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小生命来到世上时,他(她)的全家都会为之高兴,家里的主人也会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小生命的外公家,让亲家分享这份喜悦心情,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结婚后生孩子的风俗?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结婚后生孩子的风俗(洛阳习俗生小孩祝贺)

结婚后生孩子的风俗

当一个小生命来到世上时,他(她)的全家都会为之高兴,家里的主人也会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小生命的外公家,让亲家分享这份喜悦心情。

现在时代进步了,人们可以在几分钟内就让亲家得到信息。可是,在信息不发达的过去,男方要在家中添人的第三天,由婴儿的父亲专门去向岳父母“报喜”。只要是女婿将礼品篮子送到岳父母家中,他的岳父母只要一看篮子,不用询问就知道女儿所生的是男是女。

因为这里面有个专门的传统做法:只要家中添的是男婴,女婿送来的“报喜”篮子是以大肉为主;倘若家中添的是女婴,女婿送来的“报喜”篮子是一篮麻花(当地人把麻花成为“麻糖”),因此,当地人都把女婴昵称为“麻糖篮”。

婴儿的外婆接到喜报,就会及时来探望女儿的情况,她更关怀的还有她的小外孙(外孙女)。

这时,婴儿的奶奶和外婆亲热地坐在一起,协商为婴儿的诞生而举办的庆贺仪式、时间等事宜。

到了庆贺的那一天,男女双方的亲戚,全部带着盛满小米或麦子面的礼品篮子,上面都要盖上几尺布料(让其母亲给婴儿做衣服用的),来进行祝贺。因大家大都是送的是“米”和“面”,故而人们把这种庆贺称之为:“送米面”。

“送米面”的来客招待也有着特殊的办法,在整桌酒宴招待客人的前面,必须先让来客们“吃面条”。也就是:酒宴上要先端上一批“面条”,每人一小碗,吃过以后收拾干净了,又一次摆上整桌的热菜,再次让来客食用。因为要让来客“吃面条”,故而当地人也把这种庆贺形式简称之为“吃面”。

当地的“吃面”来客多少,取决于其婆家的经济实力了,假如其婆家的经济实力强,就会通知多一些有来往的亲戚参加;要是家中生活拘谨,那就只通知媳妇娘家的亲戚来,俗称的“只招待了‘娘家人’”就算了事。

随着时代的进步,洛阳一带的“送米面”招待方式也有了一下改变:人们的礼品已经不只是“米”、“面”篮子了,会用更加丰厚的礼品来代替;就说招待客人方面,也有了很多改进——各地基本上都取消了原来的“吃面条”过程,开始就是摆上酒宴,大家欢乐就餐,只不过将过去的“吃面条”改成了“蒸面条”,每一张招待的桌子上,只端上一份“蒸面条”来代替原来的“吃面条”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