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文/孙海帆

儿童电影顾名思义是专门拍给孩子们看的电影,它从剧本到演员基本上都考虑到儿童的口味和需要,而由于在新中国儿童电影又肩负着“教育下一代”的使命,因而成为新中国电影中的一个重要的类型。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儿童电影经历了成长期(1949-1966)、萧条期(1966-1976)、繁荣期(20世纪80、90年代)和新时期(21世纪以来)。成长期的中国儿童电影呈现出了全新的人物形象、浓重的政治化色彩的艺术特征,在战争小英雄、神话、童话故事和校园题材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萧条期的中国儿童电影存在严重的政治化、概念化倾向,作品数量少,质量不高;繁荣期的中国儿童电影艺术特征表现为题材的多样化、思想的纵深化、人物的个性化,在校园生活、科学幻想等方面收获颇丰;蓬勃发展期的中国儿童题材多样繁荣,关注普通人物,电影理论向深层发展,但类型化趋势日益显现,这一时期的儿童电影在校园、体育音乐等题材方面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有了长足的发展。而在1952年拍摄的《为孩子们祝福》则是真正意义上的新中国第一部儿童电影,影片的导演是著名演员赵丹。

儿童必看十部红色影片 红色电影故事65(1)

影片海报

《为孩子们祝福》根据秦兆阳同名小说改编,由上海长江昆仑联合电影制片厂出品,包时编剧,赵丹导演黄宗英、王龙基、蒋天流、李金康、苏曼、谢怡冰等主演,影片的故事为:某地的小学校里,新来了一位女教师王敏。在第一次讲课时,发现一个叫张化国的学生在哭,为了了解这孩子,她从别的老师那知道,在解放前,为一个女学生丢了一块表,过去的反动校长见张化国贫穷,硬说是他偷的,还记了他一大过。一些顽皮的孩子不分黑白叫他“小扒手”。

王敏在校务会议上提出了这件旧事,请大家讨论。有的教室主张把那些常常欺负张化国的孩子叫来查问。但王敏不同意这样做,她说:“我们应当用说服教育的方法,来搞清这个问题,并通过这个事,还能教育其他学生。”校长和教师全都同意这样做。于是王敏就开始接近张化国,启发他说出解放前的事。

儿童必看十部红色影片 红色电影故事65(2)

解放前,张化国的父亲被地主逼死后,他母亲被恶霸魏麻子霸占了,从此后,张化国在家里受尽了魏麻子的压迫,在学校里又受到反动校长的歧视和同学们的嘲笑,小小的心灵受到折磨和损害后,很快地失去了孩子们应有的天真、活泼和愉快的气质。

张化国得到了王敏的帮助和启发,又看到魏麻子因反革命罪被捕,更因为学校筹建少年儿童队,通过参观、旅行等活动,使张化国受到教育和开始活跃起来,并大大地影响了那些顽皮的学生。但只有一个叫赵增荣的学生,还没有改过来,在筹备游园会时,他有意打坏了张化国所做的模型,引起了同学们极大的不满,大家都批评他,王敏趁着这个机会,耐心地给予批评教育,是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在大家争取入队的时候,赵增荣想起了过去的错误,知道它是可耻的,急着哭了起来,终于在会上说他因为嫉妒,隐藏表的事情,他悔恨自己不应该这样做,同时更不应该骂王化国是小扒手。

事情弄明白了,王敏就抓着这件事情来教育大家,让大家认识到过去反动统治的奴化教育,是怎样使每个人都成为自私、欺人、做帝国主义的奴隶。同时她又教育孩子们在解放后,一切都变了,新的学校不仅仅让我们好好学习,还教育我们成为新中国的主人,每个人都要努力学习,锻炼身体,准备着建设祖国。

最后在举行少年儿童队入队仪式上,张化国和其他同学都成为了党的后备队,光荣的少年儿童队队员。

以上故事介绍,来自本片公映时出品方在当时的媒体上发布的电影宣传,与此故事相配合,还有一份电影“主题思想”介绍,这表明了作为影片的出品方和主创急切向党靠拢,与新中国同步的创作态度。因为此,尽管本片是一部儿童电影,但除了故事是儿童的,其影片模式和成人片完全一致。而作为导演的赵丹,这是他执导的第二部影片,此前在1947年他曾导演了自己的电影处女作《衣锦荣归》。

儿童必看十部红色影片 红色电影故事65(3)

儿童必看十部红色影片 红色电影故事65(4)

在影片中扮演魏麻子的傅伯棠湖北黄陂人,生于1923年。1942年就读于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外文系。1943年曾在桂林邮政储金汇业局和中华书局任职。

儿童必看十部红色影片 红色电影故事65(5)

傅伯棠(1923-1989)

1944—1946年在渝、沪美国援华总会任事务员。1946年考入上海联华影艺社任演员,后转入昆仑影业公司任演员。拍摄过《八千里路云和月》、《万家灯火》、《丽人行》、《希望在人间》、《乌鸦与麻雀》、《武训传》、《人民的巨掌》等影片。1952年入上海联合电影制片厂任演员。1953年入上海电影制片厂任演员。拍摄过《斩断魔爪》、《不夜城》、《护士日记》、《两个巡逻兵》、《长虹号起义》等影片。

1959年,全国许多地方准备成立制片厂,他响应号召,到了武汉电影制片厂,其间,参加拍摄了《亲人》和《革命风暴战胜龙卷风》两部影片。1961年初,武汉和山东两个制片厂合并到广州珠江电影制片厂,他便转到该厂任演员。先后又拍摄过《七十二家房客》、《逆风千里》、《斗鲨》、《一个美国飞行员》、《与魔鬼打交道的人》等影片。他在银幕上多扮演配角,后来臃肿的身材、滑稽的相貌又开拓了他的反派、喜剧戏路。1989年4月,傅伯棠去世,享年66岁。

(本文根据相关资料整理编写,图片来自网络,若有异议告知我们即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