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系辞传》有言:“天下殊途而同归,一致而百虑。”统一,是中国人长久以来一直锲而不舍地追求着的一个愿望,你会发现中国人远比其他文化或国家对这个“词”拥有着深深的执着。

伯仁因我而死典故发生在什么时候(谚语我不杀伯仁)(1)

在中国古代,涌现过一批大一统王朝,如始创大一统封建王朝的秦朝,享誉海内外、四方自愿来朝的唐朝等等。

但更多的时候,中国古代还是处于一个战火纷争的环境之下,魏晋南北朝、五代十国,甚至在部分统一的情况下也从未停止的来自边境的骚扰。

在这些乱世之中,三国一向以群雄逐鹿、英雄辈出存在于所有人的认知。然而在魏国最终斩获了这场较谋的胜利之后,历史的走向却往往出乎人的意料——蜀、魏、吴先后覆灭,三家归晋。

伯仁因我而死典故发生在什么时候(谚语我不杀伯仁)(2)

抛开其他历史因素,晋国能获得最终的胜利,也得益于手下一大帮贤臣能将,赓续了一些三国时期特有的,或者说是整个封建社会在儒家文化影响下的名士风骨。

北宋程颐有言:“自古守节秉义,而才不足以济者,岂少乎?……晋周顗、王导之徒是也。”

周顗何许人也?

周顗,晋代著名的大臣,或许他的名并没有很高的知名度,但是他的字如雷贯耳。他字伯仁,中国有一句流传至今的谚语,说“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这个“伯仁”指的就是周顗。

伯仁因我而死典故发生在什么时候(谚语我不杀伯仁)(3)

我们都知道,在古代的选官制度的演变中,魏晋南北朝摒弃了汉朝由下而上推选人才的举孝廉制度,采用了自上而下的九品中正制。

在周顗继承父亲的爵位之前,由于周顗本人素有美名,当地州县多有征召周顗出来做官,但是都被周顗一一回绝了。

周顗为什么会回绝州县的邀请?其实不难理解,魏晋风骨是至今无论从历史研究角度,还是从流行文化角度都非常热门的一个话题,要了解魏晋南北两朝,就必须了解这股区别于其他朝代的文人的风气。

伯仁因我而死典故发生在什么时候(谚语我不杀伯仁)(4)

宋朝也以文人出名,如果说北宋的文人风骨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南宋的风骨是“致主丹衷,伤时多故”,那么魏晋的文人风骨便是“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提及魏晋名士,大家所熟知的是三曹、“竹林七贤”、谢安等人,阮籍青白眼区别待客、嵇康临终前索琴而叹《广陵散》、醉侯刘伶醉而裸奔、谢安淝水之战人前狂喜,人后手舞足蹈以至于蹦断了自己的鞋跟。

于是提及魏晋名士,我们都会想象他们是旷达的,是风流的,是极具个性的,但也是极难约束的。

伯仁因我而死典故发生在什么时候(谚语我不杀伯仁)(5)

周顗也是这种人,他嗜酒,醉而癫,最夸张的一次跑到人家宴席上脱衣服,也常常因为喝酒受到处罚和弹劾,但依然叫嚣自己喝酒没有对手。

这样的周顗,想必是不太乐意将自己绑在官场上的,但是后面继承了父亲的爵位的他,也不得不担负起了自己的责任。

周顗和王导的情分

程颐评价守节秉义之臣时,拿晋朝的两个人举了例,一个恰好是“我不杀伯仁”中的“伯仁”周顗,另一个恰好是“我不杀伯仁”中的“我”王导。

伯仁因我而死典故发生在什么时候(谚语我不杀伯仁)(6)

王导和周顗自幼相识,两人之间的交往也传出了许多空洞无物、不学嵇阮的美谈。空洞无物讲的是王导问周顗腹中有何物。

这几乎是不太礼貌地指着人在问你肚子里有多少墨水了,但周顗回答说:“空洞无物,但可以容纳几百个你这样的人。”就这样互相调笑,也并没有使他们两个人互生嫌隙。

不学嵇阮说的是有一次周顗在王导举办的宴会上吟歌颂词,王导调笑周顗,问他是不是想学习嵇康和阮籍的风采。

伯仁因我而死典故发生在什么时候(谚语我不杀伯仁)(7)

周顗当即非常自然地回答王导说,有王导在这里,他怎么会舍近求远去学习嵇康和阮籍呢?由此可见,两人的关系真的非常的亲密。

周顗之死

在王氏以王导、王敦两兄弟一文一武掌握了国家权力之后,王敦权势震主,与晋元帝司马睿多有摩擦,最终,在永昌元年,王敦进犯京师,史称“王敦之乱”,在这次动乱中,周顗被王敦处死了。

伯仁因我而死典故发生在什么时候(谚语我不杀伯仁)(8)

按理说,有王导这一层关系在,又和王敦也是自幼相识,周敦万不该落得如此下场。在王敦之乱中,身在京师的以王导为代表的王式一族害怕被王敦牵连,纷纷向晋元帝请罪,王导更是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认为凭借昔日的情分,周顗一定会帮助他和其他王氏子弟。

面对王导的求助,周顗或许是没有十足的把握不敢向好友打包票,怕给了他希望又让他失望,所以对他的呼喊置之不理。又因嗜酒,在喝醉了出宫的时候,面对在宫外忐忑不安的王导,他依然置若罔闻。

王敦在攻进京师的时候,面对本该是亲友的周顗的阻扰,他怒而大喊:“周伯仁,你有负与我!”在被周顗两次忽视的王导面前,这种背叛感,只会更深。

伯仁因我而死典故发生在什么时候(谚语我不杀伯仁)(9)

所以在王敦向王导咨询对周顗的处理方式的时候,无论是王敦提出是以友相待加官进爵,还是以敌相待死生弗容的时候,王导始终没有给出属于他的意见。

最后,道不同不相为谋,面对周顗誓死捍卫君权的决心,王敦还是选择将周顗送上了黄泉路。

直到后来,王导在处理中书省的遗漏的奏折,却在其中发现了周顗当年向晋元帝帮自己及其他无故王氏族人求情的文章,文章诚恳真诚,大陈王导之无罪,其族人之无罪。

伯仁因我而死典故发生在什么时候(谚语我不杀伯仁)(10)

见到这篇迟来已久的奏章,就像是听到了周顗迟来的解释,王导悔恨不已,于是说出了那句千古名言:“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

再后来,王导反对自己的兄长废元帝而立幼主的想法,又在元帝的托孤下,先后辅佐晋明帝和晋成帝,他的一生,贯彻了程颐所说的“守节秉义”,唯负伯仁一人而已。

小结:一念疏忽,是错起头

周顗的死,是因为王敦畏惧于他的声望,是因为王导由于一些我们后人并不悉知的误会而产生的不作为,一代名臣,竟落到了如此下场,让人不由得感慨“一念疏忽,是错起头;一念决裂,是错到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