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农大正青春(我与农大的点滴情缘)(1)

编者按

农大的爱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默默滋养着每一位农大人。春夏秋冬,四季更迭,从初识到相爱,盛开对农大的情感愈加浓厚。莘莘学子、良师益友、学术活动、多项成果……这里的一切都是那么让人怀念和自豪。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盛开的故事,看她与农大的点滴情缘,感受她对农大深切真诚的爱意。

我与农大的点滴情缘

盛开

初识农大

直到今天我还清晰地记得,那是2017年的11月份,天气已入冬转凉,那天下着小雨,父亲送我到学校门口,对我说:“别紧张,加油!”母亲帮我整了整大衣里面的正装领子,轻轻地拍了拍我的肩膀,这一拍,寄予了颇多希望。告别父母亲,我跨进了校门,按照指引图找到了位于图书馆南门对面的18号楼,4楼资源与环境学院会议室。工作人员查验证件,资料,让我在侯考室等待。没错,我是来面试的。一个月前,我以笔试第一的成绩入围了资源与环境学院实验岗的竞聘,这是7月份我硕士毕业以来找工作的一个转折点,没想到我梦想成真了。头天夜里因为紧张的心情没有休息好,具体的面试情节我记得不是很清了,但台下的评委老师们都很亲切和蔼,这也让我的情绪逐渐放松了下来,面带笑容,充满自信地表达与展现自己,这是农大教给我的第一课。

百年农大正青春(我与农大的点滴情缘)(2)

爱上农大

百年农大正青春(我与农大的点滴情缘)(3)

每天迎着朝阳巍巍屹立的工程楼,春天烂漫的樱花小道,夏天被翠绿的爬山虎围绕的图书馆,秋天牧医楼前金黄的银杏叶,冬天被洁白雪花点缀的操场一隅,吴绍骙老爷爷静静地伫立在那里,微笑地注视着来来往往的师生,这里,是他奋斗了一辈子的地方,有他五彩斑斓的梦。文化路校区历经岁月的积淀如一位成熟的智者,龙子湖校区则更像是一个意气风发的少年。独特气派的欧式风格建筑,宽敞明亮的教学楼,兼具现代化与功能化的实验楼,一波春水,几只嬉戏的黑天鹅,每天置身于如此优美的环境中求索寻知无不是一种享受。春夏秋冬,四季轮回,校园的每个角落都可爱迷人。我爱你,不止你的苍松翠柏。

百年农大正青春(我与农大的点滴情缘)(4)

开学季穿着迷彩服军训的少年,充满稚气又意气风发,他们对四年大学生活充满期待;课堂上专注的目光,详实的笔记,是对知识的探索与渴望;实验室里动手验证,分析现象与结果,是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是知行合一的完美阐释;课后丰富的社团活动,不论是思维碰撞出火花的辩论会,传递爱心帮助他人的青年志愿者协会,还是火力全开的唱跳社团,青春的模样真美;考研教室的奋笔疾书,朗朗读书声,勇敢坚持追梦的你们让我感动;我最爱你的,是不论严寒酷暑,跟随节气变迁,在地里挥洒汗水的模样,秋收春种,采样追肥,这才是农学生该有的模样!弘农爱国,他们一直在践行。我爱你,不止你的莘莘学子,优良学风。

百年农大正青春(我与农大的点滴情缘)(5)

这里,有中国玉米育种奠基人吴绍骙,吴爷爷长期从事玉米杂种优势利用研究,最早提出根据自交系类型异同或亲缘远近合理配制玉米双交种和选二环系的原则;50年代初在国内倡导玉米品种间杂交种和综合种的选育利用,并采用异地培育法以加速世代进程,为发展我国玉米育种做出了贡献,也为祖国培养了大批高级农业建设人才。这里,有要把论文写在中原大地上的“郭小麦”郭天财教授,郭老师埋头田间几十载而无怨无悔,开展培训与指导,普及推广先进技术和科研成果,他创造了小麦高产栽培技术体系,引领了小麦高产方向,为河南小麦总产连创历史新高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这里,有大爱无私奉献把毕生研究的科研成果转化成8000多万全部捐献给学校用于重点实验室建设和学术研究,自己却生活简朴,平易近人的王泽霖老先生。这里,还有很多奋斗在教学科研一线,不顾风吹日晒下地指导农民种植养殖的专家们;这里,更有正壮志满怀,致力于将所学奉献给三农建设,努力践行“强国有我”的新一代青年才俊们。我爱你,不止你的良师益友,大家风范。

百年农大正青春(我与农大的点滴情缘)(6)

筚路蓝缕,栉风沐雨,河南农业大学走过了120年的办学历程,120年来,农大人一直在前进的路上,服务三农,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教学科研生产一线处处都有农大人的身影。多个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研究平台落户我校,多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级省部级教科研项目落地实施,坚持以本为本提高教学质量,思考探索新模式促进教学改革,科学研究不断创新突破瓶颈,社会服务如火如荼成效显著,学术活动加强交流精彩纷呈,各类成果频出喜人,两地三校区信息互联协同发展,硬件软件不断优化升级,师生获得感、幸福感切实提升。我爱你,不止你的锐意进取,硕果累累。

携手向未来

百年农大正青春(我与农大的点滴情缘)(7)

农大的爱如春风化雨,默默地滋养着我,给我向上生长的力量,而作为农大的一份子,我也要为她的未来添上哪怕不是浓墨重彩但真真实实的一笔,希望通过我在自己岗位上踏踏实实,兢兢业业地工作,能服务好师生,加快学校双一流建设,让我的农大成为以农为特色高校中的佼佼者,树立自己的品牌,希望我们能为三农建设奉献一份力量,希望我的农大越来越好。百廿农大正青春,我爱你,不止百年,如果非要给我的爱加一个期限,我的回答是一万年!

作者简介

百年农大正青春(我与农大的点滴情缘)(8)

盛开,女,1993年5月出生,籍贯河南漯河,硕士研究生,2018年4月至今一直在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心实验室工作。

百年农大正青春(我与农大的点滴情缘)(9)


本期编辑:宋思懿

图文来源:河南农业大学官方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