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听我说#

我们经常会说一个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未来在于教育,教育是立国之本是立国之基,发展教育已经成为一项基本国策。

那么对于当下,立足当下的中国国情,怎么做到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呢,怎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呢?最关键的一环那就是尽可能实现各个区域的教育资源均等化。

教育资源公平化建设(教育资源的均等化关系到社会共同富裕的实现)(1)

要实现共同富裕,首先得大家包包里有钱,那么如何做到让每个人或绝大多数人兜里有钱呢,那就只能更大程度通过教育入手,只有让每一个人从小到大到步入社会的那个阶段内接受教育,当然这个教育可能是素质教育,可能是应试教育,也有可能是职业化的教育培训,不过这个不要紧,因为社会各个行业各个领域都需要各式各样的人才,不过前提得是通过教育去塑造。

当下中国依然是九年义务教育为主,不过农村偏远地区的孩子上学难问题还是存在,一些家长认为只要孩子九年义务教育读完了就结束了,实际上是不对的,当然这和每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及家长的观念意识有很大的关系。

教育资源公平化建设(教育资源的均等化关系到社会共同富裕的实现)(2)

在这些家长眼中,他们的孩子读完初中要么由于承担不起高中的学费而选择让孩子不读了,要么由于小学初中的教育资源匮乏和不优质的各方面原因导致孩子成绩不理想考不上重点高中而选择不读了。

我个人认为竟然国家知道教育的重要性,而每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资源的稀缺性导致教育资源的不均等化,那么国家就应该做出一些措施,有必要延长义务教育的时间,小学缩短一年,六年级完全可以取消,小学设1-5年级,初中正常1-3年级,高中1-3年级不变,实现11年义务教育,这样可以更大程度上覆盖局部教育资源稀缺不发达地区的义务教育覆盖率和受教育群体的比例,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国民整体的受教育水平。

教育资源公平化建设(教育资源的均等化关系到社会共同富裕的实现)(3)

邓小平同志当年做出改革开放的举措时,就说了国家支持和扶持也允许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大家只是记住了这上半句话,后面半句话是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总体目标,这才是邓小平同志完整的表述。只不过是分阶段性的目标进行完成,现阶段前面那半句话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目标算是完成了,那么后面的实现共同富裕还在进行中。

要更好的更快的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这绝不只是一个干巴巴的口号说说而已,是需要实打实的去一步步做的,国家现在富裕了不是目的,因为还有很大一部分人还没有真正富起来,这是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教育资源公平化建设(教育资源的均等化关系到社会共同富裕的实现)(4)

藏富于民,国富民强才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和整体纲领,那么这个时候需要关注的是老百姓投资能力的提升,需要老百姓有自我能力的提升,这个需要国家去带动扶持,首先就应该从教育着手,通过教育去一步步实现和改变一个人,均衡发展每个地区的教育,均等化分配教育资源,尤其是重点偏远地区甚至应该有意识倾斜,使每一个人有充分接受教育的条件,只有从根本上使每个人接受教育的宽度和深度提高,才能最终实现他们个人收入的增长,才能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教育资源公平化建设(教育资源的均等化关系到社会共同富裕的实现)(5)

个人认为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国家应该大力支持和推动职业化教育的发展,并不是每一个人都适合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这一条路线,有的人可能更适合走技能职业化的方向,这些人更适合走一技之长的路,将来进入社会一样可以发光发热,有了技能走到哪都能混碗饭吃,一样可以出人头地。

现阶段的严重问题就是大多数人通过传统路线从小学到初高中再到大学毕业,结果大学期间荒废了,出入社会发现专业不对口不好找工作,又没有经验,自己也没有一技之长很难立足,还不如让这批人学一门技术更好的立足社会。

教育资源公平化建设(教育资源的均等化关系到社会共同富裕的实现)(6)

个人认为国家可以多兴办一些这样的针对各式各样的技能培训学校,让愿意有兴趣学习一技之长的人有一个去处,现阶段虽然也有很多民办机构,不过存在不少问题,比如说学费贵,师资力量薄弱,学生进去学不到真正有用的东西,缺少监督机制,加上一些负面影响,导致口碑差。

再者,现在城市和农村教育资源教育水平的差异和差距不是在逐步缩小,相反越来越大,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考上公办学校的近三分之二来自农村贫困家庭和一般家庭,一个学校就可以看到一个社会的缩影。

教育资源公平化建设(教育资源的均等化关系到社会共同富裕的实现)(7)

而现在呢,这些年我们听到比较多的一句话就是寒门再难出贵子,也有数据显示,近20年以来,考上清北等重点学校的学生几乎都是来自中产阶级家庭,同质化程度高,那么农村为什么能够考上清北重点学校的学子越来越少了呢?

我们国家应该看到环境对人的成长的重要性,尤其是教育环境,农村地区教育资源教育环境和城市根本没法比,而人与人之间的个体差异能有多大,天才毕竟是万里挑一甚至十万里挑一,那么除了自身因素的影响外,剩下的无外乎就是环境了,所以说实现教育资源的地区均等化关系到国计民生。

教育资源公平化建设(教育资源的均等化关系到社会共同富裕的实现)(8)

伟大的圣人孔子的教育思想是有教无类,不患寡而患不均说的也就是这个道理,每个人其实都是可以成才的,都是可以有为的,关键是在这个过程中国家政府和家庭做了什么,我们搞共同富裕不是要均贫富,而是均无贫,投资每个人的教育,每个人的能力,跟我们中国人所秉持的道德观念是合拍的。

现在中国的高等教育这些年发展是挺不错,很多学校的科研成果和学术声誉在国际上都具有了话语权,这是可喜可贺的事情,不过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基础教育的发展,只有基础教育发展好了,能够从娃娃开始抓起,那样我们就真正离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的转变就快了。

教育资源公平化建设(教育资源的均等化关系到社会共同富裕的实现)(9)

清华北大一年的教育科研经费可以达到两三百个亿,清华大学2021年达到了317亿,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再去看看农村偏远地区的教育经费可能一年下来也就几万,十几万都可能不到,用于基础教育的经费和城市怎么比,当然这个问题不展开说,点到为止。

最后我想说的是,教育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一环,而如何实现教育资源均等化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教育资源的合理公平分配直接关系到缩小贫富差距的时间进度,基础教育是需要重点落实和布局的,只有基础打牢了,底子厚基础扎实才能稳步前进,才能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伟大目标 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