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需要按压的穴位(颈椎不适如何缓解)(1)

近年来,颈椎病的患病率逐年升高,且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这主要与日常的行为习惯有很大关系。

很多人白天在电脑前伏案工作,回到家用手机看新闻、聊天、玩游戏,有部分人甚至除了吃饭、睡觉手机一直不离手。低头时间太长,日久造成颈部劳损,出现颈部不适。

颈椎病需要按压的穴位(颈椎不适如何缓解)(2)

大部分颈椎病很难在早期被发现,发病初期只是肩颈部出现僵硬感,因此容易被忽略;也有少部分人在早期便开始出现明显的疼痛感。

多数人群往往是已经出现了典型症状,如:颈部活动受限、肢体疼痛或麻木、头晕、耳鸣、眩晕感等症状时,感觉难受,去医院看病才知道自己得了颈椎病。

是病很轻的时候去调理,还是等病很重了才去调理,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如何选择了。

本期,固生堂邀请广州区域的潘焕珍医生,为大家分享中医是如何改善颈椎病症状的,即不用吃药,又减免了手术痛苦。

颈椎病需要按压的穴位(颈椎不适如何缓解)(3)

颈椎病的原因

一、经络不通,不通则痛。

二、气血不够,不荣则痛;手麻即经络不通,气血通过受阻所致。

三、颈部受寒,寒主收引,寒凝则血滞,故而出现疼痛,肌肉僵硬。

颈部通过的经络共有四条,颈后正中的是督脉,两侧是太阳经,再稍偏外侧的是少阳经;颈前正中的是任脉,稍偏外的是阳明经。颈部哪一部位出现问题,即与循行该位置的经脉不通有关。

颈椎病的处理

一、日常处理

1.一感觉颈部凉时马上要保暖,特别是在空调环境下,避免冷风直吹颈部。

2.选择合适高度与硬度的枕头,能在很大程度上减轻颈椎的压力。

3.长期伏案工作者,可适度活动颈项部,避免长时间处于同一姿势,而造成慢性劳损。

二、艾灸

艾灸具有温经散寒、行气通络的功效,可以促进人体的气血的运行,疏通经络,从而改善颈椎病症状。一般自己不方便灸颈部,容易造成烫伤,最好找专业人士操作。

三、推拿

推拿是以推、拿、提、捏、揉等手法进行治疗,可以起到疏通经络、放松肌肉、调和营卫气血的作用,还能帮助消除疲劳。推拿与民间按摩有所区别,需找专业的医生进行操作。

颈椎病需要按压的穴位(颈椎不适如何缓解)(4)

四、针灸

针灸是将针具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对穴位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在这里推荐一种简单、安全、效捷的方法——黄帝内针。

源自《黄帝内经》的黄帝内针传承已有十余代,以往代代皆为单传,至十一代传人杨真海老师才始公于众。杨师最大的心愿是“人人知医,天下少病”,有感于众多病患之疾苦,发心广传此针法,以利益大众,因此黄帝内针才得以广传,惠及大众。

《黄帝内经》里说到“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颈部的疾病,可从手或脚上找到相应经络的压痛点,然后用手按压或进行针刺。

举例1:

常见的“落枕”,多表现为颈后,及偏左或右侧的肌肉僵硬,疼痛,颈部活动受限。此部位循行经络为:太阳经、少阳经、督脉。

用黄帝内针的方法去解决,病在左侧选右手,病在右侧选左手,可按压手部太阳经的后溪穴(位于位于手掌尺侧,微握拳,当第五掌指关节后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处),腕部少阳经的阳池(位于腕背横纹中,指总伸肌腱的尺侧缘凹陷处)。

颈椎病需要按压的穴位(颈椎不适如何缓解)(5)

举例2:

若颈项部偏左或右一侧,及后部位僵硬、酸痛。此部位循行经络为:阳明经、少阳经。

用黄帝内针的方法去解决,选跟病侧相反的手,“左病右治,右病左治”,可按压手腕部阳明经的阳溪穴(位于腕背横纹桡侧,手拇指向上翘起时,当拇长伸肌腱与拇短伸肌腱之间的凹陷中),少阳经的阳池(位置同上)。

颈椎病需要按压的穴位(颈椎不适如何缓解)(6)

举例3:

若颈项部后侧正中僵硬、疼痛。此部位循行经络为:太阳经、督脉。

用黄帝内针的方法去解决,选跟病侧相反的手,可按压手部督脉的后溪穴(位置同上),腕部太阳经的阳谷穴(位于手腕尺侧,当尺骨茎突与三角骨之间的凹陷中)。

颈椎病需要按压的穴位(颈椎不适如何缓解)(7)

在按压穴位的时候,去感受颈部不适处的变化,感受颈部的痛感是否改善,活动受限的活动度是否变大,颈部僵硬的肌肉是否变松软,只要去感便能感受到变化。如果经过自我调整或按压穴位后,仍不能改善,建议找专业的医生诊治。

黄帝内针临床上应用广泛,特别对于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坐骨神经痛、膝关节痛、痛风性关节炎等临床常见的各种痛症效果显著,其效如“雪污、拔刺”。对中风后遗症、三叉神经痛、胃痛、乳腺增生、月经不调、痛经、头痛、失眠、耳鸣、感冒、胸闷、眼干、便秘等常见病、多发病均有很好的效果。

,