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丧、哭坟……这些看起来很戏剧化的“表演”,安慰的从来不是逝者,而是这些还在世的人。

人去世为什么要摆3样东西(要有那么多繁琐的讲究)(1)

王五点 | 文

明天是寒衣节,可对于更多北方人,说“十月一”大家更熟悉。

“十月一,送寒衣”,在过去,很多妇女都在这日将新做的棉衣送给亲人,因为从这天开始,寒冬便来了。但除此之外,寒衣节还另有一项重要风俗,便是“祭祀”。

可随着现代化社会发展越来越快,很多祭祀讲究被人遗忘或者直接当做“封建迷信”所丢弃。可这些看似夸张、很具形式感的祭祀讲究,真的是“封建迷信”吗?

“早清明,晚十月一”,清明祭祀要尽早,十月一祭祀要中午过后。因为过去人们认为鬼魂是自由游荡的,但人们又要对鬼魂敬而远之,所以,便有阎王爷召集鬼魂学习的故事传了出来。

阎王爷的学堂清明中午开学,然后大家要在一起过集体生活,直到十月初一中午,才放假。

人去世为什么要摆3样东西(要有那么多繁琐的讲究)(2)

而在古代的农耕社会中,从清明到十月一,差不多都是人们的劳作时间。所以,人们才掐两头,趁大家农闲,来祭祀先人。

但现代人根据工作时间,已经不完全按照规矩来了。有的人早上有时间就早上祭祀,有的人晚上有空,则晚上下班烧纸。但最晚,也不能晚到第二天,不然民间还有“烧的太晚,逝者会会穿不上袖子,提不上裤子”的说法。

祭祀烧什么也有讲究。

寒衣节,寒衣节,我们生者要寒衣御寒,逝者自然也不例外。过去寒衣节,人们烧的“包袱”中,必有“寒衣”一项,如今,则都是“纸钱”。若是问起来,答:“有钱了,买啥都行,何况寒衣……”

可这些讲究,在今天看来,无非是给生者的现代生活徒增烦恼,祭祀而已,何必繁琐?更何况,很多人都是无神论者,那么,这些神神鬼鬼还又如何能束缚现代人呢?

人去世为什么要摆3样东西(要有那么多繁琐的讲究)(3)

不久前的我,和很多人一样,觉得我国的丧葬文化太过繁琐,什么吊丧、哭坟,夸张的如同表演,太不体面。

可前不久的一场葬礼,让我看到了这些看似无礼的讲究背后,其实是对生者最大的人文关怀。

去世的是我一位本家叔叔,年龄不大,车祸去世,很突然。

得知消息时我还在郑州,我算重孝,需要回家奔丧。

在回老家奔丧的路上,我一直担心自己“要是哭不出来怎么办?”然而,三个小时的车程,我不可控制悲伤起来,直到转乘老家公交车时,已经开始默默流泪。

不同于农村要在家办白事的习俗,叔叔被安置在了殡仪馆。

我站在殡仪馆门口,看到那些白纸花圈时,情绪就决堤了。一进屋,我便如我印象中看过的那样,跪在地上哭丧。那种始料未及的悲恸,是我自己也不曾想过的。

人去世为什么要摆3样东西(要有那么多繁琐的讲究)(4)

我不是一个情绪外放的人,特别是在人前哭。而那日,我不仅哭出了声,还哭的有起有伏。

然后我被叔叔的儿子驾着咯吱窝从地上抽了起来,“姐,别哭了,看我爸一眼吧……”

记得以前从大人们那里听过,人站起来就不能哭了,不然不好。但情绪释放容易,收起来总要点时间,站起来的我依然在掉眼泪,然后妈向我摆了摆手,让我别哭了,别把眼泪滴在温棺上,说这样不好。

我问妈为啥不好,妈也不知道。妈说,这是她小时候,她姨去世,别人讲给她的。

在我们哪儿,要根据逝者的年龄停灵。年龄大的搁五天,年轻的三天,叔叔年龄不大,搁三天就得出殡。

不兴火化时,出殡就是将逝者移放置墓地,如今,墓地要买,但又不是人人买得起,因而,人们便将活化后的骨灰停放在可以寄存的陵园或殡仪馆。

出殡的前一天夜里最重要。对于生者而言,这是可以陪伴逝者的最后一夜。

人去世为什么要摆3样东西(要有那么多繁琐的讲究)(5)

我是重孝,自然要守夜。刚入夜,长辈们便开始安排“七顿饭”。

“七顿饭”是我们老家的风俗,就是在出殡日期当天的凌晨12点到早上六点,给逝者供奉七顿饭。

七顿饭不能重样,第一顿“金银米”,在凌晨十二点上,大米和小米同煮,寓意子孙后代福泽绵长,金银财旺;最后一顿是饺子,日出之前上,寓意逝者从此就要闭嘴不张,与生者阴阳两隔。

这两顿饭是最重要的,要由逝者的至亲孝子来做与供奉,其余几顿,由孝子或逝者平辈的朋友来完成即可,可以供奉些逝者爱吃的食物。

我和家里几个平辈的兄弟姊妹被安排在了第四顿饭。经过商议,我和姐姐决定出去买俩猪蹄。

已是深秋,夜里的风很凉,我们俩走了两条街,路过几家卖熟肉的店,“再往前走走,我记得前面有家特别好吃的猪蹄。”

第四顿被安排在夜里三点,我不住的犯困,跟姐姐小声抱怨:“为啥不能早点上,早点结束还能睡会儿……”

“三点能回去就够早了,按理说这都得一个小时上一顿,为的是最后一夜,大家都陪着逝者,热热闹闹的,不让逝者孤单。”

姐姐的话温暖了我那夜在瑟瑟秋风中发抖的心。当然,那夜我们也没有守到三点,不到两点我们就上了第四顿饭。管事儿的也说,不想让大家再熬着了。

停灵的几天里,早中午三顿饭,每上一顿饭都要烧纸、孝子哭丧,出殡前夜里的七顿饭,自然也是要顿顿烧纸哭丧的。

人们用嘈杂,抵御“人走茶凉”。

人去世为什么要摆3样东西(要有那么多繁琐的讲究)(6)

我们上完第六顿饭,正准备回去,听管事儿嘱托需要守一整夜的孝子,“你们啊,这蜡烛别让它一直亮,这是魂儿要上路了,蜡烛是照明的,把蜡烛灭会儿,就是让他坐那歇会儿,然后再点上就行,香不要断……”

出殡时间定在了八点半,我们早早就往殡仪馆赶。到了殡仪馆,大家已经开始排队了。

我们这儿出殡分男、女两队。按血缘亲疏与年龄大小排,出殡时男在前,逝者在中间,女在后。

一切差不多就绪,四爷被一大群人搀着进来。白发人送黑发人,四爷来不及流泪,便被人架了出去。四爷从进来到出去,一共不到三分钟,等我回过头来,连我在内,所有人都在抹眼泪。

等到八点半,要准备出殡了,婶子哭天抢地的已经站不起来了。众人拦着婶子,按照队形我们开始往外出,待到殡仪馆外,我单膝跪地便开始哭丧。稍许,有人劝解,别哭了,上车走了。

这是要去火葬场了。

人去世为什么要摆3样东西(要有那么多繁琐的讲究)(7)

我和叔叔的儿子还有两个本家姊妹坐在放置温棺的车上,其他人坐家里租的一辆公交车或私家车,婶子被拦在车外。

之前我也见过此类的事情,遗孀被众人拦着不让去坟地,刚开始我以为是有什么忌讳,后来才知道,如果女人跟去坟上,就是在所有人面前表明,以后绝不改嫁。

到了火葬场,工作人把逝者拉到一个墙脚落着灰,地板裂着缝的简易大厅,这就是我们见叔叔最后一面的地方了。

工作人员把袋子上的拉链拉开一个角,露出叔叔的脸。五分钟过后,工作人员来问,“行不行呢,拉上吧……”“别,再等会儿,其他人还没到……”

又过了一会儿,工作人员又要拉上拉链,被我们拦住了:“再等等吧,我们还有人没到……”

直到工作人员问的第四次,我们的人终于到齐了,大家跪地悲哭,看着车子被工作人员穿过一个长长的通道,我不敢看。

我不知道他们去哪儿,但我知道他们要去哪儿。

出大厅时,我看到墙上挂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某某市火葬场收费标准”,下面的明细中有火化一项。火化有两种,不同的器材收费标准不一样,我忘了是280和380,还是380和480来着,后面的单位是“具”。

我们无法左右的东西太多,那种从未目睹过的冰冷,是我们无法探索的黑洞。

前段时间,妈计划着时间,去北京参加三姥爷的一周年。

“阳历?不都是过阴历的吗,怎么,北京都是过阳历的吗?”

“我记得我们同事家遇着事儿了就是过的阳历……”

“那成,你们家的事儿自然是你们说了算。”

人去世为什么要摆3样东西(要有那么多繁琐的讲究)(8)

后来,妈按原计划的时间回来了,我问妈:“舅舅他们不是说要过阳历吗,你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你姥姥说了,‘阴曹地府阴曹地府,怎么能过阳历呢’,后来就过了阴历……”

去年便听妈说,北京的葬礼很简便。“你三姥爷也是一领导,就一直被放在那抽屉似的冰柜里,咱们老家来人了,人家给你抽出来让你见一面,然后就放回去了……啥讲究,啥讲究也没有,就追悼会开了二三十分钟。”

三姥爷事儿上的“简”和老家办事的“繁”,都给我带来很大触动。

以前看新闻,每当国家有重要人士去世了,现场总是肃穆有序。亲属身穿黑色礼服,鞠躬向来者表达谢意。无论是亲属还是客人,没有痛哭,没有失态……

曾几何时,我也觉得这才是有尊严的葬礼,乡村葬礼的哭丧真是陋习。可只有“庄重”,才能体现对逝者的尊重吗?

逝者已去,生者要如何面对逝者的离开?那些来自四面八方的“哭声”、看似逝者享用的那些规矩,它们又何尝不是对生者的关怀?

除此之外,人还能做什么啊!

人去世为什么要摆3样东西(要有那么多繁琐的讲究)(9)

去年有一部叫“寻梦环游记”的动画片,让很多人老泪纵横。里面讲一个墨西哥小孩机缘巧合下,在亡灵节那天穿越到了亡灵的世界,而他要回到现实世界来,必须在太阳升起前得到一个亲人的祝福,否则将永远留在亡灵世界;而亡灵世界的亡灵,在这一日可以回到现实中与家人团聚,但前提是现实中至少得有一个人还记得他,否则,亡灵就要消失……

我很喜欢一位网友说的“拒绝寂静的死后世界,我们要喧嚣!”

墨西哥人用欢快的歌舞来超度亡灵,但其实,我们的哭丧文化以及逝者去世后那一串一串看似迷信的讲究,又何尝不是在用我们熟悉的方式超度亡灵。

歌舞和哭丧没有什么不同,所有繁琐的讲究背后,都是我们对生者的尊重。

(图片来自网络)

豫记版权作品,转载请微信80276821,或者微博私信“豫记”,投稿请发邮件至yujimedia@163.com

豫记,全球河南人的精神食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