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航海第281册:《混沌——开创一门新科学》,图灵新知出品。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老师被大家熟知,我想最主要的是其作品《三体》,该书讲述了地球人类文明和三体文明的信息交流、生死搏杀及两个文明在宇宙中的兴衰历程。其中第一部经过刘宇昆翻译后获得了第73届世界科幻大会颁发的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为亚洲首次获奖,更是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严峰评价道,《三体》一书把中国科幻文学提升到了世界级的水平。

三体中的最高法则(三体中也有差之毫厘)(1)

其实所谓的三体,最初是精确地根据物理定律推算行星运动的轨道,三体问题指三个质量、位置和速度都为任意的的天体,在相互之间万有引力的作用下的运动规律问题。例如把太阳与两个行星放在一起,就是一个三体问题,天体越多就变成越复杂的问题。解开三体问题花了很长时间,最终人们发现三体问题无解。而在真实的太阳系中,体量远超三体,是一个庞大的体系,是更复杂的多体问题。那既然三体问题都不可解,那多体问题,用传统的方法去推算太阳系的运动,明显也不可能。

为此可知,三体是一个混沌系统,其最重要的特征是不可推算。而刘慈欣在作品中充分展示了混沌,作品中有三个太阳,他们的轨迹运转处于不可知、不可预测、不可推算的状态,因此有一种情况是三个太阳同时出现,星球上出现超高温天气而导致生命体因高温丧生,当然也有可能一个也不出现导致极夜现象发生,没有了太阳的热辐射,星球上的生命体又会因为低温而丧生,这就是《三体》小说里的科学原理。

三体中的最高法则(三体中也有差之毫厘)(2)

最近我阅读到哈佛大学毕业生,于1954年出生于美国纽约的詹姆斯·格雷克关于混沌的著作《混沌——开创一门新科学》,他曾就职于报社媒体从事编辑及采访记者的经历令他的作品细致、严谨,更是造就了对于科技史和传记题材的撰写,以通俗又深刻的方式向广大读者解读复杂的概念,他更是因此获得美国最伟大的科普畅销书作家的称号。我们今天所谈起的《混沌》曾令他入围普利策奖和美国国家图书奖,译制为25种语言在全世界广泛传播。更是帮助我们读懂很多科学。

其实最早在1963年,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诺顿·洛伦茨提出了混沌理论,非线性系统具有的多样性和多尺度性。从洛伦茨发现蝴蝶效应开始,混沌理论阐释了生命的节律、社会的演变、自然的形状和宇宙的常数,那些貌似不相干的无规则现象被赋予了新的意义,人类看待自身与万物的视角也被拓宽。混沌理论解释了决定系统可能产生随机结果。理论的最大的贡献是用简单的模型获得明确的非周期结果。在气象、航空及航天等领域的研究里有重大的作用。

三体中的最高法则(三体中也有差之毫厘)(3)

正是因为这本书三十多年的科普,让混沌理论和蝴蝶效应广泛传播,家喻户晓,帮助我们看到什么是一门新的学科及其发展。上文中我们简要地了解了混沌理论,他之所以能成为这个时代重要的科学知识之一,正是其广泛的存在性,而这种不确定性正是给当前人类带来的极大不安全感,在我们的生活中如股票市场的起伏、人生的平坦曲折、教育的复杂过程等都可以用混沌洞悉,微小的因素造成无数可能的结果,无法预测的随机效果。所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正是此一现象的最佳批注。

而作为我们,更应该去关注这些,我们可能无法去研究一门深奥的科学,更无法成为新学科的开启者,但是我们可以掌握其中的原理,哪怕最浅显的道理,这样我们力所能及的,在生活中,我们所经历的很多事都可能处于混沌的状态,一些我们看得见或看不见的因素在对结果进行干扰,特别是以“蝴蝶效应”作为一种警示,在古代的卑梁之衅,吴国卑梁和楚国钟离的两个女孩在采桑劳作,两人同时看上了一棵桑树,双方对桑树的归属产生了分歧,彼此互不相让,很快从口角发展成扭打,小小的桑叶之争,带来的是军事斗争。原理与这些真实的故事无不在警示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