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原创整理文章

01

构造作用有水平运动与垂直运动两种类型。前者包括块体分离、块体汇聚、块体剪切位移三种基本形式,后者主要表现为基本在原地进行的隆升与沉降。

02

第四纪以来所发生的构造运动,称为新构造运动。

03

构造作用使原本呈连续而水平产出的岩层发生变形和变位,形成地质构造。最基本的地质构造是褶皱和断裂。

04

岩层的走向、倾向与倾角称为岩层的产状要素。呈两度空间延展、具有倾斜趋势的所有地质体都有产状要素。直立岩层只有走向,没有倾向。

怎么判断正断层逆断层(30个经典知识点让你了解断层)(1)

05

岩层顶面与底面间的垂直距离,称为岩层的厚度。地面上,地层顶、底面之间的距离称为露头宽度。

06

岩层的弯曲称为褶皱。向上凸曲、核部岩层老、两翼对称变新者称为背斜。向下凹曲、核部岩层新、两翼对称变老者称为向斜。

07

褶皱的几何要素包括:核、翼、弧尖、枢纽、轴面、轴线,以及褶皱的长、宽、高等。

怎么判断正断层逆断层(30个经典知识点让你了解断层)(2)

08

根据轴面的产状,可分为直立褶皱、倾斜褶皱、倒转褶皱、平卧褶皱。根据横剖面特征,可分为扇形褶皱、箱形褶皱、单斜。根据枢纽的产状,可分为水平褶皱、倾伏褶皱。根据褶皱的长、宽比,可分为线状褶皱、短轴褶皱、穹与盆。褶皱的组合形式有复背斜、复向斜、隔档式褶皱、隔槽式褶皱。

怎么判断正断层逆断层(30个经典知识点让你了解断层)(3)

09

背斜成谷(背斜谷)、向斜成山(向斜山)的地形,称为地形倒置。

怎么判断正断层逆断层(30个经典知识点让你了解断层)(4)

10

由单斜岩层组成的山岭,称为单斜山。其中,岩层倾角平缓,且顺岩层倾向的山坡缓,反岩层倾向的山坡陡者,称为单面山;岩层倾角及两侧山坡均陡者,称为猪背岭。

11

由水平岩层组成的山岭,称为平顶山。

12

识别褶皱的标志是在沿垂直岩层走向的方向上,地层出现对称式的重复。

13

同一地层的走向发生合围转折表明褶皱的枢纽是倾伏的。对背斜而言,弧尖的指向代表枢纽的倾伏方向;对向斜而言,弧尖的指向代表枢纽的昂起方向。

14

褶皱形成的时间介于组成褶皱的最新岩层年代与未参与该褶皱的上覆地层的最老岩层年代之间。

15

断层是岩层的破裂,沿破裂面两侧岩块有明显滑动。断层的几何要素包括:断层面、断层盘、断层滑距等。

怎么判断正断层逆断层(30个经典知识点让你了解断层)(5)

16

按断层两盘岩块的相对滑动方向,分为正断层、逆断层、平移断层。逆断层中断层面倾角平缓者,称为逆掩断层。走滑(平移)断层分为左旋、右旋两种。

怎么判断正断层逆断层(30个经典知识点让你了解断层)(6)

17

按断层走向同被断地层走向的关系,分为走向断层(纵断层)、倾向断层(横断层)、斜向断层(斜断层)。切割深度达地壳底层或更深的断层,称为深断裂。

18

按断层组合,可分为地垒和地堑。地垒是倾斜面相背的两个正断层的共同下盘(上升盘)岩块,地堑是倾斜面相向的两个正断层的共同上盘(下降盘)岩块。

怎么判断正断层逆断层(30个经典知识点让你了解断层)(7)

19

擦痕和镜面、阶步和反阶步、拖曳褶皱、断层角砾岩、断层磨砾岩、断层泥、地层重复或缺失、密集节理、岩层被错断、三角面山、断层崖、悬谷、泉水出露及矿化现象,都是指示断层存在的证据。

20

节理是岩石发生破裂,但沿破裂面未发生位移的构造。节理的裂开面称为节理面。按成因可分为原生节理和次生节理。①原生节理是产生在成岩过程中的节理,如固结成岩时的收缩节理、玄武岩的柱状节理等。②次生节理包括构造节理和非构造节理。构造节理属于内动力作用产物,包括张节理和剪节理。非构造节理是外动力作用形成的,如释重节理、塌陷节理等。

21

张节理面一般不平直,裂面较粗糙,裂缝较宽,常被岩石或矿物脉充填。张节理有时追踪共轭剪节理而呈锯齿状,称追踪张节理。剪节理面一般平直光滑,裂缝细小,延伸稳定。在应力作用下,沿着共轭剪切面的方向会形成两组交叉的剪节理,称共轭节理或“X”节理。

22

断层相关褶皱的要意是断层作用制约褶皱作用,但两者相伴相随,同时发生。可分为逆冲断层相关褶皱和伸展断层相关褶皱两类。

23

逆冲断层相关褶皱是由于台阶状逆断层的运动,在其上盘岩层中形成的无根褶皱,该褶皱终止于台阶状断层的断层面上。可分为断层转折褶皱、断层传播褶皱和滑脱褶皱三种。

24

断层转折褶皱的特征性断层结构是它包含后断坪、下盘断坡、中断坪、上盘断坡以及前断坪等五部分,它们控制着褶皱的形态特点。

怎么判断正断层逆断层(30个经典知识点让你了解断层)(8)

断层转折褶皱的断层结构

25

制约断层传播褶皱的逆冲断层只有后断坪和下盘断坡两部分,形成的背斜具有明显的不对称性。

26

控制滑脱褶皱形成的只有沿地层之间滑动的后断坪,所形成的背斜陡立,断层终止于背斜核部。

27

制约伸展断层相关褶皱的断层面是一个在地表浅部陡立而在深部变缓的正断层。

28

相邻地层的接触关系有整合、假整合、不整合三种,分别具有不同的构造含义。

怎么判断正断层逆断层(30个经典知识点让你了解断层)(9)

29

侵入体形成以后地壳发生隆起,使侵入体暴露地表并遭受剥蚀,随后因地壳沉降,沉积物覆盖其上,沉积物的底部包含有该侵入体的剥蚀碎屑物。地层与侵入体的这种沉积覆盖关系称为沉积接触。

30

强烈的构造作用在地质历史中是周期性出现的。同一次构造作用在不同地方不一定都是同时发生或结束,而是有一定时间跨度的。因而构造作用具有旋回性、多期性、穿时性等特点。我国南华纪以后的构造-岩浆事件有早古生代晚期(也称加里东事件)、晚古生代(也称海西或华力西事件)、早-中三叠世(也称印支事件)、晚中生代(也称燕山事件)、新生代(也称喜马拉雅事件)等5期。这些构造- 岩浆事件将地壳的演化分隔成若干不同的构造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