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陈先生是一名健身爱好者,随着健身时间的增长,陈先生健身的强度也在逐渐增大。在每次深蹲举起数十公斤的杠铃时都伴随膝关节"啪"清脆而响亮的声音。每当健身进行到此时,他开始担忧,自己的关节是否存在问题?自己的骨头有否断裂?一阵胡思乱想过后,陈先生决定放下杠铃,走向更衣室。他曾向教练咨询,也向周围的朋友打听,但越是打听越是害怕。这时陈先生来到关节科门诊,诉说他的情况。他说声响总是在举起杠铃时发出,听起来算是清脆,没有疼或者不适感,也没有关节活动受限制,平常活动膝关节不会发出声响。在听到科学合理的解释后,他如释重负,继续他热爱的健身运动。
关节响不是病
你能否记得,上学时候在体育课上做暖身操扭动身体时身体发出咔、咔、咔的清脆声音?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长时间盯着电脑屏幕后,活动一下脖子时脖子发出啪、啪、啪、清脆的响声?在医学上,把人体的关节在运动时发出的响声被称为关节弹响。关节弹响很常见,在生活中无时无刻都能听到。
关节弹响是一种症状,不是一种疾病,可以分为生理性(正常)和病理性(不正常)两大类。正常人通常都会有生理性关节弹响,它有如下特点:
1.只发生在关节受到突然的牵拉或屈折时;
2.弹响前关节必须有一定时间的静止期;
3.响声清脆、单一、不重复;
4.不伴有疼痛或不适感,弹响后常有轻松感。
病理性关节弹响常常由关节或其周围组织病变引起。其特点和病因十分复杂,但一般在关节发生弹响的同时伴随局部的不适或疼痛。两者可以简单归纳为:
生理性关节弹响:不动 ,活动,"啪",爽。
病理性关节弹响:"啪" "不爽"。
现在请回顾一下陈先生的情况,他在健身举杠铃时发生弹响,平常活动膝关节不发生弹响,声音清脆,没有疼痛等不适感,没有关节活动受限,于是可以断定陈先生的关节弹响是生理性关节弹响。
反复的生理性关节弹响对关节有害吗?
在电影上,反派动手打架前总要把手指掰得咔、咔响。但是,长时间如此真的没问题?掰手指真的不会得关节炎?这要从关节弹响的形成说起。
国外有科学家通过将志愿者的手指插入可用于对关节施加牵引力的柔性管来模拟掰手指的情景。他们在牵引施加到裂缝点之前和之后通过使用磁共振成像(MRI)收集实时镜头,发现快速创建在关节分离点的接头的腔体并且闻及关节弹响。
在弹响过后,腔体仍然可见。这表明接头本身的开裂可能足以引起快速空化和爆裂声。简单地来说,在掰手指时关节内空间变大,但是关节液有限以至于不能充满变大的关节腔,从而形成体腔,于是周围的气体会急速向腔隙内扩散,与液体一起,发出清脆的响声。由此看来,掰手指并不会对关节造成很大的影响。有科学家甚至认为,此种做法不但不会造成关节损伤,还会刺激关节周围的毛细血管和末梢神经,
从而增加局部血液循环。
国外Donald Unger博士则更加坚持,他以自己为实验对象,每天至少掰左手手指两次,但不掰右手手指作为实验对照,50年后他双手都没有发生关节炎。
掌指关节如此,身体其它关节也是如此。
既然关节弹响不会对关节造成影响,那也就不需要治疗。当陈先生听完上述例子后,他如释重负。并建议他平常注意对关节的保养,切勿过度使用关节;健身举重时量力而行,并注意合理休息。
病理性关节弹响?不害怕当排除了生理性关节弹响,即弹响伴有不适感或疼痛感,或有关节活动受限,那就要考虑病理性关节弹响。病理性关节弹响并不是疾病,而是一种症状。许多疾病可以引起病理性关节弹响,如关节本身的病变和关节周围的软组织如肌腱,软骨,半月板,韧带等等的病变也可以引起。常见的疾病有全身各个关节的炎症,如膝关节关节炎,踝关节关节炎,股骨头坏死导致的髋关节炎等;手腕的狭窄性腱鞘炎(手腕使用过多,局部的肌腱肿胀,形成急性炎症,同时手指在活动的时候与腱鞘摩擦产生弹响),颞下颌关节紊乱病:(腮腺部位的关节疼痛,关节响,张口受限等)。
关注赵亮教授头条号,更多专业的知识分享给你。
在平常,应该多注意对关节的保养,一般可以做一运动,如骑自行车,游泳散步等运动来增强关节的稳定性。运动时避免过于激烈的运动,而在健身举杠铃时量力而为。在出现病理性弹响及疼痛时,应减少关节的负重,避免关节过度使用,必要时可借助助行器。在休息、热敷、按摩、止痛等对症治疗后疼痛会有所缓解,病理性关节弹响会消失。如若长时间疼痛不缓解,弹响不消失,应及时就医,积极配合医生寻找病因,对因治疗。
参考文献
1.《实用骨科学》
2.《Campbell's Operative Orthopaedics》
3.Brodeur, R. (1995). "The audible release associated with joint manipulation." J Manipulative Physiol Ther 18(3): 155-164.
4.Kawchuk, G. N., et al. (2015). "Real-time visualization of joint cavitation." PLoS One 10(4): e01194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