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关于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指示精神,民进上海市委立足界别特色,发挥参政党履职作用,2019年承接上海市决咨委“关于上海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研究”课题并作为主委课题。

怎么减轻教师和学生负担(如何减轻学生课业负担)(1)

6月25日,民进上海市委在上海民主党派大厦1609会议室召开2019年民进上海市委主委课题(决咨委课题)开题研讨暨智库专家咨询会。民进中央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民进上海市委主委黄震出席会议并讲话。民进上海市委专职副主委胡卫主持会议。民进上海市委秘书长何少华,来自民进上海市委智库的专家: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上海市民办教育协会会长李宣海,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基础教育组组长张民生,上海市教育学会副会长、上海中学原校长唐盛昌,课题组副组长、民进上海交通大学委员会主委范秀敏,民进上海市委参政议政部部长季国进出席会议。

怎么减轻教师和学生负担(如何减轻学生课业负担)(2)

黄震在讲话中指出,教育减负一直备受教育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但减负效果一直不甚理想。当前的教育陷入了“剧场效应”的怪圈,学校、学生、家长在怪圈中越跑越快、越跑越累,却迷失了教育的初心。民进作为以教育为主界别的参政党,会员中有一大批优秀的中小学一线教师与校长,针对减负这个政府关切、百姓关注的“老大难”问题,我们有责任、有义务迎难而上,为政府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深入调研、建言献策。

黄震强调,要将减负落到实处,关键在于全社会要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在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要加大正确的人才导向宣传,拓宽学生成才渠道,为学生多元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减负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能一刀切。要识别哪些是有助于锤炼学生本领、提升学生素质的“有效负担”,哪些是重复机械、填鸭灌输式的“无效负担”。要减少“无效负担”比重,着力开展培养学生兴趣能力、逻辑思维、创新意识的个性化教学。课题组要紧紧围绕对教育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的论断,从民进视角深入思考研究减负破题口。要结合民进界别活动,深入开展调研、座谈活动,充分听取会内外专家学者的意见,倾听家长、学生、教师等多方想法与感受,提出切实有效的减负手段,助力上海成为改革开放教育领域排头兵与先行者。

怎么减轻教师和学生负担(如何减轻学生课业负担)(3)

胡卫在讲话中指出,近期“教师教学国际调查”(TALIS)公布,上海教师队伍专业发展的多项指标位列全球第一,这体现上海优质的教学质量。但是上海学生课业负担重、家长对教育的焦虑问题依然突出。上海在培训机构整治、小升初公民同招等减负举措上下了大力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他强调,教育减负要以学生为本,不能以一把“尺”来衡量所有学生,要有科学多元的学生评价体系;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进行差异化分层教育;要倡导底线教育,在夯实学生成才基础同时,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研究减负要立足正确的方法论,充分调研数据,分析客观规律,发现矛盾症结,做到纲举目张,有针对性的提出建议举措,为上海教育改革发展做出贡献。

怎么减轻教师和学生负担(如何减轻学生课业负担)(4)

李宣海指出,高校间的等级划分间接造成了学生与家长在基础教育阶段,就开始了争夺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竞争,也导致了学校导向而非兴趣导向的教育成才观念。要真正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必须改变这种错误的观念,引导“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社会价值导向,让基础教育回归本真。

怎么减轻教师和学生负担(如何减轻学生课业负担)(5)

张民生指出,基础教育应包含普惠性基础能力培养与针对性个性化能力培养,要针对这两种能力的教育负担进行结构性调整,其核心就是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广个性化、差异化教育,针对每个独立的学生个体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怎么减轻教师和学生负担(如何减轻学生课业负担)(6)

唐盛昌指出,减负的相关研究,不能局限于举措研究,要先做好学生研究与状态研究,明确“负担重”的量化标准与减负政策要达到的理想状态。要开展充分的教育研究,开展国内外课程设置、基教认知与教育结构等比较研究。要挖掘学生课业负担重背后的深层次因素,精准施策对症下药。

怎么减轻教师和学生负担(如何减轻学生课业负担)(7)

范秀敏在会上介绍了课题背景、课题调研的目的、内容方法以及预期成果。来自课题组与教育界的与会会员,针对减负问题各抒己见,为课题研究提供新思路、新视角。

上海交通大学系统生物医学研究院研究员张延指出,当前的考试机制培养出的学生偏重于应试能力,亟待改革。要增加考试之外的学生分流升学举措,提供给每个学生自主发展成才的途径。上海市浦东新区顾路中心小学校长计飞鸣指出,要加强对学生学习品质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优化教学中的练习设计,避免刷题性质的重复性作业,提升课业有效性。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国际部(紫竹校区)主任陈宏指出,要改变社会上通过应试成才的认知,鼓励每个学生走适合自己的道路,避免恶性的升学竞争才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最佳途径。静安区政府教育督导室办公室副主任蒋青指出,要优化家校共育机制,让家长对教育规律、教学内容有合理认知,避免家长过多干预学校教学进程,对孩子拔苗助长。

会上,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曹建华,市北初级中学副校长叶青,新和中学校长刘芳,爱国中学副校长刘轶男,大同初级中学教务处副主任汪晓岚,新中初级中学校长陶志诚,虹口区教师进修学院小学英语教研员董海运,大宁国际小学年级部长鲍菲娜等也针对完善课题研究方法和思路提出意见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