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春的别称(艺齐赏春)(1)

今年春晚一曲《满庭芳·国色》惊艳出圈,让我们领略到中国古人对色彩的浪漫表达。同样,对于春天,古人也赋予了许多美妙雅称来形容和赞美,从不同角度生动地传达了人们对于春天的感受和看法,记载了春天的文化意义。

三春

古人习惯称农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合称“三春”。所以,有的诗文中提到的“三春”,其实就是指春天,如孟郊《游子吟》云:“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九春

春季3个月共90天,10天一春,故又得“九春”之名。阮籍《咏怀》云:“悦怿若九春,磬折似秋霜。”

青春

春天,草林极青,一派葱葱郁郁,因之称春为“青春”。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云:“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青阳

春天空气清爽新鲜,阳光温和明媚,所以春又有“青阳”之美称。陈子昂《感遇》云:“白日每不归,青阳时暮矣。”

艳阳

春天风光明媚,故又称“艳阳”。鲍照《学刘公干体》云:“艳阳桃李节,皎洁不成妍。”

芳春

春天天气渐暖,百草萌发,万木滋长,奇花异草斗芳菲,于是春有了“芳春”的雅号。陆游《长安有狭邪行》云:“烈心厉劲秋,丽服鲜芳春。”

阳春

指温暖的春天,《管子·地数》有“阳春家事方作”的记载。诗人李白曾有“阳春召我以烟景”的妙句,这些都是对春天的美好歌颂。

苍灵

苍灵即青帝,古代汉族神话中的五天帝之一,是位于东方的司春之神。《文选·颜延之》:“春官联事, 苍灵奉涂。” 清代曹寅《题廊前玉兰二断句》诗之一:“剖玉吹兰自脱胎,司春辛苦护花台。”

阳节

即是阳春时节,唐朝张九龄《巡属县道中作》有诗:“矧逢阳节献,默听时禽鸣。”

东陆

古人认为太阳沿黄道东行,一日一度。一周天365度,按春、夏、秋、冬分为四等分,依次为东陆、西陆、南陆、北陆。日行东陆,即经东方七宿(苍龙)所在区域,为之春。《太平御览》:“日,春行东方青道曰东陆。”

东节

古人以北斗星斗柄指东为春,以五方配五季,春位在东,故称“东节”。晋张协《杂诗》:“太昊启东节,春郊礼春祗。”

软节

春风柔和,故称“软节”。晋曹毗《正朝》诗:“软节畅宇宙,和风被八区。”

发生

春天草木萌发、滋长,故有此称。《尔雅·释天》:“春为发生。”

在民间,人们根据节气、农事等将正月称为孟春、初春、早春、上春、肇春、端春;二月称为酣春、仲春、中春、甜春;三月称为晚春、暮春和末春、季春、杪春。春天各月也有一些别称,比如一月叫陬月、孟陬,二月叫令月、杏月,三月叫蚕月、桃月。

此外,春天还有“昭节”“韵节”“淑节”等别称。这些雅称不但丰富了春天的内涵,也充实了汉语言文学的宝库,给后人留下了不可多得的文化财富。

有关春的别称(艺齐赏春)(2)

《春来放飞去踏青》 刘秀芝 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