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佛家说无慧根之人?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佛家说无慧根之人(修道者心中要有戒)

佛家说无慧根之人

[原文]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意译]

真正的大道是恒常且超越概念的,没有任何伪装和功利。它小而无内,但天下没有一物能让它臣服。如果修道者能将大道智慧作为主人公,也就是让心属于自己,万物就会自然而然地成为宾客。天地间阴阳之气相合,就会降下甘露,不需要人们号令而会自然均匀。从远古时代开始,人类为了区分万物,创造了各种各样的名字和概念,久而久之,它们就成了人类的共识,但修道需要超越概念和名相,所以,修道者心中要有戒,心中有戒,才不会产生危险。道存在于天下,就像一切河川溪水都奔赴于江海一般,为万物所归。

[导读]你总是在问,道是什么?老人说了很多,但还是不明白。因为,你没有循他的手指,去看那月亮。你只是在概念中,寻找那答案。

你可知道,概念只是标签,并不代表存在本身?这世界,不是一个个名词,宇宙更不是一个个坐标。时空是相对的,前后是相对的,一切我们认为客观的东西,都是相对的。因为,凡人之心就是相对的——或者,我换一个词:“分别心”。瞧,这样,你是不是就有点找到感觉了?但你还是被名相困住了,你还是在循着名相理解一些东西。那老人说过,道是远离概念,没有分别心的,因为分别心是人性的产物,没有人性中的贪执,就没有分别心,或者说,没有分别心,就没有人性中的贪执。所以,不要离开破除贪执去寻找大道,如果你不能破除贪心和执念,不能从分别心里解放自己,你就永远都是不识道体的凡夫。

你还记得苏轼的那首诗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大道也是这样,载体如何,大道就有怎样的呈现,但这些载体都不是大道本身。你看不透这一点,只是因为你自己也是大道的一个载体。住在一楼的人永远不知道十楼的风景,除非他爬上十楼,亲眼去看一看,那么,你还是好好地走路吧,在寻觅的尽头,你会看到你想要看到的风景。

瞧,那过于有为的人们,总是马不停蹄地想要征服世界。

他们征服了这个,征服了那个,他们能征服道吗?

过强的征服欲,使得他们坐在权位的椅子上,片刻不得安宁,好像坐在了满是针尖的毡上。

他们的制度太多,变化又太快。即便已经有了制度,还是觉得不够用,总有没管到的地方。

他们指挥这个,指挥那个,好像没有了他们的指挥,老百姓连饭都不会吃了,觉都不会睡了呢!

他们整天把自己累得要死,然后,让史官们记下来,说自己勤于政事,宵衣旰食。

幸好,老天爷不像他们这么笨,刮风啦,下雨啦,全是自然而为;这儿的甘霖降多少,那儿的甘霖不能差太多,全靠自然调配。道自有规则,一切都是适可而止,哪里用得着老天爷操心。

既然羡慕老天爷的长命万岁,为啥不学学人家的治理之道呢!

[诗说]

老者的笑声在山谷中回荡,

像亘古的罡风穿过山谷。

那笑声有孤独也有苍凉,

有一种曲高和寡的意味——

他说大道虽然很难命名,

却有着无与伦比的力量。

它大而无外小而无内,

它藏污纳垢也和光同尘,

但它清净犹如水晶,

是人间的至纯之物。

我们抓不住它的毛发,

也很难窥破它的真容,

哪怕我们只得到它的秕糠,

也能铸就不朽的基业。

万物无不是它的刍狗,

天下无物能让它臣服。

找到并将它守住,

才算真正成了心的君主。

莫说世事如棋难以预测,

安住道体万物皆成你的使者。

天地相合好坏亦同体,

从此再也没了污不污浊。

五浊恶世本就是幻觉,

大梦初醒一切各归其位。

整个世界都是你的宝藏,

万事万象都是天降甘霖。

你的智慧如春笋般滋长,

无须思索也不用去追逐。

一切自然达成也自然消散,

你只是观察者不去操控。

你知道世界自有它的轨迹,

圣人是智者不是万物之主。

那些名字和概念也不用留住,

尽管把它们像垃圾般清除。

房屋洁净只因无多余之物,

心的安定也因为远离私欲。

隔阂和圈子是人为的陷阱,

就像猎人设下的捕兽铁笼。

修道者要及时察觉不要陷入,

否则会落入执念的魔桶,

年复一年间无法挣脱,

人生就在自欺欺人中空过。

一睁眼已到了生命的黄昏,

再想回头却发现为时已晚。

所以要时时提醒自己,

不要被偏见习气所缠缚。

面对概念要勇敢地打碎,

这才是修道者的无畏无惧。

同样要知道何时该喊停,

刹车有时比油门更重要。

你看那古代的诸多帝王,

多少都死于不能够知止。

沿河道而行可归于大海,

肆意泛滥会爆发洪涝。

是故修道者要小心谨慎,

进退合度还要不偏不倚。

裹足不前是懦夫之行,

过犹不及则成了莽夫。

修道的关键是知道尺度,

方向和方法也要清楚。

万事俱备便只欠那东风,

所谓的东风是踏实精进。

破釜沉舟不要在乎结果,

义无反顾只管注重行履。

有一天你心里没了阴影,

一切都明明朗朗清清楚楚,

光明就已降临至你的生命,

它的别名便是觉悟。

是的,就是这样,

你无须执着自己的偏见,

那偏见是你眼中的金屑,

它有着亮晃晃的形貌,

但对于你的眼睛,

却能硌出一声声的凄厉。

瞧,那偏见的金屑,

也定然高不过你的心。

无论你咋个挣扎,

你仍是大道网中的一条小鱼。

虽然你有自己的习性,

有自己的规则,

有自己的概念,

有自己的好恶,

你也时时为概念所困,

认为那概念就是世界。

要知道概念外还有个世界,

那个世界无名也无利,

有的是一种淡淡的向往,

还有无边无际的虚无。

只是那虚无中有一线余晖,

虽只是一抹浅浅的霞,

若存若亡, 若有若无,

却是一张坚韧的大网,

在无与伦比中罩了万物。

瞧呀,

它那张大网正笼罩着我们,

它有着比天还大的眼睛,

你无论咋遁,

也难隐藏你的形迹。

你无须执着,

也无须逃避,

你只消自然了你,

你只管当一个听话的孩子,

你只管品味,

你无须判断,

任那大道之水漫过你的肌肤,

任那山呼般的静默浸泡了你,

你只管融了你自己,

效法那泼入大海的茶水,

你便能让那神秘中的神秘,

成为你自己……

选自《雪漠诗说老子》雪漠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