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时我们学物理老师讲到伽利略的比萨斜塔实验: 从比萨斜塔上同时自由落体两个重量不等的铁球,两个铁球同时落地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物体下落速度和重量成比例”的学说课堂上老师对亚里士多德鄙夷的眼光基本上是一般中国人对亚里士多德的最初印象,亚里士多德在年少的我们心中基本是反科学的代名词然诡异之处这个简单实验可以推翻的结论在亚里士多德之后1900年内被奉为圭臬,让年少的我们常常感慨生不逢时失去了青史留名的机会待到年长时,稍稍了解一点哲学史的人都知道亚里士多德是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之一,堪称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有史以来第一位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家提出“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及科学分类、逻辑推演方法的他就没有想到去做个试验验证一下吗? 不客气地说,做试验对古希腊人来说有点Low啊了解这点要从认识论说起,认识论涉及知识从哪里来的问题,有先验论(唯理论)和经验论之分,前者认为知识是先验的,可以纯粹推理而来;后者强调一切知识来自感觉经验二者其实都有问题,直到在康德那里才得到解决,康德学说对知识认知的影响极为深远,这里不作讨论但在古希腊居绝对主导地位的是先验论,亚里士多德的老师柏拉图提出了理念世界和现实世界学说,前者可知不可感,后者可感不可知,现实世界不过是完美的、至善的理念世界的模仿,是偶然的、可变的知识只存在于理念世界,我们学习的过程是回忆思考的过程,因为现实世界的你我不过是理念世界中人的分身,我们大脑中还隐藏着理念世界的知识,即知识是先天存在的亚里士多德虽然对老师的理念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学说不置可否,但在认识论上和老师一样是属于唯理论所有知识可以通过逻辑推演和思考可得,所以他老人家就推演了这一结果,至于怎样推演的就没人知道了另一个比较搞笑的是他认为男人的牙齿比女人多,至少他应该数一数她太太的牙齿再说啊 经验论不仅在古希腊没有市场,即使在其后的一千多年也非主流思想,这一方面强化了西方思维中的逻辑抽象能力(从欧氏几何的严密推演可见一斑),但这也的确阻碍了人们的进一步认知作为今人我们不必笑话,其实直至今天关于知识如何形成的问题也没有最终定论,只不过现在科学研究已自然融合了唯理论和经验论的方法(了解一点量子物理不同学派解释即可知),不管是唯物论还是唯心论,不管是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伽利略对自由落体的认识?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的认识(比萨斜塔伽利略铁球落体实验)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的认识

初中时我们学物理老师讲到伽利略的比萨斜塔实验: 从比萨斜塔上同时自由落体两个重量不等的铁球,两个铁球同时落地。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物体下落速度和重量成比例”的学说。课堂上老师对亚里士多德鄙夷的眼光基本上是一般中国人对亚里士多德的最初印象,亚里士多德在年少的我们心中基本是反科学的代名词。然诡异之处这个简单实验可以推翻的结论在亚里士多德之后1900年内被奉为圭臬,让年少的我们常常感慨生不逢时失去了青史留名的机会。待到年长时,稍稍了解一点哲学史的人都知道亚里士多德是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之一,堪称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有史以来第一位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家。提出“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及科学分类、逻辑推演方法的他就没有想到去做个试验验证一下吗? 不客气地说,做试验对古希腊人来说有点Low啊。了解这点要从认识论说起,认识论涉及知识从哪里来的问题,有先验论(唯理论)和经验论之分,前者认为知识是先验的,可以纯粹推理而来;后者强调一切知识来自感觉经验。二者其实都有问题,直到在康德那里才得到解决,康德学说对知识认知的影响极为深远,这里不作讨论。但在古希腊居绝对主导地位的是先验论,亚里士多德的老师柏拉图提出了理念世界和现实世界学说,前者可知不可感,后者可感不可知,现实世界不过是完美的、至善的理念世界的模仿,是偶然的、可变的。知识只存在于理念世界,我们学习的过程是回忆思考的过程,因为现实世界的你我不过是理念世界中人的分身,我们大脑中还隐藏着理念世界的知识,即知识是先天存在的。亚里士多德虽然对老师的理念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学说不置可否,但在认识论上和老师一样是属于唯理论。所有知识可以通过逻辑推演和思考可得,所以他老人家就推演了这一结果,至于怎样推演的就没人知道了。另一个比较搞笑的是他认为男人的牙齿比女人多,至少他应该数一数她太太的牙齿再说啊。 经验论不仅在古希腊没有市场,即使在其后的一千多年也非主流思想,这一方面强化了西方思维中的逻辑抽象能力(从欧氏几何的严密推演可见一斑),但这也的确阻碍了人们的进一步认知。作为今人我们不必笑话,其实直至今天关于知识如何形成的问题也没有最终定论,只不过现在科学研究已自然融合了唯理论和经验论的方法(了解一点量子物理不同学派解释即可知),不管是唯物论还是唯心论,不管是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

(本文作者在头条所发文章均为原创,转载请联系作者并声明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