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随着《河南社会治理发展报告(2022)》结果出炉,我市在全省18个地市中脱颖而出交出了不俗“答卷”,不仅营商环境跃居全省第三,城市宜居度也在6年来首度跃居全省第一,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南阳五力发展?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南阳五力发展(城市宜居度全省第一)

南阳五力发展

日前,随着《河南社会治理发展报告(2022)》结果出炉,我市在全省18个地市中脱颖而出交出了不俗“答卷”,不仅营商环境跃居全省第三,城市宜居度也在6年来首度跃居全省第一。

这份荣誉,来之不易;这个消息,令人振奋。抢眼成绩单,彰显了我市对标国内最高标准,实施全国一流营商环境提升行动的决心与信心,同时引发社会各界强烈反响,纷纷为之点赞喝彩。大家纷纷表示,南阳喜获殊荣当之无愧,同时释放出鲜明信号——须更加拉高工作标杆,激发创优动力,增强发展信心,使全市人民在思想上形成共识、在工作上形成合力,奋力打造一座宜业之城、生态之城、文化之城、幸福之城。

精雕宜居环境 打造家门口的“诗与远方”

水清岸绿的美丽河景犹如一幅精彩画卷徐徐展开,老街、绿水重新唤醒群众心中“一水护城将绿绕”的美好回忆,看街角一个个“口袋公园”蓊郁清新、望内河粼粼波光倒映红墙绿瓦……得知南阳喜夺全省城市宜居度桂冠,知名作家、市文联副主席杜思高抑制不住对城市的热爱撰写美文。在一众文友心中,南阳这座天蓝、地绿、水清的宜居家园已成为大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灵源。“金杯银杯不如百姓的口碑,现在外地一些文艺团体经常联系要来南阳采风,有作家朋友还发来信息盛赞南阳城一顾山水惊艳、二顾文化倾心、三顾康养忘返,的确值得三顾再三顾!”杜思高认为我市正阔步行进在一条绿色崛起、美丽富民的高质量跨越发展正确之路上。

“建设和生态保护齐抓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南阳市赋予城市建设多样的意义,不管是改造老旧小区、还是城市提质更新,建设者聚力打造宜居环境,让自然生态真正融入城市,成为离市民最近的诗与远方。”南阳师范学院科技处副处长张新刚表示,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将南阳城市的变化作为典型案例进行授课,他认为南阳距离“居者幸福、来者流连、闻者向往”的目标愈来愈近。

退休老干部周清渭动情地告诉记者,这里有抬头可见的“南阳蓝”、触手可摸的“南阳绿”;这里鸟语花香、林木繁茂、空气清新;这里家庭和谐友爱、邻里守望相助,群众生活舒心惬意。我市应以此为新起点,塑造内外兼修的文明气质,把城市品位、城区气质以及群众的幸福指数和满意度提升到新的高度,让南阳这座幸福宜居之城更加充满活力。

创优营商环境 “焐”热沉甸甸的民心

市场主体是社会稳定的“压舱石”,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好的营商环境不仅带来经济发展的生机和活力,更是回应民生关切、让企业心安。

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的感知最为明显。省人大代表、南阳金牛彩印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贾小平对这一点感触颇深。他表示,近两年,南阳的营商环境越来越好,企业办事越来越顺畅、便捷,在宛办企业越来越舒心。此外,从市里到区里,从单位到部门,对企业的服务越来越细致、耐心,这更加坚定了企业做大做强的信心。“我市营商环境跃居全省第三,可谓实至名归,让我们企业倍感振奋,未来,更加优化的营商环境必将为企业提供更好的创新发展土壤。”贾小平对未来信心百倍。

“以前,企业遇到问题问政府部门,政府部门按流程解答,企业再问,一个部门有时推给另外的部门,有人形容为‘政府动动嘴,企业跑断腿’。现在,政府跑腿,向前一步,深入企业调研,针对企业困难,用足政策,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这方面的变化感受很深。”市亚龙筑路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颖表示,从政府部门角色的成功转变看到了南阳城腾飞发展蕴含的无穷力量。同时,他对“万人助万企”活动赞誉有加,他认为此举着力帮助企业纾困解难,让企业在千帆竞发百舸争流中更加信心十足、勇往直前。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良好的营商环境既是生产力,也是竞争力。“今年前11个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8%,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7个百分点;截至9月中旬,我市共新发展市场主体142508户,其中企业24944户。这组亮眼的数据即是对南阳持续实施优化营商环境硬核措施的最好褒奖。”市政协委员、市房地产商会秘书长于杭认为支持企业家、尊重企业家、关爱企业家的“南阳美名”已远扬,南阳营商环境的重塑性变化已成为南阳投资软实力生动的注脚和优势所在。

高质量发展是幸福城市的根本前提,建设审批最少、流程最优、体制最顺、机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务最好“六最”营商环境的高品质城市,让群众共享高品质生活,是南阳矢志不渝的追求。

放眼望去,当下,我市上下围绕建设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定位,按照“精筑城、强功能、兴产业、广聚人、运营好、惠民生”的原则,努力让幸福城市的内涵更加丰富!南阳,这座千年古城正焕发新姿、成为越来越多人的“诗与远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