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艮是海洋草食性哺乳动物,体长约3米,体重300 ~ 500公斤。其最长寿命可达70多岁。主要以二药藻、喜盐草等水生植物为食。儒艮是唯一严格意义上的海洋草食性哺乳动物,也是儒艮科唯一现存的物种。

它全身都是宝,肉可以吃可以榨油,骨头可以用来雕刻东西,皮也可以用来做皮革。在我国主要生活在华南地区的热带浅海之中,历史上,几乎所有与中国南海相邻的国家都有儒艮的记录。

世界上有美人鱼吗十几年被灭绝的(原型在国内功能性灭绝)(1)

它们栖息在从东非到瓦努阿图的37个热带和亚热带国家的沿海水域,最北到日本的西南岛屿。儒艮温文尔雅。因为它需要定期浮出水面呼吸,而在哺乳时,雌性儒艮用一对胸鳍将幼崽抱在胸前,浮在海面上半躺着给幼崽喂奶。其形状酷似人形,因此一些生物学家认为儒艮是传说中“美人鱼”的原型。

早在魏晋时期,关于美人鱼(又称“鲛人”)的各种传说就开始在中国流传。《搜神记》曾描述:“南海之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泣,则能出珠。”

世界上有美人鱼吗十几年被灭绝的(原型在国内功能性灭绝)(2)

“美人鱼”的灭绝

儒艮是一种性情温和的海洋草食性哺乳动物,经常被误认为是“美人鱼”,它看起来像海牛,有一条像鲸鱼一样的尾巴,需要定期浮出水面呼吸,跟传说中的美人鱼极为相似。8月26日,一则关于“美人鱼原型(儒艮)在中国灭绝”的话题引起网友关注。

根据中国科学院和伦敦动物学会的科学家共同完成的一项研究,该研究最近发表在《皇家学会开放科学》(Royal Society Open Science)期刊上,其中称近几十年来,中国的儒艮经历了快速的种群崩溃。目前,人鱼的原型儒艮在中国已经“功能性灭绝”。

功能性灭绝是指某个或某类生物在自然条件下,种群数量减少到无法维持繁衍的状态;换句话说,功能性灭绝是指一个物种宏观上已经灭绝,生物已经丧失维持繁衍的能力的状态。

公开资料显示,儒艮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海洋动物之一,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列入《濒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一。1999年12月,一只死亡的儒艮被发现搁浅在广西北海附近的海滩上。这是合浦儒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附近发现的最后一只死亡的儒艮。1988年,儒艮被列为中国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但从2008年开始,就没有儒艮出现在中国的记录了。

8月26日,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下称“中国绿发会”)秘书长周晋峰表示,在过去的十年中,没有人在中国再观测到儒艮,中国的儒艮可认为已介于“功能性灭绝”和“野外灭绝”之间的状态。

周金峰说,目前儒艮在中国已介于“功能性灭绝”和“野外灭绝”之间的状态。近十年我们在做南海生物多样性调查的过程中,走访了不少相关人群,如专家、渔民、保护人士。但最终的走访结果都是,没有人在中国再观测到儒艮了。

如果进一步的科考仍然找不到儒艮,就有可能被宣布“野外灭绝”。所以,今年我们成立了中国绿发会儒艮课题组,并且把“儒艮的重引进”作为工作组主要的目标。

儒艮近海生态系统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它在中国的功能性灭绝只是区域性现象,但儒艮在世界其他海域仍然生存着。尚未达到濒危物种的标准,属于易危物种。

动物灭绝的悲剧一直在上演。如何在人类发展和生物多样性之间找到平衡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但我们必须面对困难,守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共同家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