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扼腕叹息”是个成语。何谓“扼腕”?就是用一只手握住另一只手腕(附图)。那么“叹息”为何要“扼腕”呢?源自一典故。《战国策•燕策三》:战国时,秦国将领樊於期icon得罪了秦王,满门抄斩,他只身一人逃亡燕国。秦王不罢休,悬赏捉拿。樊被燕太子丹icon收留。秦国自然不满,扬言要进攻燕。太子丹早就痛恨秦王,于是打算派人刺杀秦王。他找到侠士荆轲。荆轲心想:为了完成任务,必须带上秦王极需的礼物,才可能受到接见。这个礼物最好是燕国防守要塞地图和樊於期的头颅。荆轲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太子丹,太子丹实在不忍心杀害樊於期。荆轲只好自己去见樊。他对樊说:“秦王对将军够残酷的了,灭您家族,现在仍不放过您,您打算怎么办?”樊仰天长叹,说:“我一想起这些,就痛入骨髓,可惜没有报仇的好办法啊!”荆轲开诚布公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愿得将军之头以献秦王,借此机会替将军报仇,不知将军能应允否?”樊一听,顿时眼里放光。他用力撕开右边的衣袖,露出右胳膊,然后用左手握住右手手腕,悲壮地说:“这是我日夜咬牙切齿痛心疾首所盼望的啊,今日才有幸得到您的指教!”说完,拔剑自刎而亡。因此,后世便用“扼腕”表示振奋、愤怒、惋惜等情绪。

为何要经历不幸(叹息为何要扼腕)(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