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检察官中》的王达,从小在穷山沟里长大,他从老师走上仕途,然而对权利的渴望,让他最终成为一个变态。

犯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执迷不悟(放下对犯错者的执念)(1)

王达官商勾结进入商界,他不光杀害妨碍他利益的人,连他的妻子也杀,还把亲生女儿当作赚钱的工具和棋子,各种伤害成为女儿无法言说的痛,到死他都对自己的行为不知悔过。

在《你为什么不道歉》中,作者哈丽特·勒纳这样评价犯错者的行为:“犯错者对其行为越是不知悔改,他们对自我的放任就越是变本加厉,受到伤害的一方,就越发容易陷入愤怒和痛苦之中无法自拔。”

犯错者没有真诚的道歉和忏悔,往往就会让受害者的内心得不到平静。电视剧中的受害者是这样,现实中的一些人也是这样,在人际交往中,同样也有被人伤害的痛苦。

哪怎么样才能让受害者摆脱痛苦,从而获得内心的解放呢?本书作者从三方面提出建议:

犯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执迷不悟(放下对犯错者的执念)(2)

1.放下对犯错者的憎恨

“我真的不明白,一个应该爱我的人,怎么会做出这种事情?”

这是一个名叫约翰的受害者,对心理医生说的话,是来自亲密人际关系的一种伤害行为。

约翰五岁时,被他的祖父性虐待,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他十岁。他每天都活在愤怒当中,因为他觉得,自己的痛苦是他爱的家人带来的。

家人不正眼瞧他,打心眼里看不起他,还全都怪他,并且冷言冷语,约翰对祖父的恨意与日俱增。

心理医生告诉约翰,要学会自我宽恕,疗愈自己,对自己曾经依赖和热爱的亲人所犯的错误,做出原谅行为,约翰却恨意难消。

约翰的例子可能是个例,但在人们的生活中,确实有好多复杂、违背道德伦理的事情发生。它们有陌生人的粗鲁无礼,有亲密关系的伤害行为,有时会带给人们地狱般的灾难。

犯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执迷不悟(放下对犯错者的执念)(3)

作者建议我们,只有通过爱、善意、宽容,加上我们足够的努力,慢慢放下对犯错者的憎恨,我们痛苦的过往,才会有不同的结局。

2. 放下对犯错者的执念

让受害者放下对犯错者的憎恨确实不容易,最让人感到痛苦的是犯错者根本无需付出任何代价,这让受害者始终无法放下愤怒的执念。

卡拉的丈夫经营着一家科技企业,丈夫取得成功后把家从芝加哥搬到了洛杉矶。8个月后,丈夫申请和她离婚。

卡拉为了支持丈夫的事业和对女儿的培养,成为一名宝妈,突如其来的离婚让卡拉无法接受。原来,丈夫搬家是为了和情人团聚,已有5年的恋情。

她的丈夫欺骗了她,他永远不会明白他带给卡拉的痛苦有多深。卡拉无法放下对前夫的极度愤怒和憎恨,因为那种伤害深入骨髓。

犯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执迷不悟(放下对犯错者的执念)(4)

所以,卡拉无法原谅他。那种痛苦,只有经历过离婚痛苦的男女,才能感同身受。因为无人能倾诉,无人能理解。

实际上,卡拉并不需要原谅前夫的行为,这样她才能放下执念,让自己远离痛苦。

3.学会内心平和地活在当下

要想让受害者放下对别人怨恨的执念,受害者必须放弃改变过去的幻想,这样才能内心平和地活在当下,慢慢摆脱痛苦感对自己的侵蚀。

卡拉通过心理治疗师的辅导,她痛苦的心理得到了极大的缓和,她不再纠结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开始了慢跑,补充自己的睡眠。她对自己呵护备至,还报名参加了“学会原谅”的心理辅导班。

她学会了正确认识愤怒感的存在,并通过课程的练习,来逐渐寻找内心的平静。课程内容包括拥抱犯错者,向对方送上自己的爱和祝福。

犯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执迷不悟(放下对犯错者的执念)(5)

卡拉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认识到人际关系中,喜欢欺骗和轻视他人的人,内心深处并不幸福,她永远也不想让自己成为那样的人。

她通过心理治疗,用正念冥想来修炼自己,不再自怨自艾,学会了内心平和地享受当下。

总结

有人说,痛苦、煎熬和幸福快乐一样,都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我们只要和人交往,人际关系的伤害就不可避免,伤害无非是轻与重的问题。

世界是形形色色的,总有人行为恶劣且从不道歉,也不会修复人际关系,更不会顾及他人的感受。

所以,我们不必为别人的错误买单。让自己摆脱痛苦的根本就是:放下愤怒、憎恨的负面情绪,心存善念,活在当下,不念过往,不畏将来。

犯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执迷不悟(放下对犯错者的执念)(6)

#笑薇读书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