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殊名篇《清平乐》这首词,也是《珠玉词》中的名篇。它用精细的笔触和闲雅的情调,写出自己这样富贵高雅的文人,在秋天刚来时的一种舒适而又略带无聊的感触。

写初秋凄凉的优美诗句,晏殊名篇清平乐(1)

今天是【中华农历4720年 癸卯兔年 正月二十(阳历公元2023年2月10日) 星期五 经典诗、词、曲,第46首】,我们来欣赏晏殊名篇《清平乐》。

【清平乐】晏殊 〔宋代〕

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绿酒初尝人易醉。一枕小窗浓睡。紫薇朱槿花残。斜阳却照阑干。双燕欲归时节,银屏昨夜微寒。

【译文】微微秋风吹拂,梧桐树叶飘飘下坠。初尝香醇的美酒人很容易就有了醉意,只好在小窗前躺卧酣眠浓睡。紫薇花和朱槿花已凋落,只有夕阳斜照在楼阁栏杆上。成双的燕子到了将要南归的季节,镶银的屏风昨夜已微寒。

写初秋凄凉的优美诗句,晏殊名篇清平乐(2)

【赏析】

晏殊的这首词用精细、细腻的笔触描写身为富贵闲适之人的纤细、浅淡的思致,闲雅、雍容的气象贯穿其中,它不同于文人骚客在秋季惯于抒发的浓重的离愁别恨、叹老悲秋之感,而是一种细致人微的感触和淡淡的闲愁。

"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细细的秋风温柔地拂过,一片一片的梧桐轻轻地飘落,那么的平静、闲舒,没有多数诗人赋予秋天的萧索、苍凉之态,"细细"、"叶叶"等修饰词是词人独具匠心进行选择以表现出那种舒徐的景致与心态,不像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那般的苍凉悲壮,也不像李煜的"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那般的凄凉沉寂。

"绿酒初尝人易醉,一枕小窗浓睡",词人初尝绿酒就喝醉了,枕着小窗便陷人了浓睡,用轻灵的笔墨抒写内心浅淡的闲愁,"初尝"为何"易醉","一枕"为何"浓睡",可知醉人者不是酒而是内心的浅愁,也是因为愁浅而易于浓睡,愁味却以十分雅致的笔墨流出,不见斧斤,不着痕迹。

"紫薇朱槿花残,斜阳却照阑干",词人酒醒之后,看见紫薇、朱槿都已经渐渐凋残,斜阳正悠闲地照在阑干之上,这和上阕的"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相互照应,上阕是所感所闻,这儿是所见,相映生辉,共开新的境界。词人以眼中之景暗含内心的低落情绪,但这种低落也只是淡淡的一层而不是浓厚的忧愁,词人好似在安静地体会这自然的时序变化,从容地咀嚼这景致的变化带给内心的一点触动。

写初秋凄凉的优美诗句,晏殊名篇清平乐(3)

"双燕欲归时节,银屏昨夜微寒",双燕归巢,略感一点微寒袭上昨夜的银屏,极具深婉流美韵致,见到双燕归去词人想起昨夜的自己是独自醉卧,不禁感到一丝凉意,但词人不说自己却说银屏"微寒",真可谓"情味于言外求之","既惜燕归,又伤人独,语说不尽,而韵特胜",韵味无穷。

欢迎大家转发、评论、点赞、关注。

图文均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