能从它们不断的碰撞中获得持续的快感,心脏电生理的乐趣,不外于此。

当旁道沿着最短的路线直接连接了心房和心室(图3),产生的结果就是前传时A波很快传递到心室产生V波,AV融合,由于旁道很短,其不足以产生一个比较明确的电位,即使产生了一个很小的电位,也掩盖在了AV之间;逆传时,V波很快传递到心房产生A波,VA融合,同样,VA之间亦无旁道电位,并且,心房侧记录到最早A的位置,和心室侧记录到最早V的位置,很是接近。

为啥叫旁门左道(到底长什么样子)(5)

图3 旁道直插心房和心室时,前传心室和逆传心房最早激动点和旁道位置吻合好,A、V之间见不到旁道电位

当旁道是斜插的,在心房和心室之间走了比较长的一段距离,就大不一样了(图4)。如果我们在心房和心室之间放置一个多极的电极,电极间距比较小,能够记录到局部的电位,近似于电极电图。由于旁道相对长,相比直插的旁道,能够产生更大一些的电位,就有可能在记录电极上,记录到一个单独的旁道电位,这个电位独立于心房(A波)和心室的电位(V波)而存在,由旁道产生,更好地指示旁道的位置。

为啥叫旁门左道(到底长什么样子)(6)

图4 旁道斜插时,在房室之间走行的路程比较长,记录电极合适时,可见旁道电位

同时我们注意到,心室刺激时,最早的A为旁道的心房插入端,心房刺激时,最早的V为旁道的心室插入端,但旁道的心房插入端和心室插入端可能具有比较大的距离。此时,以旁道电位为消融靶点,才会更加接近旁道的确切位置,更加容易消融掉旁道。

那么,实践中是否真的能够记录到旁道电位?如何以旁道电位为靶点进行消融,我们下次介绍。

文中图片来自于Jackman教授于上海电生理培训班课件,本文为学习笔记,不当之处请指正,侵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