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总会对民国才子徐志摩与名媛陆小曼的爱情故事津津乐道,却鲜少有人知道,陆小曼对绘画也是极赋造诣。她的标签除了是“名媛”、“交际花”、“徐志摩太太”外,还是一位女画家。

陆小曼与徐志摩的合照(陆小曼不只是徐志摩的太太)(1)

陆小曼的绘画启蒙老师是她的母亲吴曼华,她的母亲是江南的名门闺秀,是常州白马三司徒中丞第吴耔禾的长女,贤良淑德,古文功底深厚,擅长画工笔画。

她身上有着中国传统的闺秀气质,所以也按照培养大家闺秀的标准来培养自己的女儿。在母亲的影响下,小曼从小就对绘画有着别样的喜爱和领悟。

陆小曼与徐志摩的合照(陆小曼不只是徐志摩的太太)(2)

15岁那年,她进入了由法国人开办的圣心学堂读书,她对绘画的灵性与天赋逐渐崭露头角。有一次,一位外国人来圣心学堂参观,看到一幅陆小曼的油画作品,心下慕之,当即付了200法郎,作为学校的办学经费,将画买了回去。她的才华如此出众,小小年纪就让人赞叹。

小曼虽受西方文化影响很深,但她依然痴迷于中国的山水画,就像她的人一样,外表妖娆曼妙,骨子里依然是中国大家闺秀的气度与魄力。

陆小曼与徐志摩的合照(陆小曼不只是徐志摩的太太)(3)

后来陆小曼的名气在交际圈里越来越大,当时有俗语云:“南唐北陆”,“南唐”指的是上海的大美人唐瑛,“北陆”就是指北平大名鼎鼎的陆小曼。

有一次,在胡适的引荐下,著名画家刘海粟得以一睹小曼的风姿,他见后不禁惊呼:“这位女士真配叫陆小曼。”之后,小曼还拜刘海粟为师,跟着他学习传统绘画。

陆小曼与徐志摩的合照(陆小曼不只是徐志摩的太太)(4)

志摩对她说:“什么繁华,什么声色,都是甘蔗滓。我看你还是往文学美术发展,耐心的去做。不要贪快,以你的聪明,只要耐心,什么事不成,你真的争口气,羞羞这势力世界也好!”可是小曼却一句话也听不进去,觉得志摩没有尊重她个性的独立,约束了她的自由,还会因为志摩并不宽裕的工资而感到失望。

1931年10月19日,诗人徐志摩在飞机炸响腾起的烟雾中飞走了,他带在身边惟一完整保存下来的遗物是陆小曼画的一幅山水长卷,因为这幅画是装在铁箱内,所以没有被炸毁。

陆小曼与徐志摩的合照(陆小曼不只是徐志摩的太太)(5)

徐志摩的死让年仅28岁的陆小曼痛定思痛,她在《哭摩》里向心爱之人承诺:“我一定做一个你一向希望我所能成为的一种人,我决心做人,我决心做一点认真的事业。”

在她余下的几十年里,她都在潜心做两件事情——编撰徐志摩文集与学习绘画。

陆小曼与徐志摩的合照(陆小曼不只是徐志摩的太太)(6)

她把自己所有的时间与热情都倾注在了绘画上,每次想要懈怠的时候,只要一看到卧室里志摩的遗像,她就又振作了起来。

她知道,志摩希望看到的是那个刻苦努力,有一番作为的自己。她天资聪颖,学得很快,几个月后她就能和老前辈一起开了一个扇面画展览,并且卖出去好些作品,获得了一些钱来维持生活。

陆小曼与徐志摩的合照(陆小曼不只是徐志摩的太太)(7)

后来,她的作品还入选了全国美展。作为一位女画家,她背后的故事与绘画技巧都属于画坛中的一个“异数”。

在小曼53岁那年,她获得了有生以来的第一份工作,任上海文史馆馆员。三年后,她不仅成为了上海中国画院专业画师,还被全国美协评为“三八红旗手”。

陆小曼与徐志摩的合照(陆小曼不只是徐志摩的太太)(8)

志摩的逝世是陆小曼人生中的一个分水岭,在这之前,虽然她有绘画的天赋,但那只是她为了修饰自己闺秀气质的一些漂亮的羽毛,借以彰显她的素养,将绘画看得很轻,只当是一项无聊之时的消遣。

而在志摩逝世之后,绘画不仅成了她让自己生存下去的一个技能,更成为了一份致力于用余生去完成的事业。之后的这三十几年,她是真正在用对志摩的情感,对山水的痴迷,对祖国的热爱在作画,也是为实现人生真正价值在作画。

陆小曼与徐志摩的合照(陆小曼不只是徐志摩的太太)(9)

走到生命的尽头时才发现,如影随形的是深不见底的孤独。是孤独滋养了她的绘画,反过来绘画也给她的生活带来了一份依存感。

小曼爱读《红楼梦》,非常欣赏林黛玉,因此她给自己取的别名是“冷香人”,她的画室也叫“冷香馆”。她晚年离群索居,潜心画画,那种孤清恰好暗合了“冷香”二字的意蕴。

陆小曼与徐志摩的合照(陆小曼不只是徐志摩的太太)(10)

1964年的春天,陆小曼已62岁,她在病痛的折磨中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徐志摩虽已离开她34年,可是他依旧是她心里最爱的人。

临终的前几天,她把《徐志摩全集》的手稿样本与纸版收集给了徐志摩的表妹夫陈从周,再三嘱咐一定要将其出版,连同一起给陈从周的,还有徐志摩临终时带在身边的她画的那幅山水画卷。临走前,她还在说着,“志摩要来接我了,他要来接我了……”

大富大贵,只能成全了一名交际花陆小曼,而唯有这大起大落的人生,才能成就一位画家陆小曼,她用绘画获得了独立的人格与灵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