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最悲伤的一首诗(刘禹锡的一首经典名作)(1)

01 经典常读

在物质生活极度丰富的今天,我们常常觉得不够快乐,因为想要的总是更多。在注重物质享受的同时,我们却忘了自己的初心,也迷失了前行的方向。

然而每次读刘禹锡,都会有一种莫名的感动。感动于他“陋室不陋”的安贫乐道,感动于他“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乐观,也感动于他“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的豪迈……

今天分享的是他的一首经典名作,读来自有振奋人心的力量。

秋词二首·其一

刘禹锡刘禹锡〔唐代〕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这首诗的大意是:

自古以来,骚人墨客都悲叹秋天萧条,我却说秋天远远胜过春天。

秋日晴空万里,一只仙鹤排开云层扶摇直上,便引发我的诗情飞上云霄。

刘禹锡最悲伤的一首诗(刘禹锡的一首经典名作)(2)

02 知人论世

刘禹锡,自称“中山靖王刘胜之后”,自说生于皇族,祖籍洛阳。为躲避安史之乱,父亲跟着家族动东迁到苏州。刘禹锡出生在江南,少年时就跟着为官的父亲游览湖光山色,他也在江南度过了美好的青春时光。

十八岁时,刘禹锡离开江南,游学长安。公元793年,21岁的他和柳宗元同榜考中进士。

二十三岁时,他被授予太子校书,后来又跟着杜佑去淮南做幕僚。公元802年,刘禹锡调任京兆府渭南县主薄,不久迁监察御史,和韩愈、柳宗元一起共事。不到十年的时间,刘禹锡一路平步青云。这样顺遂的仕途,让他春风得意,志得意满,准备大干一场。

公元805年,唐顺宗称帝。顺宗锐意改革,决心在王叔文等人的辅佐下,改变百废待兴的局面。刘禹锡斗志昂扬,抱着革除弊政、振兴大唐的雄心壮志,与柳宗元等人一起参与了这场“永贞革新”。

轰轰烈烈地开始,经历了180多天就草草地宣告失败。宦官、藩镇、官僚势力,根深蒂固,改革触动了他们的根本利益,结局从一开始就已经写就。

唐顺宗被迫退位,参与变革的人都被逐出京师。王叔文赐死,王伾被贬后病亡,刘禹锡和柳宗元等八人被贬为边远州郡的司马。一场浩大的“永贞革新”狼狈收场。

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他的一生从此被分为前半生和后半生。前半生,官场顺遂,风光无限;自此之后,江湖夜雨,孤灯常伴。

刘禹锡最悲伤的一首诗(刘禹锡的一首经典名作)(3)

03 话说经典

《秋词》就写于诗人被贬朗州时期,人们自古喜欢悲秋,而刘禹锡一反常谈,高唱着秋天的赞歌。

秋高气爽,晴空万里,凌空的白鹤虽是孤影一只,却振翅高飞,冲向云霄。桀骜不驯、勇敢不屈的身姿引发了诗人的诗情,让诗人的诗情也跟着这只白鹤驰骋于高空之上。

刘禹锡的这首诗一出,引得多少人都去审视秋天独有的魅力。我们也很难相信这样一首意气风发的诗歌,竟然是他在理想破灭、仕途受阻的逆境中创作出来的。我们读过太多悲秋的诗歌和文章,而这首诗中的豪情乐观让我们眼前一亮的同时,更加督促着我们要砥砺前行。因为逆境中都能有这样的胸怀,在顺境中就更应该努力。

我曾经在想:“晴空一鹤排云上”一句中,究竟是一群白鹤还是一只白鹤?

后来我终于明白,那是一只白鹤。那一只桀骜不驯的,勇敢不屈的白鹤,是刘禹锡的梦想:在漫漫的仕途中,在漫漫的人生理想中,愿意做一只一飞冲天的白鹤,即使孤独,即使困难重重,又如何?

那一只倔强不屈的白鹤就是刘禹锡自己:在被贬的二十三年生涯里,虽然内心里有不甘和愤懑,但是他依然如一个勇士一样,直面人生的惨淡,重教兴学,写诗作文,开启古文改革。

经典,永远值得重温。

~完~

稻花鱼姐姐,诗词爱好者,

在解诗读词中,见自我,见天地,见众生。

喜欢就点关注哟,一起读诗品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