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看清一件复杂事情背后的逻辑,要先找出谁才是其中的最大受益者。电视剧《心居》播放到目前为止,各主要角色几乎都被骂得很惨,几乎只有公公顾士宏受到了普遍赞誉,弹幕普遍夸他是个拎得清的好公公。

今天,咱就来试着分析一下,在一片鸡飞狗跳中独善其身的好公公,背后到底藏着什么样的人性

一个家庭需要一个好的公公(心居里最拎得清的好公公)(1)

一、公公扛起养老任务,转嫁到儿媳身上

1、老二家承担奶奶的养老任务

顾家奶奶生有两儿一女,大伯父伯母当年下乡了,回到上海这座城市发生了巨大变化,还是靠妹妹的接济,他们才得以在上海安家。

姑姑当了公职人员,嫁人离开了娘家。

公公是教师,工作稳定,又早年丧妻,奶奶自然长期跟他一起过日子。

大伯母回到上海安定下来之后,并没有改变这种相处模式,奶奶的养老任务依然由公公独自承担。以此可推测,大概率他们住的这套老屋,是奶奶的房子,老二一家人长住,所以三家人都默认了由老二养老。

一个家庭需要一个好的公公(心居里最拎得清的好公公)(2)

2、顾磊成家之前,公公全包家务

从老屋各方面的现状可以看出,女儿顾清俞自力更生,早早成才,自己一个人住尚且雇了个保姆打理一切家务,在老家又从来是坐等吃喝,显然不是会做家务的人。

而儿子顾磊,是被全方位默认的废物,奶奶、父亲、姐姐全部默认他在家躺平等吃等喝。

而从公公买菜、买早点、系围裙打下手等细节可以看出,在奶奶老了之后、冯晓琴到来之前,是公公承担起了所有家务。

一个家庭需要一个好的公公(心居里最拎得清的好公公)(3)

3、顾磊成家后,冯晓琴接过了公公的担子

冯晓琴的学历不过高中,来到人才济济的上海,想要凭本事快速在这里安家,简直是痴人说梦。所以她走了捷径,千方百计缠上自身条件垫底的顾磊,通过怀孕嫁人的方式,实现了阶层跃升。

因为也没有其他本事,她便顺从地辞了职,担起照顾一家老小的任务。她越想得到认可,就对一家老小越尽心尽力,8年如一日把上上下下照顾得妥妥贴贴:公公眼镜刚坏还没吱声,她就给修好了;奶奶每天吃的药她给分得清清楚楚;老公的一切身外之物,如手表、衣物、公文包等都是她张罗的……

一个家庭需要一个好的公公(心居里最拎得清的好公公)(4)

8年时间,冯晓琴起早贪黑事无巨细一手包办,几乎把全家人都惯成了生活巨婴,以致于她突然离家出走,家里瞬间乱作一团,顾磊送孩子上学连小区门口都没出,就能把大拇指摔成了骨折。

无论冯晓琴背后有什么心思,客观事实上,冯晓琴就是把原本落在公公身上的家务活全部揽了过来,解放了公公,并且比公公做得更加仔细周到。

一个家庭需要一个好的公公(心居里最拎得清的好公公)(5)

综合上述几点,冯晓琴来到顾家,奶奶、姐姐、顾磊生活照旧,真正发生巨变的,是公公。他从一个为家里上下操劳的围裙男人,变成了看报等吃喝的清闲散人。老母亲养老、自身养老、继续照顾废物而已……这些重担通通转嫁到了冯晓琴身上,所以,从家庭生活角度来看,公公才是冯晓琴和顾磊婚姻的最大受益者。

二、奶奶喜欢聚会,公公享受赞誉

公公极好名声,这在很多方面都可以看出来。

小区业委会是吃力不讨好的活,为管理小区车辆都闹得上新闻了,顾清俞让他辞了别干,他不肯,他喜欢这种为小区出力、获得小区业主认可的成就感。

一个家庭需要一个好的公公(心居里最拎得清的好公公)(6)

顾磊出事后,冯晓琴要打官司起诉楼下在公共区域放玻璃的邻居,公公当场反对,并把忙于工作的顾清俞叫回来。顾清俞跟冯晓琴说:“我爸爸是个很传统的人,可能在你看来,面子、名声,这些事情都不重要,但他觉得重要。”公公希望通过女儿来阻拦儿媳妇打官司,以免伤了邻里和气,损了他的面子、名声。

在家庭聚会日,公公买了菜和早点,接在小区跳完广场舞的奶奶回家,邻居一看就知道他们家又要聚会了,公公眉开眼笑,称“老娘喜欢”。邻居对他竖起了大拇指,大赞他是“大孝子”。

一个家庭需要一个好的公公(心居里最拎得清的好公公)(7)

雷打不动两周一次大家庭聚会,是以奶奶喜欢为名举办的,实际的名声却落在了公公身上。毕竟,聚餐聚会嘈杂又费时费事,谁家做子女的,能如此高频率且如此稳定地成全老人家盼团圆的心思呢?放眼整个小区,大概也只有他这个“大孝子”做得到。

然而,公公获得的所有赞誉,实际担事的都落到了冯晓琴身上。

一个家庭需要一个好的公公(心居里最拎得清的好公公)(8)

打官司是冯晓琴强硬坚持且和大姑子撕破脸才没妥协;公公上有难伺候的老人、下有不成器的儿子、再往下还有刚上小学的孙子,若不是冯晓琴大包大揽,他岂能当甩手掌柜安心去为小区各种杂事奔忙;随着公公年纪大了,其他所有人又从来岀嘴不出力地等吃等喝,如果不是冯晓琴里里外外任劳任怨,这种家庭聚会也没法常年持续2周举行一次。

可以说,公公最看重的孝心、面子、名声,通通有赖冯晓琴成全。

一个家庭需要一个好的公公(心居里最拎得清的好公公)(9)

三、自己当好人,借女儿敲打儿媳

一边是依赖着儿媳妇,一边又想压着儿媳妇,好面子的公公又不肯自己当坏人,怎么办呢?他惯用的招数,就是让女儿来当坏人,借女儿孝顺长辈和护短的心理,时刻敲打冯晓琴。

1、家里但凡有点破事,就把女儿喊回家

总喊女儿回家,一方面是她有能力,让她回来主持家务,一方面是她有出息,时常拉回来遛遛,能在邻居圈里给他长面儿。

所以在公公的邀请下,这个已经出去独住的大姑子,总是三天两头出现在老屋,参与着家里大大小小各种事情。

一个家庭需要一个好的公公(心居里最拎得清的好公公)(10)

2、儿子儿媳吵架,让女儿摆平

顾磊和冯晓琴结婚八年,每年都要因财会考试大吵两次,平时更是三天两头小吵。本来夫妻床头吵架床尾和,都不是什么大事。但每次夫妻俩一吵,冯晓琴闹着要走,公公就比谁都急,他一急就找女儿回来当“救兵”。

一个家庭需要一个好的公公(心居里最拎得清的好公公)(11)

其实好几次都可以看出,顾清俞并不是时刻闲着且热衷于管他们的事情。冯晓琴要打官司,她是临时请2小时的假赶回来的,家里忙完了还得匆匆回到工作岗位;夫妻俩吵架当晚,公公就给女儿发了短信,顾清俞得了重感冒,并不想理,第二天才一推再推姗姗来迟。

一个家庭需要一个好的公公(心居里最拎得清的好公公)(12)

可是公公早依赖惯了女儿为家里摆平所有事,不管是给儿子找工作,还是姐姐夫妻俩矛盾,可以说长期以来,是公公利用女儿护短的心理,强行拉着她介入人家的情感生活。

3、事发之前,从不主持公道

其实每次顾清俞回来,对顾磊说了什么,公公都在旁。有些话或许傻顾磊听不懂,但公公却是门清的。

作为生活的长者,他本就知道过日子没法算计得那么清楚,女儿说的那些话虽然在理,但落在儿媳妇耳朵里,会是多么难堪。

一个家庭需要一个好的公公(心居里最拎得清的好公公)(13)

但在顾磊发生意外之前,公公从未阻拦,因为他对儿媳妇也有看不顺眼之处,但他有赖于人家,得当好人。所以一再组织三人在家里开小会,由着女儿把话说得直白,似乎有意无意地要让儿媳妇听到女儿的话,好收敛收敛。

直到大事发生,儿媳盛怒,儿子没了,他终于直面这种模式的问题。只是他白发人送黑发人,他是这个事件里最受伤的人,仗着悲伤,他由着众人责怪冯晓琴,让冯晓琴当了众怒的焦点。

一个家庭需要一个好的公公(心居里最拎得清的好公公)(14)

当在冯晓琴有意无意为自己反抗和宣泄时,他又记起冯晓琴在这个家的重要性,再次站到现实利益角度出发,认同儿媳妇,怪起了女儿,把儿子的意外怪在顾清俞理性分析上,却不曾真正反省,那天女儿进门之前夫妻俩就已经和好,如果不是他催着女儿回来,后面的事儿压根不会发生。

一个家庭需要一个好的公公(心居里最拎得清的好公公)(15)

结语:

一段无法调和的姑媳关系,表面上看,是夹在中间的顾磊软弱无能,但事实上,总把她们扯在一起的,却是公公。

是公公默认了有出息的女儿当“扶弟魔”,也默认了女儿在小会里总是高高在上地说大实话。他享受这种自己当好人、女儿和儿媳妇暗地里互掐、但表面上平和融洽的家庭平衡关系。

一个家庭需要一个好的公公(心居里最拎得清的好公公)(16)

在这种平衡里,最大的受益者从来不是三天两头挨媳妇骂的顾磊,也不是明明自己有好人生却被扯着管别人夫妻污糟事的顾清俞,更不是日复一日当牛做马却被当外人处处防备的冯晓琴最大的受益者,从来都是他这个当公公的,卸下了肩上所有的担子,当个连弹幕都一边倒夸赞的拎得清的大孝子、好父亲、好公公、好爷爷。

这才是《心居》这个复杂家庭关系背后,隐藏得最深的人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