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难想象,在当今世界,在中国的土地上,居然有为侵华日军所立的纪念碑。这所纪念碑立在了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方正县。
而这所墓碑,一经曝光就引来了很大的关注。在这些关注者中,有5位壮士直接跨越千里前去砸碑。砸完墓碑后的他们又怎样了呢?
源起“日本开拓团”这件事情要从的日军开始计划侵略中国开始说起。在1936年的时候,日军为了实现它侵华的最终目的,开始了它的侵略计划。这个计划之一就包括日本关东军制定的“满洲农业移民百万户移住计划”。随之而来的是日本大批的贫民开始被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了中国东北。也就是“日本开拓团”。
这些“日本开拓团”中,除了有农民以外,还有其他的移民,还包括政治移民,商业移民和工业以及文化等,总人数达百万以上。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开拓团成员,使得东北的老百姓生活更加地水深火热了。
而“日本开拓团”在东北当地的恶行,主要还是得说到立碑地方正县。
一位名叫刘安发的老人,亲自讲述了日本开拓团的所作所为。1914年出生的刘安发老人,年轻时在日本“移民”家中做工。那时的土地都被当时的满洲国所收走,并且承诺重新分配。重新分配是不可能了,再后来又说是一饷给100块钱,可事实上有10块钱就已经非常不错了。这也成为了当时日本开拓团抢夺土地的主要手段。
用来种植农作物的良田慢慢都被掠夺了,后来连山林都被瓜分,当地老百姓不能上山伐木。都是由日本人专门看管。
后来,许多被瓜分了土地的中国人都被迁走,迁到专门的地方便于管理。而留下部分村落用于给日本开拓团种旱田。名义上是来“开拓”的,但实际上都是由中国人在种地,日本人有国家专门发的面来吃,也有专门发的衣服来穿,和日本军队的衣服都是一样的。
在那个粮食紧缺的艰苦年代,日本开拓团的人是只吃大米、白面的,次一点的高粱米他们是不吃的。要知道,当时能有饱饭吃就已经相当不容易了。
后来为了防止给日本人干活的中国人走掉,他们把中国人集中在一起,在周围建起了高墙和炮楼。专门有人看管所有人的进出,管理得非常严格。而高墙里面的人,过得确是生不如死的日子。
据老人回忆,自己一家五口人,只有一床麻花被。北方的冬天已经够冷了,但是有日本开拓团的冬天就更冷了。全家没有衣服穿,白天晚上都是这一床被。白天的时候谁出去干活,谁就把被子披在身上,回来后一家五口接着盖。
在那个活着都很艰难的年代,已经顾不上羞耻不羞耻了。墙面是用泥和木杆做成的,对于北方的冬天来说,是里外透霜,不烤火的话根本就睡不着觉。而老人自己直到13岁才有衣服穿,13岁之前都是光着的。
而日本人呢?每天都在训练,训练的内容不是开拓土地,种植土地,而是拿起刺刀杀杀杀。由此可见,日本人的狼子野心。所以,所谓的开拓团不过是日本的一批先行军,深入中国内地的先行军。在中国的土地上,吃着中国人的、喝着中国人的、奴役着中国人,最后是要杀了中国人。
就这样艰苦的环境下,不知饿死了多少人,冻死了多少人。可笑的是,中国人自己要种自己的土地,却要从日本人的手中去租。为了能有顿饱饭吃,不得不找人托关系和日本人攀上交情,就是为了在有了收成除去上交的粮食外,自己能剩下一部分仅够生存的粮食。最起码,不用再挨饿了。
即便是自己种的大米、白面,中国人也不能吃,管理得非常严格。一旦被日本人发现就是“经济犯”。会被抓走,做苦力。所以,家里有点条件的,只能在过年过节的时候,在晚上偷着吃。
从日本当时的统治者政策来看,每一步都无不昭示着它的狼子野心,想要一步步吞掉中国的霸权和野心。为了实现自己的目的,他们不择手段,开始步步为营。把自己国家的贫民运到中国,在这里这些贫民的身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不再是“贫民”,而成为了“人上人”。
在中国的国土上,他们侵占着中国人的土地,丝毫没有一丁点羞耻,反而奴役着中国的百姓。有能力、有力量的老百姓反而变成了他们苦力。为了能吃上一顿饱饭,每个人都苟延残喘地活在日本开拓团的阴影下。
在1932年到1936年的四年时间里,日本一共向东北进行了5次“实验移民”。当日本当局看到实验性移民的效果非常理想后,更是正式宣布,把“移民”当成了日本的七大“国策”中的其中一条。目标定为在20年内,成功“移民”百万户,涉及人数多达500万。
这个小小的日本岛国,居然要把500万人“移民”到中国,这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
日本开拓团还有它的另外作用。所谓的“日本开拓团”是它储存在中国东北的一部分武装力量。因为当时的日本在满洲面临着两大威胁,一个是来自东北境内的土匪势力和抗联武装;另外一个是来自苏联的武装军队。这两大力量中,以后者苏联武装的力量威胁最大。而日本的开拓团,也被赋予了“活人堡垒”的历史使命。
再到后来日本战败,开始撤离。而没有成功撤离的日本军队和散落在各地的日本侨民慌作了一团。他们深知,自己的这些年来带给中国人的苦难,所以很害怕遭受到报复和打击。于是开始四处逃窜,寻找各种回国的办法。
而此时的日本开拓团能走的已经都走了,走不掉的就是些老弱妇孺。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日本人的绝情和毫无人性。而在日本的武士道精神的影响下,许多日本开拓团成员选择自杀。
慢慢地,时间到了1945年的8月,黑龙江省的方正县成为了当时日本开拓团成员的主要聚集地。因为这里是他们回国的希望,他们想徒步前往牡丹江,而后搭乘火车返回日本。但是后来因为火车已经不能正常行驶,所以他们又再次折返回方正县。已经身心俱疲的他们选择住在了当地,因为当地有之前开拓团成员留下的房子。
一个月后,貌似冥冥中自有天意,一场瘟疫伴随着寒冷悄然而至。这场瘟疫,死了很多的开拓团成员。也让所幸存的开拓团成员大大减少了。后来当地的百姓,收养了部分开拓团遗孤。从而方正县不同于其他的县城。这也为后来立碑事件埋下了伏笔。
日本侵略者给中国人留下的伤痛远不止这些“日本开拓团”所带来的伤痛。早就有南京大屠的一幕幕血泪史,甚至因为南京大屠杀的残忍,使得写书的作者,因为深陷其中的痛苦,最后不能自拔而选择自杀。以及“慰安妇”这个名词的出现,是多少妇女儿童的地狱般的梦魇,终其一生,“慰安妇”一直深深地活在痛苦、恐惧、屈辱和愤恨中,最终带着这些死不瞑目。
而能活下来还是幸运的,那些小到还没出生的婴儿,被刺刀硬生生从肚子里挑了出来;大到手无缚鸡之力的老人,惨死在日本人的军刀中的亡魂更是不计其数。
无数血泪的历史让中国人的后辈铭记,那段屈辱、愤恨、悲痛的人间惨剧真实地发生在我们这片神圣的土地。作为后辈的中华儿女,我们不能忘,也不敢忘。
网上的网友经常说到“我们没有资格替先辈原谅任何人”。没错,我们没有经历先辈的苦难,又怎知他们的悲痛和绝望。一次次走在崩溃的边缘,让人身处地狱般的绝境,是永远无法磨灭的伤痛。
立碑事件正是因为有了日本开拓团的遗留历史,很多的日本老弱妇孺没能回到日本,死在了方正县。而方正县当地百姓出于人道主义精神,把他们的尸骨收集起来,埋在了一起。
时间来到2011年,方正县斥资人民币50万元,修建了两所墓碑。其中就包括“日本开拓团民亡者名录”和“中国养父母逝者名录”。墓碑的修建也是得到了国家外交部的允许。
据说墓碑的修建主要的目的是作为日本侵华战争的一个见证,同时也体现中华民族的博大胸襟。更是为了警示后人和平生活来之不易,铭记历史。
不得不说,铭记历史的方式千千万。以这种方式去铭记的还真是“别出心裁”。中华民族宽容博大,但是对于不能容忍的事情,不管是出于人道主义还是出于民族感情,都是不能做出让步的。
一时之间,方正县立碑事件闹得沸沸扬扬,随之而来的是五壮士砸碑之举。
2011年8月3日,来自河北、江西、湖南等地的陈福乐等5人在北京汇合。随后,坐上了去黑龙江的火车。在抵达哈尔滨后,第一件事几个人就一起去买了红油漆、铁锤等工具。随后便马不停蹄的开始了他们的砸碑之旅。
为了避免引起注意,他们五个人租下了一辆普通的三厢家庭用车,然后一路直奔方正县。到了之后发现,墓碑的附近有很多警车,不方便下手。于是几人另寻他路,一直把车开到山后,绕到了墓碑的后面,又爬了1个多小时的山路才成功到达了墓碑面前。
随后简单的观察了一下,五人发现目前只有两名看守人员,正是下手的好时机。于是,几个人简单的进行了分工,就开始行动了。泼上了红漆,开始打砸,可是由于墓碑刚刚建好,质量是非常不错啊。经过一顿打砸后,只是留下了几个小坑。
正当几个人继续努力“工作”时,却被看守发现了。随后人越来越多,并且双方发生了争执。很快,没过多久,警察也快速赶到了现场。到达现场后,对大致情况也有了一个了解。随后把几个人带回了警察局。
到了警察局后,五个人对自己的行为感到非常自豪,作为一名爱国的中国人,是不允许拿着中国人纳税的钱,为侵略者立碑的。强烈表达了自己的意愿和坚持。随后警察录取了笔录,当要求几个人签字时,所有人都拒绝签字。因为他们认为这不是犯罪行为,不能签字。
警方也没有做出强制性要求,而是直接把几人送到了收费站,想让他们赶快离开方正县。离开后,几人在阜成门召开了一场简单的解说会。并且获得了其他爱国人士的爱心捐助。
回到各自工作岗位上的五人一再表示,只要墓碑不拆除,会一直进行砸碑行动。直到把墓碑拆除为止。
2011年的8月份,当记者再次到访的时候,当地的网友告诉记者墓碑已经被拆除了。当时的立碑的地方已经不见墓碑,而是一些碎的水泥和一些碎的红色砖块。目前正在进行收尾工作,挖掘机和铲车正在处理这些废料。
同时现场还有将近40人进行看守,一般人是不能靠近的。自此,这片属于中国的土地上再也看不见有着日本人名字的墓碑了。
我们自然没有任何资格替先辈原谅,而需要我们去铭记和纪念的已经有太多太多,但是唯独不应该出现侵略者的名字。不管以何种形式和身份,这对中华民族曾经经历的苦难来说,无疑是一种伤口上撒盐的行为,这对于曾经的历史来说更是一种伤害。我们不欺负别人,但是也不能无故容忍别人的欺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