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孔祥举
“好散文用一个故事,滋养一颗心灵”。朱自清先生的作品,呈现出一种朴实无华、给人以人间烟火气的感动,文字上又有慰藉人心灵的魔力。
他娓娓道来的风格,平淡却有活力、有生命力、能够为读者提供新鲜的文化血液。他文风与作风,一样朴实干净。
朱自清先生自幼聪明伶俐,少年得志。他的人生轨迹,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一个妥妥的学霸,甚至是学神。
童年与少年时期的经历,对人的一生的轨迹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对于名人与文人,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想看看一代爱国文人朱自清先生少年时期的故事,那篇著名的《背影》是绕不过去的。
一、家庭遇到变故,返乡送行
《背影》中:“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
写这篇背影的时候,朱先生已经在北京上了三年的大学了,此时就是二十岁出头的年纪,回到老家同自己父亲朱鸿钧一块给祖母办理丧事的时候,看到的是有些颓废的父亲,在老家的房子里看到的是,满眼的凄凉。此时此刻的朱自清先生,内心里情不自禁地泛起了,一阵阵的悲伤与苦楚。
其实,朱自清的家庭变故,与其父亲的个人作风,有着极大的关系。朱自清的父亲朱鸿钧,清同治八年出生,祖籍东海县,是个读书人,一生娶了三个妻妾。朱鸿钧本姓余,因承继朱氏,遂改姓。1904年,因朱鸿钧在官场上的升迁,全家迁到了扬州城,从此定居江苏扬州。
再后来,朱鸿钧到徐州升到了榷运局长职位,私下里又偷偷地娶了一房姨太太。1917年,远在江苏扬州宝应县的潘姓姨太太,意外知道这个事情,一怒之下,气愤愤地跑到徐州大闹。
这一闹,不打紧。直接把朱鸿钧辛苦折腾了大半辈子荣升的官职给闹掉了。后来朱鸿钧,也是因为生活作风等相关问题牵扯出了事件,最终让徐州人事管理单位,给予了朱鸿钧撤职的决定。
也由此,朱家由盛转衰,开始了家道中落。这也算是民国时期,一件典型的由美色落马的官员事件。
二、点滴小事,看出老父亲爱子心切
《背影》中:“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
朱家是书香门第,朱自清的父亲朱鸿钧,知道细节上照顾自己的孩子。心思细腻的朱鸿钧,怕自己的儿子在路上口渴,他望车外,执意要买几个橘子去。一旁的儿子朱自清先生,看到多年来东奔西走的,已经渐渐地年迈的老父亲,为了自己心爱的儿子在路上可以舒服一点,还要拖动着自己不灵便的身躯,来来回回地上下月台,不禁心里泛起了心疼父亲的酸楚。
三、父子隔阂,陈年旧事得到化解
《背影》中:“但最近两年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他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
早年间,朱鸿钧是清朝末年残留封建思想浓厚的家长,与朱自清的个性自由的要求,经常产生冲突。
使得儿子朱自清十分不满,他气愤填胸,气愤愤地离开扬州,到外地宁波等地执教。
民国初年的1921年,这一年的冬天,朱自清没有给朱鸿钧打招呼,就偷偷地接出妻儿,在浙江杭州成立了家庭。朱鸿钧突然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一时间难以接受。他感到自己千辛万苦,不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都没少耗费心血,才养大的儿子。竟然,就连结婚这样的大事,都不告诉他这位传统的老父亲,他的内心十分气愤。从此朱鸿钧、朱自清父子开始有了矛盾与隔阂,也打起了“冷战”。
晚年的朱鸿钧对朱自清的态度,可以说是“外冷内热”。就像民间俗语中常说的“世上无狠心的父母”,朱鸿钧常以挂念孙子朱闰生、朱迈先的名义和儿子朱自清进行书信往来。
可以说,朱鸿钧与朱自清,他们父子经历了像无数中国父子一样的父子隔阂与渐渐地理解。在中国传统文化里,绝大多数父子都习惯于沉默寡言,都习惯于“严父慈母”以及“棍棒之下出孝子”这类传统的儒家文化的洗礼。对于,朱家这样的书香门第来说,这样的情况更是难以避免。
可以说,正是从小受到了良好传统教育与新式教育相结合的影响,以及自身亲眼见证了家族的沉浮,在这些事情的综合作用之下,才使得朱自清先生的文章,非常具有可读性与朴实性,但又兼具内涵性与文学性。
【作者简介】孔祥举,民间英雄故事创作人,抗日民族英雄好汉故事讲述人,山东好汉故事讲述人,泰安市作协会员。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