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粤明和夏雨(千禧年的袁泉和潘粤明)(1)

《蓝色爱情》是1999年拍摄,由袁泉、潘粤明主演的爱情文艺片。整部影片充满话剧意味,对白很文艺,穿插着舞台表演,现实和艺术的相结合,使电影洋溢着浪漫、艺术情调。

潘粤明和夏雨(千禧年的袁泉和潘粤明)(2)

看这部影片,能使人回忆起千禧年的生活点滴,因为剧中的人物对感情、对工作、对真相的追求,更加自由、开放、真诚和纯粹,这和现在快节奏、高效率的都市生活并不相同。男女主角因为女主刘云一次跳桥的行为艺术而结识,本身就有艺术情节的男主邰林对充满艺术气息的清秀女生产生了好感,只是碍于警察身份和男孩子的自尊不好意思主动联系女生。倒是女生,作为话剧演员,很大胆前卫,她主动联系男生,第一次约会两人就流露出了暧昧情愫。爱情穿插着刑侦探案,使两个人经历了热恋、误解、消除误会,感情逐渐加深。

潘粤明和夏雨(千禧年的袁泉和潘粤明)(3)

关于剧情,其实不敢恭维。观看这部影片,其实是被影片的摄影和风华正茂的袁泉、潘粤明吸引来的。影片拍摄地是1999年的大连,蔚蓝的大海,吹动发丝衣角的海风,引着可口可乐广告的红色有轨电车,如今看来,有着浓浓的怀旧感,让人不禁怀念起虽然物质不丰盈,但人们却质朴、纯真的时代。胶原蛋白满满的文艺小生潘粤明,事业已然起步,前途大好,眼神认真、纯粹。但是如今,他的眼睛虽然依然干净但是已经有了疲惫和些许沧桑。

潘粤明和夏雨(千禧年的袁泉和潘粤明)(4)

那时的袁泉二十二三岁,皮肤吹弹可破,大眼睛清澈有神,笑容纯情灿烂,电影给了袁泉很多近景特写,将袁泉的青春、美丽永远保留在了胶片中。有一幅流传很广的美图,齐耳短发的袁泉,明眸皓齿,,美艳动人,带着choker项链,穿着黑色细吊带罩着白色针织外衫,对着镜头开心狡黠地笑着,像精灵般灵动,像仙女般飘逸。

潘粤明和夏雨(千禧年的袁泉和潘粤明)(5)

第一次见面那么富有戏剧性,男主邰林为了工作也为了私心让女主刘云留下联系方式,被上司调侃别有用心,他当着上司的面将纸条撕了,上司很无语,同事却一语点破,那是撕给你看的。因为喜欢一个人时候,对那个人的一切会铭记于心,看一遍就能记住一长串的电话号码,就能记住街道、小区、单元楼号,就能记住相识时对方每一瞬的音容笑貌。

潘粤明和夏雨(千禧年的袁泉和潘粤明)(6)

初相识,看着一袭黑裙的女孩,身段玲珑,苗条纤细,皮肤白皙,他用手比划出一个摄影镜头,对着女孩的倩影框住很久。将女孩在办公室拘留了一夜,第二天回到办公室,女孩在侧身躺在椅子上安眠,看着面容娇美,身姿婀娜的女孩,他呆住了。女孩忽然睁开眼,恶作剧般的一笑,让他一怔,有些尴尬,有些不知所措。

潘粤明和夏雨(千禧年的袁泉和潘粤明)(7)

第二次见面是女孩主动传呼的他,他气喘吁吁的跑到女孩表演行为艺术的桥上,佯装生气的埋怨女孩胡闹,女孩生气要走,他急忙赔笑挽留,说出心里话,其实你约我见面我心里很高兴,咱俩好不容易认识,我26岁,身体健康,未婚。这样的台词已经不可能出现在如今的生活场景中了,除了相亲活动。所以,在今天听来,很老土,却真诚,憨厚的让人心动。

潘粤明和夏雨(千禧年的袁泉和潘粤明)(8)

女孩是话剧演员,跳桥是为了体验生活搞的行为艺术。行为艺术在那个时候还是个稀有名词,男孩专门跑到书店要找关于行为艺术的书籍,店员表示从来没有听说过。街头有打群架的,女孩大喊警察来了,人群一哄而散,女孩拉着男孩在街头狂奔。不按常理出牌,活泼,灵动不流于俗,充满浪漫、大胆的艺术气息的女孩深深吸引着憨直的男生。他坦言,她的出现使他的生活充满诗意。诗意,这个词现如今已经被车贷、房贷、加班、考试等等压力消磨殆尽,只是出现在字典里的一个词,连说出口都觉得虚空、不切实际。但那时的人们却还有追求诗意的精力和时间,还有可以陪着一起奔跑的小伙伴。

潘粤明和夏雨(千禧年的袁泉和潘粤明)(9)

一起吃饭时,女孩伸出手表示就算两人正式认识了,男孩握住了女孩的手,却不放开,女孩起先怔住,后又了然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影片中的爱情简单明快,有好感就接触,确认了彼此心意就在一起,不矫情,不故弄玄虚。蓝色代表忧郁,但是这里的蓝色代表的却是蓝色大海般的爽朗、清澈。蓝色爱情,是纯真干净的爱情,不掺杂任何杂质的喜欢。

影片有一个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女主的服饰,很个性、大胆,但却时尚前卫,即便放在今天穿也不过时。那时的女孩子喜欢穿吊带,吊带背心外加透明外罩,或者直接一件吊带长裙,简洁明快。影片开头,女主穿的就是一件剪裁合体的吊带长裙,收腰的设计将袁泉凹凸有致的身材显露无遗,大裙摆又凸显了女生灵动飘逸的气质,搭配一双黑色小高粗跟凉鞋,整体黑色系搭配越发衬托出女生肌肤的白皙和艺术的神韵。

潘粤明和夏雨(千禧年的袁泉和潘粤明)(10)

两人在海边沉思时,女主穿的是印着摇滚歌手科特的黑色长袖衫,泛白牛仔裤,脚踩绿色马丁靴,这身行头,走在今天一二线城市的商业街上,也能秒杀一众路人,时尚感毫不逊色。最吸引人眼球的是致敬《这个杀手不太冷》模仿玛蒂尔达的穿搭,齐耳短发,choker颈圈,黑色细吊带,白色网眼针织长衫,黑色短裤,白色中筒袜套绿色马丁靴,显出一双大长腿,不禁让人感叹,时尚果然是一个轮回。如今我们眼中的前沿搭配,真的只不过是前辈们玩剩下的。

潘粤明和夏雨(千禧年的袁泉和潘粤明)(11)

都说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袁泉那一代的明星,无论颜值,气质,艺术修养,个人魅力,都要高出如今这一代太多太多。现如今,闯入娱乐圈的帅哥靓女多不胜数,虽然也外貌出众,但却给人画中人的感觉,看过就忘了,没有吸引人的记忆点。也许是因为,现如今的艺人们缺少生活实践,被框在了小小一个角落,并且缺少对艺术的真诚追求,参杂了太多功利心。

潘粤明和夏雨(千禧年的袁泉和潘粤明)(12)

那时的艺人们,一般都有着丰富的生活体验,能够切实把握住普通人的情绪,对待艺术创作怀踏实认真,有不断追求艺术创新的勇气。所以,很多那时的影视作品,充满生活气息,不浮夸,不是满地高富帅、白富美。那时的作品侧重点不是金钱堆砌的浮华盛世,而是针对普通人的爱情和生活,更能引起观众的共鸣,让人觉得那不是在演戏,而是在反映生活。当然,这些感悟是针对那个年代的主要作品而言,而不是针对本部影片。因为这部影片剧情有些牵强,话剧意味太浓重,不是很自然。那时的生活场景,那时的自然风光,那时的袁泉和潘粤明,是这部影片吸引人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