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老师近来麻烦不断,让他很是恼火。苏老师做梦都想当律师,可是参加律师资格考试的结果却是名落孙山。律师没考到,但苏老师为了迎考花费大量的时间和心血,自然影响到了教学工作,于是就有学生家长跑到校长那里告苏老师的状。校长找苏老师谈话,最后丢给他一句话:“我可不管你是不是律师,影响到教学工作,那就只好请你另谋高就。”听到这一句讽刺与威胁兼而有之的话,苏老师恨得齿根发痒。

苏老师上课的时候,恰巧有一位叫刘强的同学违反纪律,苏老师本来就心中窝火,看见有学生违反纪律,苏老师就一脸凶神恶煞的样子,将刘强叫到黑板前,让他自己打自己10个耳光。并且用威胁的口吻对刘强说:“你不打就我来打,打轻了不行。”刘强看到苏老师一脸的凶相,被吓坏了,只好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自己重重地打了自己10个耳光。

刘强回到家里,父母见儿子的脸被打肿了,问清情况后,心疼得不得了,气得一夜都没睡。第二天,刘强的父母就到学校来找苏老师理论,苏老师心里不痛快,也就对学生家长没什么好脸色,像吃了枪药似的对刘强的父母说:“又不是我打的,你儿子自己打自己,关我屁事。”刘强的父母一听,总觉得苏老师的话不在理,但又说不清楚,便气急败坏地说:“我要到上面去告你!”苏老师有恃无恐地说:“有本事你尽管去告,你要是能把我告倒,我这个律师算是白学了。”刘强的父亲一听这话,便拉着妻子气鼓鼓地走了。

在回家的路上,刘强的母亲开始抱怨丈夫:“你真是没用,我们儿子被他打了就白打了?他说一句话就把你吓成这个样子。”刘强的父亲一听火了,吼道:“你懂个屁!你以为我不想与苏老师争个清楚,你也不听听,人家是学律师的,我争得过他吗?你争得过他吗?妇道人家就知道唠唠叨叨。”妻子见丈夫发火,就不再说什么。两人一言不发埋头赶路。回到家中,刘强父亲眉头紧锁抽闷烟,过了半个多小时,他的脸部表情就活络起来,跑到妻子旁边神神秘秘地说:“我想到办法了。”听丈夫如此这般地一说,刘强母亲也便笑逐颜开。

为自己解惑还可以怎么说(自己打自己呵呵)(1)

过了几天,便有一个陌生人找到学校,说是要咨询一个法律问题。学校里的老师都知道苏老师在考律师资格证,就将这个陌生人介绍给了苏老师。那个陌生人开口就要给苏老师500元咨询费。500元钱虽然不多,但对苏老师来说可就非同一般,这可是苏老师的开张生意,钱虽不多,但意义重大。苏老师心想,果然皇天不负苦心人,想想众人歧视的目光,想想校长那让人剜心痛的话,想想自己为考律师资格证花费的心血和汗水,这500元钱来得太有意义了,太及时了。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显示了自己学律师的正确选择,预示着自己将来美好的前途,是对自己最大的鼓舞。

当陌生人将案情原原本本地告诉苏老师时,苏老师脑子里闪过一丝疑惑:这件事怎么与自己打刘强的事情如此的一模一样。但这种疑惑只是在苏老师脑子中一闪就消失了,因为苏老师太需要这样的成功感了。接下来,苏老师使出浑身解数为陌生人从方方面面考虑了这个案情,撰写了详细的起诉书。陌生人给了苏老师500元咨询费,满心欢喜地走了。苏老师这一天都很高兴。

第二天,刘强的父亲又到学校里找苏老师。苏老师不屑一顾地对他说:“这几天你还没想清楚,还想去告我的状?我再一次提醒你,我可是学律师的人。不是我在你面前显摆,昨天就专门有人找我来帮他打官司,还付给我500元钱。”刘强的父亲听罢,不露声色地将一张纸递给苏老师。苏老师接过那张纸一看,眼睛就发直了。原来那张纸就是自己给那个陌生人撰写的起诉书。这时,刘强的父亲不紧不慢地说:“我这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你现在知道自己打自己的滋味了吧。”苏老师这时才明白,那个陌生人就是刘强父亲请来的帮手,自己是彻底上当了。苏老师吃了这个哑巴亏,只好乖乖就范,低声下气地向刘强父亲认错,并主动答应赔偿。最后,经过两人协商,苏老师赔偿刘强1000元。

赔完钱后,苏老师一气之下将自己考律师的那些法律书一把火烧了个精光。

刘强父亲大获全胜,回到家中向妻子一说,妻子得意地说:“由你精似鬼,吃了老娘的洗脚水。”刘强的父亲纠正道:“这样的妙招要不是我头脑灵光,就凭你那样的头脑想得出来?”妻子满面春风地说:“就是,我老公聪明,脑子就是好使。”这时,刘强也来凑趣,说是别看我老爸没文化,苏老师白读了这么多书,结果还不是斗不过我老爸。如果刘强的话说到这里就停止,那也没什么。谁知刘强接着又加了一句:“读书有什么用?”话音未落,刘强父亲一巴掌狠狠地扇在刘强脸上,怒吼道:“混账东西,说什么混账话!人家苏老师写的起诉书条条是道,你的脸都被打肿了,竟然连一句有理的话都说不出来。还胡说什么读书有什么用,看来你这个不知好歹的东西就是欠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