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为是我们初中历史课本里面学习的资产阶级维新派的重要代表之一,那时候的我第一次听到他的名字,第一次知道什么是戊戌变法,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康有为是谁的后代?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康有为是谁的后代(康有为的6位太太和12个子女)

康有为是谁的后代

康有为是我们初中历史课本里面学习的资产阶级维新派的重要代表之一,那时候的我第一次听到他的名字,第一次知道什么是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维新变法、维新运动,从1898年6月11日开始实施。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改革触动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势力的利益,慈禧断然不会坐以待毙的。1898年9月21日 (清光绪二十四年)慈禧太后向以光绪皇帝为首的改良派势力发动了一场血腥政变。

政变的结果是,持续了百余日的戊戌变法宣告失败,光绪帝被囚中南海瀛台,康有为、梁启超分别逃往法国、日本,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被杀,临刑前高呼:"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势力重新掌权。

康有为是近代著名思想家、社会改革家、书法家和学者,以发动维新变法而著称。他提倡男女平等,一夫一妻制,可自己却妻妾成群,且处处留情,被称为"风流圣人"。

康有为却认为这与自己主张的自由婚姻并不违背,他在《大同书》中曾写道"太平大同之世,凡有婚姻之事,两欢则相合,两憎则相离……"而他与6位太太都没到"两憎则相离"的地步。徐悲鸿还专门为他画了一幅作品《康有为妻妾成群图》。

康有为的老婆:

元配老婆:张云珠,出生于1855年。是康有为的外舅张玉樵之女,属于包办婚姻。变法失败后,一家人以为康有为已经遇难,张云珠则强忍悲痛,处变不惊,组织一家大小连夜搬家。

康有为在国外流亡的十几年期间,张云珠在家伺候婆婆劳连枝的同时,负责抚养几个未成年的子女(包括康有为与二太太梁随觉所生子女)。张云珠先后生有四女一男,其中二女一男夭折。最后只有康同薇和康同壁。

作为康有为的结发妻子,张云珠堪称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贤内助。这可能也是当时传统女性的常态。

1913年,康母劳连枝在国内去世,康有为归国奔丧后,携全家定居上海辛家花园。此时年逾六十岁的张云珠终于盼到与康有为团聚的日子。

1922年,张云珠去世,享年67岁。康有为亲为亡妻执拂送丧,悉如古礼。在给亡妻的祭文中,他写道:"四十七载同糟糠而共患难兮,悼伤逝于千秋。"

二太太:梁随觉,1897年,39岁的康有为纳18岁的梁随觉为妾,新婚后不久,康有为就开始了维新变 法,但最终失败。慈禧声称一定要将维新派赶尽杀绝,派人封锁了紫禁城,想要瓮中捉鳖。但是就算挖地三尺也没有找到康有为,早在几天前,康有为便悄悄离开了紫禁城,带上年轻的梁随觉踏上了漫长的流亡之路,自此之后便开始了为期16年的流浪生活。

康有为曾经自述说:在16年间,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渡了无数次,并且先后游历了英、法等42个国家,而梁随觉也成为近代中国女界见识最广、游历国家最多的人之一,亚、欧、美主要国家和地方都留下她的身影。

梁随觉对康有为的一纸一字都珍视爱护,搜集和保存了不少康有为的信札手迹,成为研究康有为晚年生活的重要资料。

梁随觉识文断字,略通文墨,生有一子二女。1969年,梁随觉去世,享年89岁。

三太太:何旃理。是一个美籍华人。她是一个集美貌与智慧于一身的才女。1907年,康有为前往美国演讲,17岁的何旃理被他渊博的学识、儒雅的风度所折服,成为康的小迷妹。,她能说四国语言,康有为在欧洲旅游的时候,她积极主动的陪着他,又加上她也十分喜欢中国文化,于是康有为也对这个女生有了爱慕!在欧洲旅游结束后,她就成了康有为的三姨太!

然而红颜薄命,康有为携家人定居上海后的第二年即1914年,何旃理不幸患腥红热病逝,年仅24岁。留下一子一女。何旃理是与康有为共处时间最短的一个,7年的感情生活成为康有为余生的哀痛和追忆。每逢周年祭或清明,康有为必亲临墓地,涕泪哭诉,长跪不起,直到他去世。

四太太:市冈鹤子,是一个日本人。1911年6月7日,梁启超邀请一直被通缉的恩师康有为前往日本居住,由于日本客人较多,加上三太太何旃理已经怀孕,于是梁启超为他找了一个日本穷人家女孩子做帮佣,那时候的穷人家的孩子对大人物可是分外的崇拜啊!1913年,康有为移居上海,18岁的市冈鹤子也紧随而至,并嫁给了56岁的康有为,成了康有为身边的第四个女人!

1925初,康有为竟然发现28岁的鹤子在结婚12年后怀有了身孕!这时候康有为已是68岁的老人。不免会产生怀疑。加上一些流言蜚语,说市冈鹤子与康有为的长子有关系,康有为面子上挂不住,1926年晚秋,康有为决定让鹤子以"生活不习惯"为理由,遣送回国。鹤子回到日本即生下一女,取名凌子。1974年2月,七十多岁的市冈鹤子在须磨距"奋豫园"不远处的郊外,卧轨自杀。

五太太:廖定徽,康有为在跟市冈鹤子结婚五年后,三姨太何旃理去世,为了抚慰内心的伤痛与填补内心的空寂,58岁的康有为又娶了17岁的第五房姨太太廖定徴,廖定徴为他生有一女,但不幸夭折。康有为去世后,廖定徴孤苦度完余生。

六太太:张光。1915年秋,康有为泛舟西湖,途经风灵寺埠头,偶见一位靓女在湖边院纱,风姿迷人,心生爱意。他托梁启超打听,才知道是栖霞岭18号张阿彩(后改名张光)。张家兄妹四人,靠母在湖中划船挣钱度日。当康有为托人前来提亲,张母因年龄差距大而谢绝。后康有为慷慨地将栖霞岭18号的茅屋改为瓦房,并邀请张阿彩全家搬入郭庄,这使张母十分感激。次年康在丁家山建别墅,名为"康庄"。张阿彩被康的真心诚意和才华感动,便答应了康的求婚。民国八年(1919年),康有为在上海举行婚礼,亲朋好友尽皆道贺,唯独妻妾儿女均不赞成这门亲事,以集体缺席婚礼相抵制。19岁的船家女张光嫁给62岁的康有为,这位19岁的小姑娘,还没有康有为的儿女们岁数大。 因阿彩排行第六,所以杭州老辈和同辈称她"六太",小辈称她"上海娘娘"。

在康有为生命旅程的最后几年,张光成了康有为最温存的伴侣和最受宠的太太。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最关心的是张光的生活如何得到保障。康有为生前就留遗言,在其死后让张光改嫁。张光非常爱康有为,康有为去世后,张光没有改嫁,1927年,康有为逝于青岛后,她返回杭州汾阳别墅,生活艰难。按康家规定:康的几房太太轮流去江苏句容收租。她曾去句容收租,恰逢荒年,佃户生活凄苦,她同意免交租米。她和养女静谷无钱返杭,后幸遇日本华侨丁鳗云女士,才把她母女俩从丹阳旅社送回杭州。

康有为去世后,新寡的张光在杭州农村隐居时,画家刘海粟对这位年轻的"师母"很同情,并专程去看望她。当时,张光将康有为留下的遗产 —— 一箱非常值钱的字画视作生命,每当怀念康有为时,就打开箱子看看他的字画。1945年那箱"无价之宝"的珍贵字画不翼而飞。她打开箱盖后当场晕厥,从此一病不起,命归黄泉。享年45岁。

康有为一生共有12个子女(此外还收养了康静谷),其中康同吉、康同琰等6人夭亡,真正长大成人的有二子四女。

康有为的2个儿子:

康有为的长子康同篯,是与二夫人所生的,担任过工程师,还在税务局工作过。康同篯妻子是岑德静。康同篯的子女:长子康佑德,女康佑宁,幼子康佑明。

康有为次子名为康同凝,是三夫人所生的,出生在香港。妻子是庞莲。康同凝被过继给康有为的弟弟康有溥。

康有为的女儿:

长女:康有为的大女儿叫康同薇,生于1878年12月。字文僴,号薇君。是他与原配妻张云珠子所生。康同薇也是当时的先进人物,一个勇于改革的父亲和一个通情达理的母亲,使康同薇从小免去了缠足之苦。有家庭环境的影响和父亲的有意培养,使同薇自小就对新生事物感兴趣,像自强之道,变革之事,她都能说出一二,小小年纪就成了父亲的得力助手和事业上的积极追随者,十五岁时就开始替父亲翻译日文书籍。她颇有学识,曾与父亲一起工作,在报刊上发表过与革新相关的文章。

1898年同梁启超夫人李蕙仙在上海创办《女学报》,是我国第一份女报,也是我国最早的由妇女主持编务、以妇女为读者对象的报刊。1899年康同薇与麦仲华在香港成婚并育有子女。之后康同薇一直在香港从事新闻和翻译工作,直到去世。康同薇共生育子女十一个,次子伟曾与女倩曾早殇,长子麦健曾,三子麦僖曾,十女麦像曾,十一女麦任曾(任职北京医学院)。大多数居住在海外。

次女:康同璧,字文佩,号华鬘,也是康有为与原配张云珠所生。

康同璧早年赴美国留学。先后入哈佛大学及加林甫大学,毕业后回国。历任万国妇女会副会长、山东道德会长、中国妇女会会长。嫁与罗昌。曾在傅作义召开的华北七省参议会上被推为代表,与人民解放军商谈和平解放北平事宜。1951年7月被聘任为中央文史馆馆员,是北京市人民代表,第二、三、四全国政协委员。

康同璧就读于哈佛,丈夫罗名昌,曾任民国政府派驻伦敦的总领事。子罗荣邦(定居美国),女罗仪凤。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老人唯一的儿子定居美国,自己却带着唯一的女儿生活在社会主义中国。

不过,在对康有为的评价问题上,她有自己的主见,从不为时流所动。据说《万木草堂遗稿》撰成后,欲交给国家出版。她为该书写了绪言,因拒绝修改绪言中对康有为的过誉之词,使她与出版社的合作谈判陷入僵局,以至最后她要回了书稿。1969年8月17日病故,终年83岁。

康有为的外孙罗荣邦从燕京大学毕业后,留学于美国柏克莱加州大学,获历史学硕士及博士学位,并历任美国华盛顿大学、宾州大学、戴维斯加州大学教授。他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宋代至明初的中国海军及远洋航运的发展,被欧美学术界公认为中国古代海权史研究的权威。1976年他出版了英文版《康有为传记和论丛》,并编撰了《南海康有为先生著作总目》,为康有为研究做出了贡献。

六女:康同复,是二夫人所生的,后嫁与潘其璇,

康同复共生八个子女,长女潘庆端,长子潘庆贽,次女潘庆慧,三女潘庆昭,次子潘庆亮,四女潘庆乐,三子潘庆光,四子潘庆圭。

七女:康同环,也是二夫人所生的。后嫁与何永乐

康同环生育3个子女,长女何康德,次女何康仪,幼子何康乐。

八女:康同琰(殁)。死于车祸。

第十一女:养女康静谷。

穿着清廷官服的康有为与家人合影

康有为的子女众多,但是大多生活在国外。也许是因为当时康有为变法失败,有些子女被送往海外留学或逃亡,而在子女学有所成的时候,大家都有了自己的生活。或定居海外,或留在国内。

另外还有一个后续,就是2015苏迪曼杯世界羽毛球混合团体锦标赛在广东东莞举行,期间,一名长着东方面孔的澳大利亚女选手格罗娅备受关注。据说她是康有为的曾孙女。

康有为的后代,人数不少,其中的绝大部分在海外。康有为的子女后代中有长大成才的,也有早年夭折的,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这也是一种无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