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卢荡 代睿

“到2025年,全国油茶种植面积达到9000万亩以上,茶油产能达到200万吨。”这是封面新闻记者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得的消息。

日前,国家林草局、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印发《加快油茶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明确2023—2025年完成新增油茶种植1917万亩、改造低产林1275.9万亩。《方案》还明确了建立健全油茶生产用地、财政资金、金融信贷等支持政策体系。

加快油茶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油茶产业三年行动方案)(1)

贵州某地油茶种植区。摄影 封面新闻记者 卢荡

核心发展区和重点拓展区在哪?

《方案》统筹考虑15个适宜种植油茶省份的自然条件和发展历史、现状、潜力等因素,按核心发展区和重点拓展区布局未来3年油茶发展任务。

核心发展区包括湖南、江西、广西、湖北、广东、福建、浙江、贵州8省区近600个县,计划新增油茶种植1488.5万亩、改造低产林1110.6万亩,分别占全国新增、改造任务的77.6%、87%。

重点拓展区包括云南、海南、河南、重庆、四川、安徽、陕西7省市近200个县,计划新增油茶种植428.5万亩、改造低产林165.3万亩,占全国新增、改造任务的22.4%、13%。

如何加强科技创新推广转化?

《方案》按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原则,以扩面提质增效为主线,突出创新驱动、示范带动、科学经营、强链延链,部署了6项重点任务。

一是加快建设高标准油茶林。推广丰产栽培技术,改造提升单产水平,配套建设基础设施,抓好重点县示范引领。计划在全国建设200个油茶生产重点县,打造规模化、标准化示范种植基地。到2025年,全国高标准油茶林面积预计达到4000万亩左右。进入盛果期后,亩均茶油产量40公斤左右。

二是推进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加大良种壮苗培育推广力度,严格品种管理和市场监管。将建设全国油茶种苗质量追溯平台,组织开展监督抽查和质量监测,确保油茶种植和低产林改造良种使用率达100%。

三是优化加工生产布局。加快油茶收储中心建设,实现就地就近加工转化。因地制宜建设油茶农庄,布局建设一批产加销一体、品牌效应突出、集群化发展的油茶产业示范园;聚焦重点区域,打造区域油茶产业集群;促进油茶产业与旅游、休闲、文化、康养等产业融合发展。

此外,加强科技创新推广转化。继续开展油茶科技攻关;加大油茶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力度;加快建设油茶科创谷,优化提升木本油料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油茶科学中心、油茶产业创新联盟等科技平台,支持建设油茶育种长期科研基地,强化油茶产业发展创新链和产业链的有机衔接;加强人才队伍培养。

如何加强品牌建设?

在培育经营主体方面,《行动方案》鼓励适度规模经营,发展油茶大户、专业合作社、服务组织等规模经营主体;壮大龙头企业,培育一批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和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提高油茶生产组织化水平和抗风险能力。

在加强品牌建设方面,《行动方案》提出,开展油茶品牌提升工程,推进油茶加工企业技术升级和设备改造。加快推进油茶绿色食品认证、有机认证、知名品牌及国际质量认证,开发地理标志农产品。指导中林集团打造“中国茶油”品牌。支持湖南、江西、广西、广东、浙江等油茶优势产区建设区域油茶综合性交易中心、油茶商品批发交易市场,健全茶油品牌营销网络。研究油茶期货产品上市交易。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ihxdsb,33864057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