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音不同字,理解不掉“坑”

古诗文默写是每年期末考试必考的内容,一般占到8分到10分之间,很多同学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把古诗文背会了,默写时又默写错了,最容易犯的错误是写同音字!明明是“重岩叠嶂”,却误写为“重岩叠障”;明明是“五色交辉”,却写成“五色交晖”。这样的错误在古诗文默写中比比皆是,本是送分题,却白白失去了不该失去的分!

鉴于此,老师讲解几个同音字的不同用法,只要略加注意,就可避免再次掉“坑”!

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中,很多同学不明白“汗”的意思,经常误写成“汉”。那么为什么是“汗青”呢?古代是在竹简上记事,采用青色的竹子,要用火烤得竹板冒出水后才容易书写,就像人流汗一样,所以要用这个“汗”字,后世把“汗青”比喻成史册。再如“汗马功劳”中的“汗马”,是因为古时作战多用马,战马疾驰疆场,冲锋陷阵,每战都要出很多汗,战斗次数越多,战况越激烈,出汗当然就越多,因此形容有战功,就叫“汗马”。

而在“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中的“汉江”是水名,指长江。“造化辟川岳,了然楚汉分”中的“汉”指刘邦。

总结:只要与“流汗”有关的,用“汗”字,其余用“汉”字!

语文同音字理解(同音不同字理解不掉)(1)

二、在“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中的“竞”字;在“夕日欲颓,沉鳞竞跃”中的“竞”字,很多同学很容易写成“竟”字,如果了解这个“竞”的含义,就不会写错了!

解析:“竞”有竞争,竞赛之意。而“竟”表“竟然,出乎意料”的意思。“负势竞上”中,指的是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把“山峦”拟人化了,写出了山峦“欲与天公试比高”的气势,那只能用“竞”字;在“夕日欲颓,沉鳞竞跃”中,这句话的意思: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把“鱼儿”拟人化了,既为画面增添了灵动感,又传达出了生命气息,在这里也只能用“竞”字。

语文同音字理解(同音不同字理解不掉)(2)

三、在“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中,“箫”字很容易被写成“萧”字。

解析:“箫”管乐器,用多个竹管编排在一起的叫排箫,用一根竹管做成的叫洞箫。而“萧”仅仅有萧索、萧条之意。这句话的意思是:吹着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经接近,布衣素冠,淳朴的古代风俗依旧保留。明白了这句话的意思,“箫”字就不会写错了!

语文同音字理解(同音不同字理解不掉)(3)

在古诗文的学习中,类似这样的情况还有很多,同音不同字,只有在理解诗文的基础上,用心积累,才能避免出现白白丢分的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