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树叶的故事
从茶山、制茶师到一杯茶汤
每年10月1日到10月10日之间, 为闽南乌龙·安溪铁观音的秋收季节。
安溪的秋天是秋茶下山的季节,安溪各个地区开始开始忙碌,灯火通明的夜晚,是一个个制茶师忙碌的身影。在这十来天里,每天都会有大量的茶商涌到山里,安溪的产茶区域的主街道,成为茶叶临时收购点最为集中的地方。当然,还有茶农家里,常有熟客等候。
都说,茶叶收购点常有厉害的嘴出现,观闻之间,就能判断茶的品质高低。也常有说茶季一结束,制茶师傅们家里鲜有茶叶,因为茶一制作出来,不论好坏,茶商都会尽可能买入。买卖之间有生计,连接生计的是专业的积累与劳动的汗水,它值得赞美。
一个地区茶文化的形成离不开所有参与到其中的人,我们已亲眼见到大山,这一次,我们深入到茶乡体会着茶叶不同的流动方式,去感受村庄晚霞升起,屋檐下的几分庄严;去感受山色与茶色的浑然澄明,有关它的点点滴滴。
我们在祥华茶市,陪同我们的是原在国营茶厂做审评的苏大哥。1991年做审评,2002年下海,至今也20来年过去了。
新中国成立后,茶叶一改历史上的自由贩卖的购销方式,安溪茶叶也长期实行“统购统销”政策。1952年,安溪有了第一家国营茶厂--安溪茶厂。那个时候国营茶厂会派专人收购茶叶,评级定价,然后收至安溪茶厂再做复评,一有失误责任重大。
当时茶叶不允许私自售卖,普通民众也无茶可买,茶叶主要用来统一销往海外、香港,还有用来兑换外汇。1985年茶叶放开经营后,安溪茶叶进入了天南地北的开拓时代,因为获得了自由。
自由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大家都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与客群进行选择。
自由的市场带来更多元的风格,但也深藏无序,是好是坏全落到茶商与消费者的身上了。你必须深谙其中道理,才能穿过重重迷雾。
这在国营时代,制茶师与评茶师都是需要长期训练才能掌握的技能。
进入到街市,这个时候各种店铺全为茶叶开路,原先不管经营什么全部变为茶店,一张桌子,摆上茶具就是一个茶叶临时的收购站点,衣服店,手机营业厅等。
路过一家电器商店,店前已经是冲泡茶叶的审评台了,店内放着收到的毛茶,电器店的老板将电器遮盖好,防止突发状况。
茶市试茶一拨轮着一拨,铁壶咕噜咕噜地响,提壶冲茶,盖碗上飘过一团白雾。乌龙的品鉴要点是香高味醇,即便是清香型也是如此,保证高温沸水可以更好的感受茶里呈现的香气。
每天要试的茶其实是非常多的,常常会遇见拿着茶叶排队等待审评的茶农,一泡茶往往不能耗费多时,就需要确定品质,定好价格,快速的节奏中凭的全是喝茶的功夫。
在这个茶叶江湖,茶农与茶商的心里都自有一杆称,这杆称衡量着价值与价格。
一泡好茶在眼前,我们如何能够认识。其实好的茶,大多数人都能够喝出来,但因为大脑里没有构架一个好茶的空间感,品味过程没有办法与之对应,因此,就没有办法展开具体的想象。其实这个空间感我们与生俱来,只是随着长大,我们的思维复杂,一杯茶汤也就复杂了。
所以,选茶的这杆称,对应就有一套体系。专业审评有审评体系,在民间,老师傅也发展出了行话,重新将这些标准按照理解描摹出来。比如,我们常听到的“幼味”、“大味”、”秋色、秋香、秋味”、“咸味”、“沉下去”等等行业话。无论审评体系也好,行话体系也好,都是为了找到通向好茶的路。
乌龙茶制作繁琐,在安溪做乌龙茶,多是要熬到半夜的,秋天在安溪听到最多的是天气什么时候开始变冷,天气冷了就有好茶可以出来了。
白天植物光合作用攒下糖分与营养物质,晚上的低温有利于减少植物的呼吸作用,从而减少营养物质的消耗。当夜间植物的呼吸作用增强,糖分会作为能量来源优先被消耗掉,多酚类作为糖的二级代谢产物也会增加,从而使得苦涩增加,氨基酸也会由于气温的提高增加分解而减少鲜味感。
铁观音在做青过程中也需要相对低的温度,青叶缓慢的发酵,使有限的内含物质充分的转化与积累,转化完毕等到杀青已经是次日凌晨了。
烘焙好的茶叶,大部分茶农会送到收购点,或装在小袋子里骑着摩托到街市上。有看上的茶商就会冲上一泡,品评香气与滋味如何。
并非所有茶农都能卖得高价,便宜的不过十来块钱,好的可以十倍百倍,也有人争相抢购,排队分茶。
做为一个茶师,自己对选茶也是极其苛刻,但看到那些满脸愁容的乡人,他们在这其中又有多少无措?做茶的师傅总习惯先给往年买过自己茶的茶商看看,这其中有一份契合,也多一份情感。
我置身其中,感受这块土地上的乡民亲近,彼此齐心。当我们驱车离开安溪时,山是壮美的······
撰写 编辑 | 徐小 柠檬
- 山风照月团队出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