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在上古时期,华夏文明曾经出现过数位英明神武的帝王,他们分别是“燧人、伏羲、神农”和“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由于他们曾为华夏文明的发展作出过巨大贡献,后人为了表示对他们的崇敬和怀念,故而追封他们为“三皇五帝”。

尧舜禹和三皇五帝哪个早(三皇五帝尧舜等人)(1)

​“三皇五帝”没有历史传说的那么神秘,不过是华夏文明在原始部落时期,推选出来的部落大酋长。到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出现,各方各派为了标榜本家学说的正统性,纷纷将此八位帝王级大酋长引入自己的学说。在学术氛围热情高涨的情况下,三皇五帝的身份也开始水涨船高。连扫平六国,奠定华夏大一统的秦始皇,都要对三皇五帝心怀敬意,以“皇帝”二字给自己定尊号。

无论是史书考证,还是民间传闻,“三皇五帝”已是家喻户晓,然而大家是否留意过,平时称呼“三皇五帝”时,只有名而没有姓氏。那么三皇五帝到底有没有姓氏,若是有的话,他们的姓氏又是什么。

尧舜禹和三皇五帝哪个早(三皇五帝尧舜等人)(2)

要弄清楚这个问题,还要从上古时期的姓氏起源说起。今天咱们说起姓名,往往由两部分组成,前边是姓氏,后面是名字,两者结合起来便是某个人的姓名。名字可以随便起,姓氏却不能,它必须与父祖保持一致,极少数也会跟随母亲的姓氏,无论跟谁姓,姓氏只有两个来源,或者是父系,或者是母系,没听说还有第三种情况。

姓氏一般分为两类,单姓和复姓。单姓是单个字姓氏,比如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复姓则是两个字的姓氏,比如独孤、慕容、令狐等等。现在这种姓氏文化大约有不到三千年的历史,差不多自春秋战国时期才形成。

尧舜禹和三皇五帝哪个早(三皇五帝尧舜等人)(3)

在夏商周三朝,乃至更早的上古时代,华夏文明的姓氏文化十分复杂。一个人的完整姓名得有五六个字以上,因为它是由“姓、氏、名”三部分组成,姓是姓,氏是氏,名是名,三者各有不同的意义。

“姓”自产生以来,没有经过太大的变化,一个人生在哪个家族或者部落,便要以该家族部落的“姓”来给自己定称谓,它相当于某个家族和部落共同的代号。“氏”更像是地名,因为上古时期,伴随社会条件的发展,某个部落壮大起来以后,会有不同的分支,各部落为了区分自己的属地,便将自己的姓名中加上“氏”。“名”自然不用多说,一般根据个人的喜好,随便怎么起都行。

尧舜禹和三皇五帝哪个早(三皇五帝尧舜等人)(4)

以伏羲为例,他的全名应该叫做“风燧人伏羲”,“风”是他的姓,“燧人”是他的部落氏族,“伏羲”才是他的名字。其他三皇五帝成员,他们的姓与氏到底是什么?咱们继续往下说。

燧人是那位教会华夏民族“钻木取火”、“结绳记事”的那位先祖。他的全名是“风燧人允婼”,风是他的姓,燧人是他的部落氏族,允婼是他的名。允婼是位居三皇五帝之首,他带领族人建立起燧明国,大约是河南商丘一带。燧人允婼是位非常有作为的上古帝王,特别是发明“取火”,使得华夏文明从原始部落开始步入文明的时代。后来,他迎娶华胥氏为妻,所生的一双儿女更为有名,他们是伏羲和女娲。

尧舜禹和三皇五帝哪个早(三皇五帝尧舜等人)(5)

伏羲,上文有所提及,他的全名是“风燧人伏羲”,是三皇之首燧人允婼的嫡长子,父子二人将“三皇五帝”占据两席之地,果然是虎父无犬子。伏羲在自己父亲燧人允婼的基础上,将燧人氏带向全新的文明,他创立出文字和婚嫁制度。文字的发明可谓是开启文明的钥匙,还提倡采取聘礼的婚嫁方式。所以,传统观念上认为华夏文明始于伏羲。

神农是尝百草的上古帝王,本姓“姜”,“神农”是他的部落氏族,“炎帝”才是他的名,所以他的全名叫“姜神农炎帝”。神农炎帝最大的事迹是联合皇帝打败蚩尤,共同创立华夏文明,合称炎黄子孙,同时他还是最早的医学药学家。

尧舜禹和三皇五帝哪个早(三皇五帝尧舜等人)(6)

黄帝,作为五帝之首,是真正意义上华夏部落的先祖。他本姓“轩辕”或“姬”,“有熊氏”部落,名为“黄帝”,全名则是“轩辕有熊黄帝”。

颛顼,是黄帝的嫡长孙,由于后来黄帝改姓为“姬”,颛顼因辅佐少昊有功,封地在高阳,故为“高阳氏”,颛顼是他坐上部落首领的封号,他的本名叫“乾荒”,所以颛顼的真名应该是“姬高阳乾荒”。

尧舜禹和三皇五帝哪个早(三皇五帝尧舜等人)(7)

帝喾,是皇帝的曾孙,祖父被封在高辛地,创立“高辛氏”,他的全名是“姬高辛俊”;尧,姓为伊祁,氏为唐,名为放勋,全名为“伊祁唐放勋”;舜的真名则是“姚妫重华”。

以上便是三皇五帝的的姓、氏、名的考证,由于他们的全民太长,说起来又十分绕口,后人为了方便,故而只称他们的“姓氏名”其中的一部分,或者以他们的尊号相称。小伙伴们,你们学到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