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名称应用环境,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教师信息技术个人提升计划表?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教师信息技术个人提升计划表(教师个人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计划表)

教师信息技术个人提升计划表

学校名称

应用环境

多媒体环境

学校信息

学段

小学

特色

多媒体与传统教学结合

所在区域

□城市 ☑城镇 □乡村 □其他

教师姓名

个人信息

性别

教龄

年龄

职称

职务

教师

政治面貌

群众

学科

数学

学段

小学

最高学历

学校发展愿景与目标

用5年的时间,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网络环境、大数据、人工智能,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构建教学情境,促进师生合作,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支持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等活动,将我校打造成一所智慧教育学校;教师将在学情分析、演示文稿的设计与制作、希沃白板5交互式课件的设计与应用、导入情境创设、课堂讲授与展示、微课制作、动画制作、学生成绩智能测评等方面有大幅提升;学生能通过信息技术网络的环境方便地获得学习机会和学习资源,利用智慧学习云平台开展自主学习。

能力提升工程绩效目标

(1)每个老师至少要完成25学时的校本实践(通过三个微能力点来证明这些实践)和25学时的在线学习,提交两项作业。

(1)提高对信息技术应用在数学教学中应用的理解能力和操作能力。

(2)能结合有关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针对数学教学不断反思和总结,提高自身的专业发展能力。

(3)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参与在线研讨。

(4)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中,合理利用软件、数字教育资源,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5)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有效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活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

(6)利用教学网研修社区,养成网络学习习惯,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个人情况

分析

在教学过程中,我以前经常会用到多媒体教学,用得最多的就是通过PPT制作的课件进行讲授,制作课件还是比较精通,但现在学校配备了一体机,由于是新的事物,所以使用起来还不够得心应手。所以要努力学习不断更新的信息技术知识,在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培训和学习中提升个人的信息技术能力,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适应新的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个人规划

1. 个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目标

(1)通过此次培训提高自己对信息技术教育的了解,理解信息技术对改进课堂教学的作用,具有主动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意识。

(2)通过培训提升自己对信息技术应用在教学中应用的理解能力和操作能力,并利用信息研究目标技术教育,构建有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

(3)了解多媒体教学环境的类型与功能,熟练掌握常用设备,了解与教学相关的通用软件及学科软件的功能及特点,并能熟练运用。

(4)能结合有关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针对数学学科课堂不断反思和总结,提高自身的专业发展能力。

(5)通过培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职业素养,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在信息化环境下不断更新自己教学理念,并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应用信息技术教学能力,充分利用学校的良好教学条件,掌握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提高教育质量。

2.微能力选择

学校指定的

微能力范围

教研组指定的

微能力范围

个人选择微能力点

学情分析

学法指导

教学设计

学业评价

学情分析

学法指导

教学设计

A1技术支持的学情分析

A5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

B2微课程设计与制作

2. 个人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纯净目标

适应教学的发展,努力拓宽自己的信息化视野,更新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理念,凸显信息化应用在教学中的优越性,普遍使用信息化开展教学,实现教学个性化与专业化的成长之路。

4.研修活动任务单

研修主题

研修内容

研修形式

组织者

预期结果

学情分析

A1技术支持的学情分析

网络研修

研究学生实际需要、能力水平和认知倾向,优化教学过程,有效达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

学法指导

A5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

网络研修

提升对教学目标和过程的精细化设计,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学习目标和评价要求

教学设计

B2微课程设计与制作

网络研修

促进课堂教学环节的展开,丰富师生的互动方式

2.0整校推进

2.0的推进与应用

线下研修

学校

立足学科特征,聚焦课堂,依托教研活动,改进教师教学行为,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

5.阶段性成果

时间

内容

绩效指标

9.11

A1技术支持的学情分析

优秀

9.18

A5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

优秀

9.25

B2微课程设计与制作

优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