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为什么发明电影?人类为什么发明(1)

“礼”是人类特有的事物,其他生物的同类之间,是“无礼可谈”的,人类为什么发明“礼”?我的思考如下:

01,“礼”的本质是群体利益最大化

高低不同、胖瘦各异的不同个体,仅外表就这么多差异,内在的区别就更大了,性格有别,风格不一,脾性不同,观点千差万别,办事的方式更是千人千面。

这么多差别,你不服我,我不服你,磕磕绊绊,在所难免,如何减少这些矛盾和纠纷,人类发明了“礼”。“礼”的本质是群体利益的最大化,而这种本质的表现方式是秩序的建立。

如果不谈“礼”,无非是强势的一方战胜弱势的一方,厉害的一方战胜懦弱的一方,不是东风就是西风,不是你压倒我,就是我压倒你,总有一个被压倒。

有了“礼”,再也不讲单纯的力量了,“礼”保证了每一方在一个至少看起来平等的角度上,进行交流和互动,从而保证群体利益的最大化,而不是某一方利益的最大化。

群体如果被看作一个整体,那么“礼”的存在,缓和了各种内部矛盾,使整个群体运转得更加灵活而和谐,不因彼此的摩擦与消耗而无谓的浪费时间和资源。

人类为什么发明电影?人类为什么发明(2)

02,“礼”的核心是求同存异,互容互谅

“礼”的基点,是假定彼此是一个基本对等的位置,可以进行对等的互动,在此基础上,保持彼此的尊严,求同存异,互容互谅。

对等的关系非常重要,古代的“礼”分秩序分等级,但这和对等并不是矛盾的,长辈和晚辈,“等级”上的“不对等”,并不妨碍尊严上的对等,这个千万不能混为一谈。比如古话讲“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这其实是对双方都有一个要求,并不会只要求臣,不要求君。臣需要对君尽忠,但是君你也要对臣以礼相待。

如果说“礼”的核心是求同存异,共同按照规定的社会规则办事的话,那么核心背后的根源,还是人和人的对等,正因为有对等的存在,“礼”才有意义,否则,谈“礼”不是多此一举,没有必要了吗?

大概古人早就发现了人这种特殊的物种,不同的个体之间,各有各的性格,各有各的“得瑟”,谁也不可能无缘无故地屈服于谁,发明出“礼”这种东西出来,真的是一种“当务之急”。

人类为什么发明电影?人类为什么发明(3)

03,“礼”是一种“关系语言”,有了它,人和人之间日常接触交流,就顺畅多了

“礼”是因关系而产生的,关系的本质在于互动,互动是一个“激烈”的过程,其间最容易催生温暖、缠绵、情义、留恋,也最容易出现矛盾、瓜葛、不解、愤怒、误会等等。

在这个“激烈”的过程中,有了“礼”的参与,一切都看起来柔和多了,就像彼此语言不通的两个人交谈那样,“礼”充当了一个优秀翻译的角色,沟通了彼此,拉近了双方,融合了你我,也和缓了彼此。

“礼”是个和事佬,总会出现在有分歧的地方,有了它,人和人之间其他的事情,就变得好办多了,至少有了一个好的开头。有了好的沟通和好的互动,一切事情的谈判与接洽,才能畅通无阻地推进运转,人与人之间也就没有谈不拢的事情了。

人类为什么发明“礼”,好像是个很傻的问题,古人说,“不学礼,无以立”, 古时候的礼的概念与内容,太过复杂了,现代人不需要那么多,只需要弄明白两点,好像就够了。“礼”的客观基础,其实是人与人之间关系和人格上的对等,“礼”的社会学存在方式,是彼此的尊重,前者是一种客观存在,后者是一种后天规范与修养,而且,一个人的自我修养其实更重要一些。

人类为什么发明电影?人类为什么发明(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